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应激对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效应

摘要:沙门氏菌是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重要的一类菌属,其给人体健康和食品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与损失。本试验研究20℃时,酸度(pH7.2、pH6.0、pH5.5、pH5.0)对沙门氏菌株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包括观察生物菌膜的形成及计数、计算生物菌膜存活率;进行DAPI荧光染色观察生物菌膜微观结构;选取pH7.2和pH5.0环境下培养5d的样品进行ATR-FTIR分析。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在pH7.2的TSB中的增殖符合典型生长曲线,7d时达到7.827±0.563Log CFU/cm2;pH5.0~pH6.0中粘附菌体数量先上升后下降。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H7.2培养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菌膜呈片状;pH5.0条件下呈分散点状分布。ATR-FTIR分析表明pH7.2和pH5.0时,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菌膜与浮游菌体的组分有明显区别。试验结果说明酸性应激对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形成和组分有显著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 材料与方法 2
1.1 试验材料 2
1.2 试剂与仪器 2
1.2.1 培养基与化学试剂 2
1.2.2 主要仪器设备 2
1.3 试验方法 3
1.3.1 菌种活化及制备接种液 3
1.3.2 生物菌膜的形成及计数 3
1.3.3 微观结构分析 3
1.3.4 ATRFTIR分析 4
2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4
2.1 不锈钢表面生物菌膜的形成规律 4
2.2 DAPI荧光染色分析 6
2.3 ATRFTIR分析 7
3 讨论 8
4 全文总结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酸性应激对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效应
引言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目前己经发现2 500多个血清型[1]。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主要是由菌型的侵袭力和产生的内毒素、肠毒素决定,其致病性强弱与菌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密切相关。食物传播是人类感染沙门氏菌的主要途经,肉类(尤其是禽肉)、蛋类及蛋制品、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及奶制品、海产品等很多食品都是沙门氏菌的载体。人类患沙门氏菌病的特征是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或痉孪、发烧及头痛。潜伏期从8h~ 72h不等。患者通常在进食受污染的食物12h ~ 36h后发病,症状可能长达一个星期[2]。
目前,沙门氏菌已结成为许多国家发生食源性细菌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己呈全球分布[3]。据资料统计,在我国,每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约占40 % [4],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约90%是肉、蛋、奶等畜禽产品[56]。畜禽等肉类产品在其屠宰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交叉污染情况[7],且加工中的各个不同环节都容易造成沙门氏菌的污染、传播。因此,寻找在屠宰加工过程不同环节中能有效控制沙门氏菌的污染的处理方式,对确保肉品加工安全和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食品加工设备即使经过清洗,其表面仍会存在大量的生物菌膜,这些加工器械表面的生物菌膜是引发食源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已有报道表明多起食源性疾病与加工接触面形成的生物菌膜有直接关系[8]。生物菌膜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而培养环境的酸度对细菌的生长和分泌物的组分及分泌量普遍有影响。若试验能说明环境酸度对于减缓或阻碍沙门氏菌的生物菌膜形成有显著影响,则可适度开发酸型消毒剂用于有效控制肉类产品加工车间的沙门氏菌污染。
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培养酸度,检测不同酸性环境下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形成情况及其存活率;探究沙门氏菌生物菌膜数量、结构及胞外物质(EPS)组分和分泌量是否受酸度影响,从而得出调节环境酸度是否能显著影响沙门氏菌生物菌膜的形成,即探究酸性应激对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保存于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肠炎沙门氏菌。
1.2 试剂与仪器
1.2.1 培养基与化学试剂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Xylose lysine deoxycholate agar),胰蛋白胨大豆肉汤(TSB,Trypticace soy broth)、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Trypticace soy agar)等均购于北京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DAPI荧光染料,南京碧云天生物技术(Beyotime Biotechnology)有限公司。
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氢二钠(Na2HPO4)、甲醇、乙醇、丙酮、盐酸等均为分析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2 主要仪器设备
食品级304不锈钢表面,东莞中意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乐扣乐扣保鲜盒3.9L HPL834C,29.5cm×23cm×8.4cm,中国Lock & Lock分公司;
SG403A Sterile GARD生物安全柜,美国BAKER 公司;
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湖南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WH2微型漩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HVE50灭菌锅,日本HIRAYAMA公司;
SPX250BZ型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医疗设备厂;
Scan1200自动影像分析菌落计数仪,法国Interscience公司;
BagMixer 400VW均质机,法国Interscience公司;
Easy Spiral Pro全自动螺旋接种仪,法国Interscience公司;
DW40L92型低温保存箱,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
BS233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计量仪器有限公司;
MiliQ超纯水系统,美国Milipore公司;
FE20K型PH计,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
Scope A1正置荧光显微镜,德国Carl zeiss公司;
平底透明96孔酶标板,美国Corning公司;
M2多功能酶标仪,美国Molecular Devices公司
NEXUS 670 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南京师范大学测试中心),美国Thermo Nicolet公司;
均质袋,移液枪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活化及制备接种液
取出实验室冻存于80℃的沙门氏分离株,室温中静置溶解,吸取10~20μL接种于5mLTSB中,37℃培养20h划线接种于XLD平板,将接种后平板于37℃培养20h后挑取典型单菌落再次划线接种于XLD平板,37℃培养20h,挑取XLD上的典型菌落接种于5mLTSB中,37℃培养18h后,保存于4℃待用。
用移液枪准确吸取活化后(浓度为108CFU/mL)的菌株0.5mL于已制备的6mL TSB培养基中,将其置于37℃下培养18~20h使细菌处于对数生长后期,培养后菌液经12000r/s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用0.85%生理盐水洗涤菌体沉淀,反复洗涤三次后,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悬浮菌体沉淀,测定并调整菌悬液的OD600nm使菌液浓度约为109CFU/mL。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3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