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随着目前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本文基于泰安市2009-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格局变化两方面探究山东省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泰安市2009-2016年社会经济相关数据,借助SPSS.20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阐释泰安市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经济发展是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Abstract 4
Key words 4
一、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1.1 研究背景 5
1.1.2 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
1.2.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5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
1.3.1研究目标 6
1.3.2研究内容 6
二、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7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7
2.1.1 研究区概况 7
2.1.2 数据来源 7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2.2.1 研究方法 8
2.2.2 技术路线 8
三、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8
3.1 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 8
3.1.1 土地利用分类 8
3.1.2 2016年泰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布 9
3.1.3 2016年泰安市土地利用区域分异现状 9
3.2 泰安市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0
3.2.1 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压力大 10
3.2.2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10
四、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 11
4.1 泰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1
4.1.1土地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幅度变化 11
4.1.2土地利用速度变化 11
4.1.3 土地利用区域变化 12
4.2 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变化 13
4.2.1 多样性分析 13
4.2.2 集中性分析 14
4.3 小结 15
五、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15
5.1主成分分析法 15
5.1.1基本原理 15
5.1.2计算步骤 16
5.2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16
5.2.1 指标选择 16
5.2.2 泰安市土地利用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16
5.2.3 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17
六、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9
6.1 主要结论 19
6.1.1基于泰安市2009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相关结论 19
6.1.2基于泰安市2009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结论 19
6.1.3基于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相关结论 19
6.2 政策建议 20
6.2.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协调用地比例 20
6.2.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护耕地、林地 20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山东省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加剧,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进而带来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其中最直接的表现为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愈发活跃,这个过程随之带来了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加剧,人类对于土地的开发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1995年,对于全球正在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发表,这是由“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两大组织共同拟定的。在该计划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即分析影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目前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
1.1.2 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的改变会对自然、人文环境带来效应。此外,人口迅速增长也对农用地保护带来较大压力。泰安市作为全国四线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空间。此外,作为泰山的所在地,泰安在经济发展中也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目前学者普遍认为,驱动力的发生多源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泰安市近年来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并探索其驱动机制,有助于模拟并预测今后泰安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进而对泰安市的生态保护,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制定符合区域发展政策影响深远。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在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区选择上,我国学者们主要有两种:(1)经济发达区,如北京市、苏锡常地区、珠江三角洲等。这些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活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加剧使土地利用快速变化,自然、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土地类型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变化,如农牧交错区、黄土高原、沙漠绿洲等,研究这些地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学者却忽视了对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地区的研究,这往往正是对这些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关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信息和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对比分析。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Abstract 4
Key words 4
一、 绪论 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1.1 研究背景 5
1.1.2 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5
1.2.2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 5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6
1.3.1研究目标 6
1.3.2研究内容 6
二、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7
2.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7
2.1.1 研究区概况 7
2.1.2 数据来源 7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2.2.1 研究方法 8
2.2.2 技术路线 8
三、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8
3.1 泰安市土地利用现状 8
3.1.1 土地利用分类 8
3.1.2 2016年泰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分布 9
3.1.3 2016年泰安市土地利用区域分异现状 9
3.2 泰安市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0
3.2.1 人地矛盾突出,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压力大 10
3.2.2 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10
四、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 11
4.1 泰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11
4.1.1土地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用幅度变化 11
4.1.2土地利用速度变化 11
4.1.3 土地利用区域变化 12
4.2 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变化 13
4.2.1 多样性分析 13
4.2.2 集中性分析 14
4.3 小结 15
五、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15
5.1主成分分析法 15
5.1.1基本原理 15
5.1.2计算步骤 16
5.2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16
5.2.1 指标选择 16
5.2.2 泰安市土地利用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 16
5.2.3 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17
六、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9
6.1 主要结论 19
6.1.1基于泰安市2009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相关结论 19
6.1.2基于泰安市2009201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结论 19
6.1.3基于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相关结论 19
6.2 政策建议 20
6.2.1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协调用地比例 20
6.2.2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护耕地、林地 20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山东省泰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引言
一、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加剧,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进而带来对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其中最直接的表现为人类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愈发活跃,这个过程随之带来了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加剧,人类对于土地的开发使土地利用发生变化。1995年,对于全球正在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科学研究计划》发表,这是由“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HDP)两大组织共同拟定的。在该计划中,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即分析影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的主要驱动因子。目前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已成为研究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领域。
1.1.2 研究意义
土地利用的改变会对自然、人文环境带来效应。此外,人口迅速增长也对农用地保护带来较大压力。泰安市作为全国四线城市,人口稠密,经济增长仍有较大空间。此外,作为泰山的所在地,泰安在经济发展中也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目前学者普遍认为,驱动力的发生多源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泰安市近年来发生的土地利用变化并探索其驱动机制,有助于模拟并预测今后泰安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进而对泰安市的生态保护,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制定符合区域发展政策影响深远。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在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区选择上,我国学者们主要有两种:(1)经济发达区,如北京市、苏锡常地区、珠江三角洲等。这些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活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加剧使土地利用快速变化,自然、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2)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土地类型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剧烈变化,如农牧交错区、黄土高原、沙漠绿洲等,研究这些地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国内学者却忽视了对土地利用变化幅度较小地区的研究,这往往正是对这些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关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信息和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对比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