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闲胶东海草房民居改造设计(附件)
摘 要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模式化的生活。工作朝九晚五,能够在居住地方得以享受到半日的闲静我想是很多人都憧憬的。海草房民居改造是以胶东海岛居民现居住空间改造为背景,以三口之家为创作对象进行改造。“半日闲”强调的是能够在回到家的时候感受到悠闲舒适。本文研究了海草房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以往室内空间上的不足,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方案,将主题元素进行平面化的提取,并以平面化的表达方式融入到现实海景房的设计当中,既考虑到现实的经济利益,又强化了恬静气氛的烘托。为今后的海草房的改造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新思路,或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推动海草房的发展。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海草房空间案例分析 3
荣成市海草房设计 3
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海草房一条街 3
(三)威海市海草房设计 3
三、 半日闲—胶东海草房民居设计应用 4
(一) 地理位置分析 4
(二) 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 4
(三) 设计元素分析 4
(四) 装饰及绿化 5
(五) 灯光布置与灯具选择 5
(六) 设计成果展示 5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海草房兼具了生态、文化、与审美等多种价值,是当前生态民居研究的热点之一。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海草房很好的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坚固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泥墙瓦房。现在我们村仅剩下五栋这样的海草房,数量极少,由于没有宣传其重要性加上保护不善,当地居民也并未对海草房重视,导致周边破烂不堪,砖瓦散落数处。房屋经久失修,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海草房改造就是以海岛居民现居住空间改造为背景,以三口之家为创作对象进行改造。
“半日闲”强调的是能够在回到家的时候感受到悠闲舒适,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模式化的生活,工作朝九晚五,能够在居住地得以享受到半日的闲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想是很多人都憧憬的。
本文研究了海草房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及教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方案,将主题元素进行平面化的提取,并以平面化的表达方式融入到现实海景房的设计当中,既考虑到现实的经济利益,又强化了恬静气氛的烘托。为今后的海草房的改造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新思路,或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推动海草房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海草房国内来说拥有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荣成港西镇巍巍村是现存最多的也仅有200多栋,现存历史约有200年。另外威海地区小镇上的海草房一条街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海草房群落。那些饱经风霜雨雪侵蚀的海草房能够在胶东地区历经这么多年依然坚强存在着,无一不说明建筑材料海草顶,厚石墙的坚固可靠。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以“闲”设计为主题,这次主要做的海草房空间改造。目的就是改造旧址的房间设计不合理之处。旧址的海草房的不合理之处包括公共私人空间没有分开,杂物间占据很大空间导致房间的利用率很低。这些海草房现在已经不能居住,经久失修的房屋周围环境破烂不堪、杂草丛生。考虑到海草房周边大环境上绝佳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稍加改善定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就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由此引出我的主题半日闲胶东海草房民居改造设计。
“半日闲”强调的是能够在回到家的时候感受到悠闲舒适。改造后的海草房能够让居住者感到现代设计的合理化、人性化。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模式化的生活,工作朝九晚五,费心费力,如若通过改造旧址上的不足,再利用当地绝佳的地理优势,让居住在海草房的居民得以享受到半日的闲静我想是很多人都憧憬的。现在都讲求旧物利用,把荒废的海草房稍加改造定比现在的砖瓦房更加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心。
二、海草房空间案例分析
(一)荣成市海草房设计
在中国的建筑中,不乏有地区特色精美绝伦的建筑形式。就胶东荣成地区来说,当地居民用心建造的海草房可以说是既能抵御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弊端,又形成当地一道充满乐趣的靓丽风景线。要论胶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当属荣成地区的海草房。荣成市的海草房是中国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海草房群落。以海草苫盖,海浪砚台石为墙,屋顶隆起,冬暖夏凉,防暑防潮(图1、图2)。
图1 图2
(二)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海草房一条街
该地区的海草房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一地带海草房连绵成片,是保存很完整的海草房街道,经过人工整修此地现在以旅游业为主,每年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该街一部分居住着人,也有部分经久失修便空下了,不像公园海草房的整齐美观进入院内很有海岛特色,当地居民多会将渔船渔网拉回院内,海边风浪大,这是对渔具一种很好的保护。海草房的室内装修比较纯朴,泥墙,灶台,热炕头这是当地的特色。世事变迁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会稍稍不适应。就此将进行一番改造,希望在继承和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建造符合现代人生活居住的空间设计。据网络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村有144户海草房,共有海草房650间,建筑面积9065平方米。其中,海草房建造最久的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清朝顺治年间建成的(图3、 图4)。
图3 图4
(三)威海市海草房设计
在世界上的生态民居中海草房当属较有特色的了。威海地区较为集中,保存的也比较完整。因胶东沿海地区冬季多雪寒冷,夏季降雨较多,当地很是潮湿。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居民主要考虑冬季保暖御寒,夏季避雨防晒,智慧的海岛居民用当地特有的石材磊成能够克服这些气候条件的厚石墙。用海草做屋顶,但是其屋顶的海草材质并不是餐桌上的海藻菜,而是较深海域的大叶海苔等野生海藻类植物,能够预防蛀虫并且有防潮的作用,它打破以往人们对海藻颜色上的印象,此海藻为浅灰色,像极了山上的枯草但是作用比枯草好多了,居住在其中定能感受到海草房带来的享受。之所以详细的介绍建造材料是因为想在接下来的设计方案中将海草顶和砚台石运用到此次设计中,保留这一特色一是体现出海草房的特色;二是能够让居住在海草房内的人感受到冬暖夏凉。
目 录
一、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二、海草房空间案例分析 3
荣成市海草房设计 3
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海草房一条街 3
(三)威海市海草房设计 3
三、 半日闲—胶东海草房民居设计应用 4
(一) 地理位置分析 4
(二) 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 4
(三) 设计元素分析 4
(四) 装饰及绿化 5
(五) 灯光布置与灯具选择 5
(六) 设计成果展示 5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海草房兼具了生态、文化、与审美等多种价值,是当前生态民居研究的热点之一。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海草房很好的克服了这些缺点,并且坚固耐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泥墙瓦房。现在我们村仅剩下五栋这样的海草房,数量极少,由于没有宣传其重要性加上保护不善,当地居民也并未对海草房重视,导致周边破烂不堪,砖瓦散落数处。房屋经久失修,已经不适宜人类居住。海草房改造就是以海岛居民现居住空间改造为背景,以三口之家为创作对象进行改造。
“半日闲”强调的是能够在回到家的时候感受到悠闲舒适,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模式化的生活,工作朝九晚五,能够在居住地得以享受到半日的闲静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我想是很多人都憧憬的。
本文研究了海草房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及教训,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方案,将主题元素进行平面化的提取,并以平面化的表达方式融入到现实海景房的设计当中,既考虑到现实的经济利益,又强化了恬静气氛的烘托。为今后的海草房的改造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新思路,或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建设性的参考,推动海草房的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海草房国内来说拥有的数量并不是很多,荣成港西镇巍巍村是现存最多的也仅有200多栋,现存历史约有200年。另外威海地区小镇上的海草房一条街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海草房群落。那些饱经风霜雨雪侵蚀的海草房能够在胶东地区历经这么多年依然坚强存在着,无一不说明建筑材料海草顶,厚石墙的坚固可靠。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设计主要以“闲”设计为主题,这次主要做的海草房空间改造。目的就是改造旧址的房间设计不合理之处。旧址的海草房的不合理之处包括公共私人空间没有分开,杂物间占据很大空间导致房间的利用率很低。这些海草房现在已经不能居住,经久失修的房屋周围环境破烂不堪、杂草丛生。考虑到海草房周边大环境上绝佳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稍加改善定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就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由此引出我的主题半日闲胶东海草房民居改造设计。
“半日闲”强调的是能够在回到家的时候感受到悠闲舒适。改造后的海草房能够让居住者感到现代设计的合理化、人性化。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当中,人们习惯模式化的生活,工作朝九晚五,费心费力,如若通过改造旧址上的不足,再利用当地绝佳的地理优势,让居住在海草房的居民得以享受到半日的闲静我想是很多人都憧憬的。现在都讲求旧物利用,把荒废的海草房稍加改造定比现在的砖瓦房更加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心。
二、海草房空间案例分析
(一)荣成市海草房设计
在中国的建筑中,不乏有地区特色精美绝伦的建筑形式。就胶东荣成地区来说,当地居民用心建造的海草房可以说是既能抵御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弊端,又形成当地一道充满乐趣的靓丽风景线。要论胶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民居当属荣成地区的海草房。荣成市的海草房是中国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海草房群落。以海草苫盖,海浪砚台石为墙,屋顶隆起,冬暖夏凉,防暑防潮(图1、图2)。
图1 图2
(二)宁津镇宁津所村的南部地带海草房一条街
该地区的海草房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一地带海草房连绵成片,是保存很完整的海草房街道,经过人工整修此地现在以旅游业为主,每年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该街一部分居住着人,也有部分经久失修便空下了,不像公园海草房的整齐美观进入院内很有海岛特色,当地居民多会将渔船渔网拉回院内,海边风浪大,这是对渔具一种很好的保护。海草房的室内装修比较纯朴,泥墙,灶台,热炕头这是当地的特色。世事变迁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会稍稍不适应。就此将进行一番改造,希望在继承和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建造符合现代人生活居住的空间设计。据网络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村有144户海草房,共有海草房650间,建筑面积9065平方米。其中,海草房建造最久的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清朝顺治年间建成的(图3、 图4)。
图3 图4
(三)威海市海草房设计
在世界上的生态民居中海草房当属较有特色的了。威海地区较为集中,保存的也比较完整。因胶东沿海地区冬季多雪寒冷,夏季降雨较多,当地很是潮湿。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下,居民主要考虑冬季保暖御寒,夏季避雨防晒,智慧的海岛居民用当地特有的石材磊成能够克服这些气候条件的厚石墙。用海草做屋顶,但是其屋顶的海草材质并不是餐桌上的海藻菜,而是较深海域的大叶海苔等野生海藻类植物,能够预防蛀虫并且有防潮的作用,它打破以往人们对海藻颜色上的印象,此海藻为浅灰色,像极了山上的枯草但是作用比枯草好多了,居住在其中定能感受到海草房带来的享受。之所以详细的介绍建造材料是因为想在接下来的设计方案中将海草顶和砚台石运用到此次设计中,保留这一特色一是体现出海草房的特色;二是能够让居住在海草房内的人感受到冬暖夏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