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的定位研究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江苏省16个典型茶园表层土样和剖面土样的pH、全硒和有效硒,分析了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的酸化趋势和土壤有效硒含量。结果表明,16个典型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茶树生长最适值。但相比于2008-2010年的调查数据,土壤pH低于4.0的茶园比例已减少到0;pH4.0-4.5的茶园比例变化幅度较大,约增加了24.4%;土壤pH>4.5的茶园比例有所增加,说明目前江苏茶园土壤酸化的程度正逐渐降低,茶园土壤正向良好的态势发展。江苏省茶园表层土壤有效硒含量为5.82-61.06μg/kg,平均值为13.99μg/kg,所调查的茶园中94.7%的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低于15μg/kg,土壤硒的活化率均低于5%,可见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有效硒含量非常低,能被有效利用的硒少之又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3
1.3数据处理3
2结果与分析3
2.1茶园土和自然土表层土壤pH变化比较3
2.2江苏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酸化现状及趋势分析3
2.3 江苏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pH动态变化4
2.4江苏省典型茶园与自然土壤不同土层土壤pH对照5
2.5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全硒含量及其分布 6
2.6茶园表层土壤硒的有效性 6
3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江苏省典型茶园020cm土层土壤pH值4
图2 20082010年茶园pH分组个数百分比5
图3 2014年茶园pH分组个数百分比5
图4 茶园土与自然土不同土层pH对照5
表1江苏省典型茶园pH、全硒、有效硒对比6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的定位研究
引言
引言
茶树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目前,全球约60个国家种植茶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1]。至今,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茶的医疗、保健功效主要有:抗肿瘤、抗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变、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抗龋齿、消除重金属毒害、代谢调节和生理调节等[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人类长寿的奥秘之一是“多茶少烟”。伴随绿色风潮的发展,作为纯天然绿色饮料的茶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1]。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土壤作物,但并非土壤越酸,茶树生长越好。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为4.5~6.0,其中5.5是最适生长值[3~4]。土壤pH高于6.5时,茶树生长逐渐停滞,对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超过7.0 时甚至会死亡[5]。而土壤过酸也会给茶树的生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区系破坏。酸化土壤中的腐殖质多变为可溶性的腐殖酸,易于淋失。酸化土壤难于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粘粒的粘着性加大,降低了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天晴结硬块,雨后成烂泥,茶树长势受影响。茶园土壤酸化后使土壤中有效态磷、氮、硫、钼变为不可溶性的盐类,钾、钙、镁等盐基元素的淋溶损失加剧,从而影响茶树对它们的吸收。随着土壤环境酸化,大多数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不利于有机质的矿化和氮素的固定,同时也不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4]。林智等[6]研究表明,当土壤pH 值小于4.0 时,茶树根尖萎缩,发芽迟缓,新梢的生长受抑制,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
茶园通过长期栽培,其土壤有进一步酸化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地茶园土壤的资料所证实。而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60年代徐楚生和刘继尧曾对茶园施化肥而引起安徽、湖南茶园土壤酸化进行过研究; 70 年代初贵州嵋潭茶科所对此进行过广泛调查, 认为贵州茶园日趋酸化,例如桐子坡砂质黄壤、生荒土的pH为5.2,而种茶10年后降为4.1[7]。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茶园土壤受到污染,茶叶质量降低。程正芳等人于1994年所测定的江苏句容高庙、宜兴新街和高淳青山茶场的表层土壤pH(H2O)值分别为4.87、4.76、4.47[8],而周俊等2004年测得3个茶场土壤的pH值分别降低到4.36、4.27、4.40[9],由此可见,江苏茶园土壤酸化状况亦不容乐观。
硒(Se)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无论缺乏和过量都会引起许多疾病,研究发现:人体的40 多种疾病与缺硒有关,如癌症、贫血、脑血管疾病、白内障和糖尿病等[1011].中国科学院普查,我国有70%以上地区,约1 亿人口缺硒。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呼吁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12],建立日常食物摄取的人类硒营养模式,加大富硒食品生产,保障人体健康。目前,我国一方面依靠高硒地区生产天然富硒茶叶,另一方面在低硒地区通过人为补充外源硒提高茶叶的硒含量,一般采用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和在土壤中施用硒肥,通过茶树自身的生物转化,提高茶叶硒含量,但是这种通过外源硒提高茶叶硒含量的方式存在安全施用量和安全喷洒浓度等问题,如果措施不合理,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且硒肥的利用率很低。因此,在土壤自然富硒地区开发安全、高产、优质富硒茶的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12]。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省份和重要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研究表明:茶树有较强的硒富集能力,且富硒茶中硒的含量与抑制肿瘤的作用呈显著正相关[1314]。同时,有文献报道[15]在江苏南部溧阳宜兴一带低山丘陵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并在当地开发了富硒茶叶。但是近年来江苏省茶园土壤环境令人担忧,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1618]。茶园土壤酸化不仅会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还影响茶树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其中也包括对硒的吸收。不同类型土壤有效硒含量也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19]。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分析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情况、茶园土壤中硒含量及其有效性,探究土壤环境对土壤硒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为正确评价江苏省茶园土壤硒状况、有效利用富硒地区土壤硒资源以及加快富硒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材料与方法2
1.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2
1.2测定项目与方法 3
1.3数据处理3
2结果与分析3
2.1茶园土和自然土表层土壤pH变化比较3
2.2江苏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酸化现状及趋势分析3
2.3 江苏省典型茶园表层土壤pH动态变化4
2.4江苏省典型茶园与自然土壤不同土层土壤pH对照5
2.5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全硒含量及其分布 6
2.6茶园表层土壤硒的有效性 6
3结论7
致谢7
参考文献7
图1江苏省典型茶园020cm土层土壤pH值4
图2 20082010年茶园pH分组个数百分比5
图3 2014年茶园pH分组个数百分比5
图4 茶园土与自然土不同土层pH对照5
表1江苏省典型茶园pH、全硒、有效硒对比6
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的定位研究
引言
引言
茶树起源于我国云贵高原,目前,全球约60个国家种植茶树,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1]。至今,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的茶的医疗、保健功效主要有:抗肿瘤、抗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变、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抗龋齿、消除重金属毒害、代谢调节和生理调节等[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人类长寿的奥秘之一是“多茶少烟”。伴随绿色风潮的发展,作为纯天然绿色饮料的茶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1]。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土壤作物,但并非土壤越酸,茶树生长越好。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为4.5~6.0,其中5.5是最适生长值[3~4]。土壤pH高于6.5时,茶树生长逐渐停滞,对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超过7.0 时甚至会死亡[5]。而土壤过酸也会给茶树的生长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酸化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区系破坏。酸化土壤中的腐殖质多变为可溶性的腐殖酸,易于淋失。酸化土壤难于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粘粒的粘着性加大,降低了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天晴结硬块,雨后成烂泥,茶树长势受影响。茶园土壤酸化后使土壤中有效态磷、氮、硫、钼变为不可溶性的盐类,钾、钙、镁等盐基元素的淋溶损失加剧,从而影响茶树对它们的吸收。随着土壤环境酸化,大多数有益微生物大量减少,不利于有机质的矿化和氮素的固定,同时也不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4]。林智等[6]研究表明,当土壤pH 值小于4.0 时,茶树根尖萎缩,发芽迟缓,新梢的生长受抑制,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
茶园通过长期栽培,其土壤有进一步酸化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地茶园土壤的资料所证实。而我国茶园土壤酸化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60年代徐楚生和刘继尧曾对茶园施化肥而引起安徽、湖南茶园土壤酸化进行过研究; 70 年代初贵州嵋潭茶科所对此进行过广泛调查, 认为贵州茶园日趋酸化,例如桐子坡砂质黄壤、生荒土的pH为5.2,而种茶10年后降为4.1[7]。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省份之一,也是重要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和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茶园土壤受到污染,茶叶质量降低。程正芳等人于1994年所测定的江苏句容高庙、宜兴新街和高淳青山茶场的表层土壤pH(H2O)值分别为4.87、4.76、4.47[8],而周俊等2004年测得3个茶场土壤的pH值分别降低到4.36、4.27、4.40[9],由此可见,江苏茶园土壤酸化状况亦不容乐观。
硒(Se)是重要的生命元素,无论缺乏和过量都会引起许多疾病,研究发现:人体的40 多种疾病与缺硒有关,如癌症、贫血、脑血管疾病、白内障和糖尿病等[1011].中国科学院普查,我国有70%以上地区,约1 亿人口缺硒。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呼吁加强富硒农产品开发[12],建立日常食物摄取的人类硒营养模式,加大富硒食品生产,保障人体健康。目前,我国一方面依靠高硒地区生产天然富硒茶叶,另一方面在低硒地区通过人为补充外源硒提高茶叶的硒含量,一般采用叶面喷洒一定浓度的无机硒溶液和在土壤中施用硒肥,通过茶树自身的生物转化,提高茶叶硒含量,但是这种通过外源硒提高茶叶硒含量的方式存在安全施用量和安全喷洒浓度等问题,如果措施不合理,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且硒肥的利用率很低。因此,在土壤自然富硒地区开发安全、高产、优质富硒茶的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12]。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生产省份和重要的出口茶叶生产基地。研究表明:茶树有较强的硒富集能力,且富硒茶中硒的含量与抑制肿瘤的作用呈显著正相关[1314]。同时,有文献报道[15]在江苏南部溧阳宜兴一带低山丘陵地区存在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并在当地开发了富硒茶叶。但是近年来江苏省茶园土壤环境令人担忧,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茶叶生产中的突出问题[1618]。茶园土壤酸化不仅会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还影响茶树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其中也包括对硒的吸收。不同类型土壤有效硒含量也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19]。本研究通过定位监测分析江苏省典型茶园土壤酸化情况、茶园土壤中硒含量及其有效性,探究土壤环境对土壤硒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为正确评价江苏省茶园土壤硒状况、有效利用富硒地区土壤硒资源以及加快富硒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