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伴山居个人工作室设计(附件)【字数:6247】
摘 要本次毕业设计为余下·伴山居个人工作室设计。Personal Studios的出现已在中国超过20年。20世纪90年代初为萌芽期,中后期为发展期,二十一世纪前10年为调整期。工作室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工作过程。本次设计的主要出发点是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环境优势的优势,将空间和自然资源完整结合。设计师在其中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又能够有较为安静的空间进行思维灵感的迸发。希望通过设计这样的空间能够让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室加入这样的形式,来引领工作室模式的新浪潮,最终形成一个新式群体。
目 录
1课题简介
1.1选择背景1
1.2选题意义1
2课题调研
2.1南京江宁横山水库实地测绘2
2.2南京江宁横山水库调研结论2
3设计理念
3.1设计准备5
3.2设计构思及创意5
4设计过程
4.1工作室空间设计的设计步骤6
4.2工作室空间设计的设计形式9
设计总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1 课题简介
1.1选题背景
随着Personal Studios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萌芽期,中后期为发展期,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为调整期。发展到现在工作室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且是一种工作过程。它是创造性、独立性、自由性的完全张扬,是一个更人性、更效能、更先进的工作体系。所以在另一个方面讲Studio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行业专业化的产物。就南京而言设计工作室就不下于600个,而其中名师工作室大致有80个。经过对其中部分工作室进行走访调研发现,设计师都普遍反映并不能有效的协调好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平衡。而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打破Traditional Studio建筑外观形式,重在提炼使用者在这个空间里形成创作的工作状态以及使用中如何体验这种极具个性的空间。
1.2选题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诶课题研究的是当代工作室的今后发展趋势。由于现代工作室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处繁华的街区,这类工作室优点是交通便利、资源较为集中、工作节奏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缺点是使用者闲暇的时间因为场地限制并没有闲暇的区域去休闲去放松;第二类是地处郊区,这类工作室的优点是场地宽裕、环境优美、工作质量高。缺点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与委托方现场交流较为繁琐。而设计师是一个对创作环境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以上两种方式的工作室都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师对创作环境的需求。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师而言创作优秀的作品需要灵感的迸发空间与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本方案就想打造一个环境条件优越又不失艺术趣味性的空间,设计师在其中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又能够有较为安静的空间进行思维灵感的迸发。希望通过设计这样的空间能够让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室加入这样的形式,来引领工作室模式的新浪潮,最终形成一个新式群体。
2 课题调研
2.1江宁横山水库实地测绘
经过前期的资料搜集以及走访,我选择将工作室选址定在环境优美群山连绵的江宁横山水库。因为江宁区与南京市中心距离适宜,同时江宁区地大物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交通十分便捷。最重要的是江宁区山多水多,如图(21),建筑密度相对平均,如图(22)。江宁横山水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的江苏足球训练基地旁,三面环山,山青水绿,如图(23)。有一条南北纵深的主路通入水库,水库的东面是别墅居住群,南面是足球训练基地。该水库植被覆盖率达85%,俨然是一个天然氧吧,景观条件非常优越。本次测绘区域为水库东面一处滨水地块,地势坡度有起伏但不是很陡峭,非常适合设计师的创作与居住。
图(21)现场调研 图(22)现场调研 图(23)现场调研
2.1.1何多苓刘家琨工作室设计
何多苓刘家琨工作室基本上给人呈现出立方体的视觉效果,如图(24),与中国古代的印章有点相似,是由简单的外部和复杂的内部相结合,如图(25)。表层采用的是百叶窗、起保护作用的厚壁和微裂缝,起到了突出建筑主题的作用。窗户与窗户之间环环相套,突出了内部层次感,与外面的风景交辉相应,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传统设计不同的是,窄缝的设计是为了减少太阳光的照射而不是提亮外部结构。光线主要是来自天空。这项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照应环境,而是为了从内到外的诱导视线。一条上坡道绕着庭院,与整个建筑外观相照应,如图(26),特别的是,在尽头的时候出现一个急转弯。换个角度看,它具有像迷宫一样的空间结构,给人创造神秘的氛围,想要去探寻究竟。建筑的核心之处,莫过于它的走廊,如图(27),因为它让人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当时的思想状态。它在无形中成为了一个干扰因素,它赋予立方体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打破原有固定的立方体形态。建筑的另一个核心就是庭院,与一般传统的庭院的不同的是,它的功能不在于吸收光线,而是独特的百叶窗的设计,抬高了百叶窗的高度,以呈现出主体向外,内部补空的效果。这样设计更加的吐出来空间感和东方建筑意义。
图(24) 案例分析 图(25) 案例分析
图(26) 案例分析 图(27) 案例分析
2.1.2安藤忠雄大淀工作室设计
安藤忠雄的履历堪称传奇,做过木工,当过货车司机,还进入拳坛成了职业拳击手,后来又激流勇退,拿着打拳打来的奖金游遍世界看建筑。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野生建筑师,他半路杀进菁英主义的日本建筑界,全靠自学成才开创自己的风格流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普里兹克奖,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传奇。
安藤忠雄的很多经典建筑都是在他家乡大阪的大淀工作室里诞生的,安藤的工作室自然应该出自他本人之手,可这栋建筑最初却不是为他自己所设计的。通过多次改建,他将起初为一对夫妇设计的住宅,一步步打造成了自己的工作室。1969年,安藤忠雄选择了在自己的家乡大阪开始自己的建筑之路,早期的他以设计小型住宅而出名。他自己的工作室大淀工作室(Atelier in Oyodo)原本是他设计的一套住宅,住宅位于大阪市中心的一条僻静小道,面积很小,一对夫妻住,刚刚好。但在住宅完工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这对夫妻即将生下一对双胞胎,而这套住宅对于四口之家来说,实在太狭窄了,怎么办?安藤忠雄竟然选择买下自己设计的这套住宅,改建为工作室来用,如图(27)。坐镇全局的安藤忠雄的座位在中庭的底层,如图(28),员工进出工作室,都会经过他。大淀工作室禁止使用手机、邮件甚至传真,员工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五台公用电话,而这五台电话也都在安藤忠雄的视线范围内,员工和谁谈论什么事,安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安藤只要爬上楼梯,就能将员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览无遗。在这样一个开放空间里,安藤忠雄犹如一座指挥塔,如图(29),掌握着工作室里发生的一切,但这也意味着安藤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员工的眼中,时刻受到员工的监视。安藤忠雄自言,这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改建的工作室唯一的缺点就是因为正对出口,而冬冷夏热,且十分嘈杂,他自己经常会抱怨“好热”、“好冷”、“好吵”,但这些抱怨最终都被安藤发泄到了工作中去,正如他说的“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这样看来,安藤能成为大师也是理所当然。
目 录
1课题简介
1.1选择背景1
1.2选题意义1
2课题调研
2.1南京江宁横山水库实地测绘2
2.2南京江宁横山水库调研结论2
3设计理念
3.1设计准备5
3.2设计构思及创意5
4设计过程
4.1工作室空间设计的设计步骤6
4.2工作室空间设计的设计形式9
设计总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1 课题简介
1.1选题背景
随着Personal Studios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萌芽期,中后期为发展期,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为调整期。发展到现在工作室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且是一种工作过程。它是创造性、独立性、自由性的完全张扬,是一个更人性、更效能、更先进的工作体系。所以在另一个方面讲Studio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行业专业化的产物。就南京而言设计工作室就不下于600个,而其中名师工作室大致有80个。经过对其中部分工作室进行走访调研发现,设计师都普遍反映并不能有效的协调好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平衡。而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创造一个打破Traditional Studio建筑外观形式,重在提炼使用者在这个空间里形成创作的工作状态以及使用中如何体验这种极具个性的空间。
1.2选题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诶课题研究的是当代工作室的今后发展趋势。由于现代工作室根据地理位置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处繁华的街区,这类工作室优点是交通便利、资源较为集中、工作节奏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缺点是使用者闲暇的时间因为场地限制并没有闲暇的区域去休闲去放松;第二类是地处郊区,这类工作室的优点是场地宽裕、环境优美、工作质量高。缺点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与委托方现场交流较为繁琐。而设计师是一个对创作环境要求比较高的职业,以上两种方式的工作室都并不能完全满足设计师对创作环境的需求。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设计师而言创作优秀的作品需要灵感的迸发空间与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本方案就想打造一个环境条件优越又不失艺术趣味性的空间,设计师在其中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又能够有较为安静的空间进行思维灵感的迸发。希望通过设计这样的空间能够让越来越多的设计工作室加入这样的形式,来引领工作室模式的新浪潮,最终形成一个新式群体。
2 课题调研
2.1江宁横山水库实地测绘
经过前期的资料搜集以及走访,我选择将工作室选址定在环境优美群山连绵的江宁横山水库。因为江宁区与南京市中心距离适宜,同时江宁区地大物博,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交通十分便捷。最重要的是江宁区山多水多,如图(21),建筑密度相对平均,如图(22)。江宁横山水库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的江苏足球训练基地旁,三面环山,山青水绿,如图(23)。有一条南北纵深的主路通入水库,水库的东面是别墅居住群,南面是足球训练基地。该水库植被覆盖率达85%,俨然是一个天然氧吧,景观条件非常优越。本次测绘区域为水库东面一处滨水地块,地势坡度有起伏但不是很陡峭,非常适合设计师的创作与居住。
图(21)现场调研 图(22)现场调研 图(23)现场调研
2.1.1何多苓刘家琨工作室设计
何多苓刘家琨工作室基本上给人呈现出立方体的视觉效果,如图(24),与中国古代的印章有点相似,是由简单的外部和复杂的内部相结合,如图(25)。表层采用的是百叶窗、起保护作用的厚壁和微裂缝,起到了突出建筑主题的作用。窗户与窗户之间环环相套,突出了内部层次感,与外面的风景交辉相应,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传统设计不同的是,窄缝的设计是为了减少太阳光的照射而不是提亮外部结构。光线主要是来自天空。这项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照应环境,而是为了从内到外的诱导视线。一条上坡道绕着庭院,与整个建筑外观相照应,如图(26),特别的是,在尽头的时候出现一个急转弯。换个角度看,它具有像迷宫一样的空间结构,给人创造神秘的氛围,想要去探寻究竟。建筑的核心之处,莫过于它的走廊,如图(27),因为它让人们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当时的思想状态。它在无形中成为了一个干扰因素,它赋予立方体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打破原有固定的立方体形态。建筑的另一个核心就是庭院,与一般传统的庭院的不同的是,它的功能不在于吸收光线,而是独特的百叶窗的设计,抬高了百叶窗的高度,以呈现出主体向外,内部补空的效果。这样设计更加的吐出来空间感和东方建筑意义。
图(24) 案例分析 图(25) 案例分析
图(26) 案例分析 图(27) 案例分析
2.1.2安藤忠雄大淀工作室设计
安藤忠雄的履历堪称传奇,做过木工,当过货车司机,还进入拳坛成了职业拳击手,后来又激流勇退,拿着打拳打来的奖金游遍世界看建筑。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野生建筑师,他半路杀进菁英主义的日本建筑界,全靠自学成才开创自己的风格流派,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普里兹克奖,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传奇。
安藤忠雄的很多经典建筑都是在他家乡大阪的大淀工作室里诞生的,安藤的工作室自然应该出自他本人之手,可这栋建筑最初却不是为他自己所设计的。通过多次改建,他将起初为一对夫妇设计的住宅,一步步打造成了自己的工作室。1969年,安藤忠雄选择了在自己的家乡大阪开始自己的建筑之路,早期的他以设计小型住宅而出名。他自己的工作室大淀工作室(Atelier in Oyodo)原本是他设计的一套住宅,住宅位于大阪市中心的一条僻静小道,面积很小,一对夫妻住,刚刚好。但在住宅完工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这对夫妻即将生下一对双胞胎,而这套住宅对于四口之家来说,实在太狭窄了,怎么办?安藤忠雄竟然选择买下自己设计的这套住宅,改建为工作室来用,如图(27)。坐镇全局的安藤忠雄的座位在中庭的底层,如图(28),员工进出工作室,都会经过他。大淀工作室禁止使用手机、邮件甚至传真,员工和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五台公用电话,而这五台电话也都在安藤忠雄的视线范围内,员工和谁谈论什么事,安藤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安藤只要爬上楼梯,就能将员工在桌前工作的身影一览无遗。在这样一个开放空间里,安藤忠雄犹如一座指挥塔,如图(29),掌握着工作室里发生的一切,但这也意味着安藤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员工的眼中,时刻受到员工的监视。安藤忠雄自言,这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改建的工作室唯一的缺点就是因为正对出口,而冬冷夏热,且十分嘈杂,他自己经常会抱怨“好热”、“好冷”、“好吵”,但这些抱怨最终都被安藤发泄到了工作中去,正如他说的“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这样看来,安藤能成为大师也是理所当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zyyhj/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