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话剧青蛇的形象塑造

《白蛇传》在传播的过程中多以白蛇作为主要人物,以塑造其温柔善良、美丽贤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青蛇这一角色逐渐受到关注,青蛇的形象开始出现主角化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焦点;话剧《青蛇》是田沁鑫导演对故事的全新解读,而全新的故事情节和表演形式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对故事主题的改编反应着一种社会思想新潮,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思想新潮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话剧《青蛇》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和舞台表演都独具特色,其故事的改编与舞台塑造彰显社会时代意义,本课题将探究话剧《青蛇》为现当代戏剧改编与表演的提供了怎样的借鉴与指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青蛇》故事的叙事流变1
(一)小说《青蛇》:运用边缘叙事的新编2
(二)电影《青蛇》:从小说到电影的流变2
(三)话剧《青蛇》:与戏剧结合的重构3
二、话剧《青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3
(一)青蛇——敢爱敢恨3
(二)白蛇——情欲与信仰并存4
(三)许仙——人性的痴弱与卑微4
(四)法海——赋予人性的颠覆5
三、话剧《青蛇》中的舞台形象呈现5
(一)话剧《青蛇》的表演特色5
(二)话剧《青蛇》的舞美设计6
(三)话剧《青蛇》的语言特色6
致谢8
参考文献8
论话剧《青蛇》的形象塑造
引言
《白蛇传》的故事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不断被改编,从宋代话本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建国后田汉先生的京剧《白蛇传》,从李碧华的小说《青蛇》,到电影版和当代话剧版的《青蛇》,这一千古爱情传说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民间传说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对原故事进行改编和重构,这些建立在经典文本上的改编,让《白蛇传》的故事被不断翻新,故事主题逐渐衍生的同时也颠覆了原有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观众对经典的全新解读。
一、《青蛇》故事的叙事流变
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蛇传”,已作为“原型”存在于民族的回忆当中,历经多种版本的传承与流变,在民间仍然散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各种艺术形式不断进行演绎与阐释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香港女作家李碧华以“白蛇传”为蓝本,改变了以往以白蛇为中心的讲述方法,将原本处于叙事边缘的青蛇作为叙事中心。90年代,
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将小说进一步改编,拍成同名电影。2013年,内地导演田沁鑫又将《青蛇》改编成戏剧作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对“白蛇传”这一民间经典进行了重构。[1]从民间传说到李碧华小说再到徐克电影、田沁鑫话剧,《青蛇》故事在演变的过程中叙事模式也在不断流变。这些作品在作者手下融入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叙事风格与手法,通过多元的叙事建构,进行有意识的重构,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已成定论的爱情绝唱,用全新的视角反映着社会现实也彰显着表演艺术的魅力。
小说《青蛇》:运用边缘叙事的新编
小说《青蛇》采用边缘叙事的方式,运用视角转换法和“古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冷静敏锐的剖析现实生活,她以优美的文笔、生动的描写和不可思议的想象把自己的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读者的脑海中,一点一点的揭露出人性中的冷漠、自私、胆怯、麻木。
小说《青蛇》的题材源于民间传说,将民间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白蛇传》进行古事新编,打破大众对传统故事的认知和理解,进行颠覆性的创新,使原本定型的故事在她的创作中有了新的发展方向。[2]其“新编”主要体现为基本叙事因素的改变和人物形象的大胆颠覆。在小说中,小青爱上了看似憨厚老实,实则薄情寡义的许仙,他早就发现了青蛇和白蛇是妖的秘密,也心知肚明二人对自己同有一份痴情,却能不动声色地把她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原本关于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小说《青蛇》却将叙事视角转向原是配角的小青。作者选择在传统文本中并不起眼的青蛇作为故事的主角,着重描写青蛇这一颇具争议、复杂多变女性人物形象,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门。李碧华放大了女性视角,其笔下的女性占据了强势话语权,使被现实生活掩埋了的女性生命中的某些特质得到释放,显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张扬。将历史上被压制已久的声音、被社会忽视的问题,在叙事中突出体现。
小说《青蛇》中借文字产生的话语内涵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不仅是可看、可读的,更是可视、可感的。其叙述语言中,除了少量的心理描写外,议论和说明性的词语并不多,[3]言简意赅,明了尖锐,为导演和演员的再创造保留了充足的空间。李碧华的《青蛇》将小说和电影艺术成功联姻,通过可视可感、通俗易懂的叙述语言使作品独具感染力和再创造性,在历史与现实的层面上所给人的思考,是一般言情小说不能比拟的。
电影《青蛇》:从小说到电影的流变
电影版《青蛇》是徐克的经典电影作品之一,影片是导演以《白蛇传》为本体的先锋式改编,对经典神话传说进行了现代意义的重塑,讲述了一个哀婉凄惨的爱情悲剧。其画面清丽,情节跌宕,寓意深厚,在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回放一直好评如潮。[4]徐克运用天马行空的神话想象和细腻的影视语言透露了现代人的本能欲望和内心焦虑,诸多具有浓烈象征意义的意象的使用,更加深了电影的厚重感,其对人性的挖掘,对真爱的探讨引人深思。比如影片中白蛇产子,她产出了一个正常的人类婴儿,而非半人半蛇的怪胎,这个婴儿不仅说明白蛇已经完全改头换面做成一个“人”,她认同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还寓意着世间大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净化心灵。
影片《青蛇》的叙事颇具徐克导演浓郁的个人风格,即借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来述说自己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感,描绘一个至情至性、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现代眼光的思考。在影片最后,青蛇直面镜头像的独白又像是对所有观众说:“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都说人间有情,但是情为何物?真是可笑,连你们人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明白了,也许我会再来。”。影片保留了《白蛇传》中舟遇借伞、端午现形、盗灵芝以及水漫金山等经典情节,例如结尾水漫金山的场景,在滚滚红尘中,人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小青的第一滴泪潸然落下又将人间那仅存的温情燃起,给人点点希望,把观众带入一种如梦似幻的境界。《青蛇》的剧本从小说到电影的流变,可以说保留了故事原本的框架,只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去的解读原作。影片中的叙事结构颠好的倒,颠覆了传统话本中仅属于白蛇和许仙的爱恋传奇,变成一段落入凡尘识遍人间烟火的世俗故事。纵使是道行千年的白蛇也耐不过凡间生活,她得防着丈夫出轨、惶恐真相暴露,只能靠谎言来稳住她的爱情和家庭。影片以解构的形式,满足了观众对白蛇与许仙婚恋的期望,这也暗示了悲剧发生的可能性,暗示了女性最终丧失自我一无所有的悲惨结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byzy/4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