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附件)
摘 要自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扩大,大大地推进了地方的城市化进程,然而由于不当的管治模式,其风险和弊端也不断的显露出来。本文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增加及风险不断扩大背景下,以济南市为例,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借鉴法来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展开研究分析。首先叙述了当期融资平台的形成和发展、特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政绩考核制度的缺陷、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两方面进行风险来源分析。再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融资平台进行风险分析,其中内部风险包括公司投资收益风险、公司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外部风险则为财政风险、金融风险,接下来介绍了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融资经验并加以借鉴。最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稳健地发展提供一些小小的帮助。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本文研究方法 2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3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发展 3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征 3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 4
三、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研究 4
(一)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现状 5
(二)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5
(三)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来源分析 6
(四)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6
四、 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经验的借鉴 7
(一)美国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研究 8
(二)日本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研究 8
(三)启示与借鉴 8
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 8
(一)宏观层面 8
(二) 微观方面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基础设施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自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对税收管理之间进行了划分,此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影响重大,地方政府仅依靠一些小税种和来自中央的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地方建设的资金需求。此时融资平台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大大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压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平台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根据银监会地方融资平台名单可知,截至2017年六月底,我国一共建立了1174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研究意义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肆举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根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特点和风险特征,同时结合济南市融资平台风险的研究,以及借鉴国外政府的融资模式来对目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提供更好的意见,尝试建立分析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可行的融资平台风险化解方案。对于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的行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及风险的大量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涉猎较多,但由于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性,学者们多是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
关于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和风险方面,江凯(2013)分析,政府隐性债务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融资平台负债,随着融资平台债务不断增加,一旦达到政府承受的临界点,将会带来政府财政风险与道德风险。武文超(2014)从融资平台本身入手剖析,发现融资平台存在公司管理结构、债务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负债率过高等问题,并给出了实行市场化经营的建议。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对策研究方面,巴曙松(2010)提出,针对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政府要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消除地方和中央的财权事权不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涛(2014)认为平台应尽快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来防范融资平台的风险。葛虽(2016)则通过实际的案例,对平台公司的各项风险提出了具体的控制风险的方法措施。他认为,如果能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关系,进行融资平台相应的转型,就能更好的消除债务隐患。肖杨(2016)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某融资平台的具体运作项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融资模式,国外对此相关的研究甚少,但国外学者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政府债券发行等方面对我国政府融资方面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于政府债券方面,Tendai Gwatidzo和Kalu Ojah(2013)研究了一部分非洲国家的资本市场,得出以下结论:排除了传统因素后,非洲一些较贫穷国家都存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政治基础薄弱等问题而导致的债券市场不繁荣。相关的政府部门应重点关注公共债券市场的特征,建立相关的公共债券市场法律法规、相应的加快开发公共债券产品,推进非洲公共债券市场的新里程。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方面,Carunia Mulya Firdausy(2003)认为,中央政府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强管理。Lny Brown(2008)指出,政府应该保证债权人收回钱款的权利。Tomasz Korol(2013)建立了一个风险预测的模型,采用了统计学和利用软件进行计算的方法。为建立一种有效率的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打下了数据理论基础。
(三)本文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资料,对融资平台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和平台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查阅有关政府债务管控以及风险管理的文献资料,为风险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案例分析法
通过研究分析济南市地方融资平台最新状况,并剖析了地方融资平台整体的发展现状和目前的债务情况,并通过对济南市融资平台债务情况的进行案例分析。根据风险的来源不同,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
3.比较借鉴法
研究分析国外政府的融资模式,考虑具体的国情来适当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弥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势和不足。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发展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财权逐渐向中央转变。地方税收减少,但同时,中央、地方在事权上却未进行显著的改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资金缺口,导致地方政府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取相应的资金,此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大大缓解融资慢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实现他们政绩,在任职期间通常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来使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于是各地官员纷纷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获取大量的资金。最后由于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发售地方政府债券,这给各地地方政府造成不小的筹资压力,综上,融资平台应运而生。
目 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本文研究方法 2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3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发展 3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征 3
(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 4
三、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研究 4
(一)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设立现状 5
(二)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 5
(三)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来源分析 6
(四)济南市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分析 6
四、 国外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经验的借鉴 7
(一)美国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研究 8
(二)日本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研究 8
(三)启示与借鉴 8
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对策 8
(一)宏观层面 8
(二) 微观方面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 谢 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基础设施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自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对税收管理之间进行了划分,此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影响重大,地方政府仅依靠一些小税种和来自中央的财政拨款远不能满足地方建设的资金需求。此时融资平台的出现恰好满足了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大大缓解了资金短缺的压力,在政府的支持下,平台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根据银监会地方融资平台名单可知,截至2017年六月底,我国一共建立了11740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2.研究意义
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仍是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肆举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本文根据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特点和风险特征,同时结合济南市融资平台风险的研究,以及借鉴国外政府的融资模式来对目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提供更好的意见,尝试建立分析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可行的融资平台风险化解方案。对于控制地方政府投融资的行为、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及风险的大量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引起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涉猎较多,但由于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性,学者们多是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
关于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和风险方面,江凯(2013)分析,政府隐性债务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融资平台负债,随着融资平台债务不断增加,一旦达到政府承受的临界点,将会带来政府财政风险与道德风险。武文超(2014)从融资平台本身入手剖析,发现融资平台存在公司管理结构、债务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负债率过高等问题,并给出了实行市场化经营的建议。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对策研究方面,巴曙松(2010)提出,针对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政府要完善财税体制改革,消除地方和中央的财权事权不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周涛(2014)认为平台应尽快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来防范融资平台的风险。葛虽(2016)则通过实际的案例,对平台公司的各项风险提出了具体的控制风险的方法措施。他认为,如果能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关系,进行融资平台相应的转型,就能更好的消除债务隐患。肖杨(2016)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某融资平台的具体运作项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融资平台债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融资模式,国外对此相关的研究甚少,但国外学者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政府债券发行等方面对我国政府融资方面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于政府债券方面,Tendai Gwatidzo和Kalu Ojah(2013)研究了一部分非洲国家的资本市场,得出以下结论:排除了传统因素后,非洲一些较贫穷国家都存在由于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政治基础薄弱等问题而导致的债券市场不繁荣。相关的政府部门应重点关注公共债券市场的特征,建立相关的公共债券市场法律法规、相应的加快开发公共债券产品,推进非洲公共债券市场的新里程。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方面,Carunia Mulya Firdausy(2003)认为,中央政府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能力,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强管理。Lny Brown(2008)指出,政府应该保证债权人收回钱款的权利。Tomasz Korol(2013)建立了一个风险预测的模型,采用了统计学和利用软件进行计算的方法。为建立一种有效率的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模型打下了数据理论基础。
(三)本文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资料,对融资平台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和平台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查阅有关政府债务管控以及风险管理的文献资料,为风险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案例分析法
通过研究分析济南市地方融资平台最新状况,并剖析了地方融资平台整体的发展现状和目前的债务情况,并通过对济南市融资平台债务情况的进行案例分析。根据风险的来源不同,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
3.比较借鉴法
研究分析国外政府的融资模式,考虑具体的国情来适当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弥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优势和不足。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成发展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财权逐渐向中央转变。地方税收减少,但同时,中央、地方在事权上却未进行显著的改变,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出现资金缺口,导致地方政府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获取相应的资金,此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可以大大缓解融资慢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实现他们政绩,在任职期间通常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来使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于是各地官员纷纷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来获取大量的资金。最后由于我国《预算法》的规定,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发售地方政府债券,这给各地地方政府造成不小的筹资压力,综上,融资平台应运而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