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carop11与nadph氧化酶rbohf相互作用调控ros产生和根毛发育的研究
:植物NADPH氧化酶,也被称为呼吸爆发氧化酶同系物(Rbohs),是重要的活性氧(ROS)生成系统。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激活型的CA-ROP11与 RbohF可发生相互作用,而RbohF中L336或L337氨基酸突变则会抑制其与CA-ROP11的互作。在烟草中,与CA-ROP11和突变型 RbohF的共同表达或DN-ROP11与野生型 RbohF的共同表达相比,CA-ROP11与野生型 RbohF的共同表达会促进ROS的产生。此外,CA-ROP11过度表达则会导致拟南芥中ROS的积累和根毛肿涨,而Rb
拟南芥乙烯信号转导与应答通路中基因甲基化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DNA甲基化修饰在多种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北半球30株野生型拟南芥乙烯信号通路涉及的16个基因不同区域甲基化位点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拟南芥乙烯信号通路基因中,甲基化位点多分布在编码区和上游1000bp处,并且不同生态型的拟南芥甲基化分布存在差异。这说明乙烯信号通路基因可能受DNA甲基化调控。
拟南芥磷脂酶d调控植物耐高温机制的研究
:磷脂介导的细胞骨架重排是植物抵抗多种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我们对其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现在,我们研究表明拟南芥质膜蛋白磷脂酶D(PLDδ)直接结合微管并破坏微管稳定性。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热击处理后pldδ突变体表现为热不敏感。热击处理促使野生型植株皮质微管解聚,但对pldδ突变体影响不显著。利用微管解聚剂-黄草消破坏微管,进一步揭示了在缺失PLDδ基因情况下,微管表现为相对稳定;该研究表明拟南芥PLDδ通过破坏周质微管负调控热激反应。
拟南芥重金属转运蛋白的克隆及其金属抗性的筛选
:随着工农业的加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过量的重金属不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在植物中,一系列重金属转运蛋白基因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在重金属吸收和解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围绕拟南芥的重金属转运蛋白基因(ZnT-4、Vps29)展开研究,已利用RT-PCR技术从拟南芥中克隆出ZnT-4基因以及Vps29基因;且将成功构建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到酵母中进行异源酵母功能互补实验,推断出ZnT-4基因可能对镉、铜、钴、锌、镍重金属没有抗性。本研究获得的成果将进
拟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与果蝇imd信号通路的互作机制
: 1: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寄生于昆虫并且可以在线虫食道内的细菌的帮助下杀死宿主的寄生虫。Heterorhabditidoideseseses rugaoensis昆虫病原线虫是区别于异小杆科(Heterorhabditis)的新种病原线虫,该线虫的共生菌主要是带有强致病性的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7,这使得拟异小杆线虫带有极强的致病性。我们利用针刺的方式来研究共生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 R18
接合型质粒pls20解旋酶基因的鉴定及有效接合时间的确定
:质粒接合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不仅在微生物种群进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更在抗性基因以及致病因子的传播上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接合系统存在于许多质粒和染色体整合元件之中,被称为ICEs(整合和接合元件)。其中存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中接合系统调控路线已经被研究的相当详细,但是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的接合质粒pLS20中的相关功能基因还不为人们所知。pLS20介导的质粒接合并不是由受体菌产生的信息素激活,而是受质粒上编码的相关蛋白所调节。本文通过总结之前的工作,鉴定了与接合相关的基因,并确定了接合的有效时间范围。
放线菌源l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的克隆和重组表达
:本研究以实验室分离得到的一株放线菌(编号A7Y)的半胱氨酸脱巯基酶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体外扩增其基因片段,得到约1.3kb大小的片段。构建了两种表达载体并尝试在不同的宿主中表达目的蛋白,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以菌体破碎液上清为粗酶液测量其酶活,结果显示该酶在大肠杆菌中虽然能够表达,但以无活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
施用有机肥对红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红壤广泛的存在于我国南方,该地区也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但近年来,水土流失、土壤生物活性下降、肥力减退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影响红壤地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态平衡、物质循环和植物养分转换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PCR扩增、基因克隆、RFLP和序列分析等对四种不同有机肥处理下氨氧化细菌中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进行了分析。通过RFLP分析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发现,四个文库的覆盖值都很高(90%以上),可以代表了环境中绝大
施用菌肥对南方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研究施肥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连作植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以为缓解植物连作障碍提供相应的微生物菌剂施用措施。本文通过设置盆栽实验,分析不同肥料和微生物菌剂处理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显脉小檗叶片叶刺的变异样式及叶表皮位形态的研究
摘 要:显脉小檗(Berberis phanera)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园林观赏价值。目前国内外有关显脉小檗的研究极少,因此,本人对显脉小檗的叶形态特征进行测量分析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显脉小檗不同植株在叶片长宽、长宽比、叶柄长、叶缘刺齿密度上差异均十分显著(P<0.01)。(2)光学显微镜下显脉小檗上细胞为多边形,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上表皮垂周壁式样均为平直-弓形,下表皮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或浅波状。(3)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具有重要
显脉小檗花序和花部性状的研究
:以2014年6月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通过野外群居取样获得的显脉小檗的小花以主要实验材料,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小檗科显脉小檗花序和花的结构和特征。主要结果为:(1)来自5株显脉小檗上所取的25朵花中,各花花被片数目为12~14个,平均为13.48±0.77个,其中,来自5株植物的16朵花都具有14个花被片,占个体总数100%,占花总数的64%;此外,各花内部与雄蕊对生的6个带蜜腺的花被片有的全缘,有的先端缺裂。(2)5株显脉小檗标本的99个花柄中,各花柄的长度为9.60~30.48mm,平均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