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在热胁迫下ros信号传导初步研究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真菌,本实验初步探索了热胁迫对金针菇菌丝的伤害以及对胞内ROS信号的影响。通过检测热胁迫下丝直径的变化明确高温胁迫对金针菇菌丝的伤害,并检测到ROS信号的变化,进一步通过MDA和胞内H2O2测定实验证实热胁迫引起胞内氧胁迫从而对生长造成伤害,证实了热胁迫与金针菇体内ROS的内在相关性。最后检测CAT和SOD两项酶活指标,进一步验证结果。
铜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形态研究
:以江苏省南京市东郊汤山街道铜矿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该矿区172个土样,采用强酸消解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土壤样品当中的Cu含量,并且运用连续提取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矿区农田土壤受到矿业活动造成了Cu污染,铜污染的范围值为387mg/kg~1103mg/kg,平均值为775.67mg/kg。土壤中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留态的比例分别为0.6%、4.067%、24.6%、11.167%、59.6%。说明由于长期的老化作用,土壤Cu的生物有
铜胁迫对灵芝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
:NADPH氧化酶(NOX)是合成活性氧(ROS)的主要酶,本实验利用Cu2+胁迫野生型灵芝菌丝生长,检测其生长速度、灵芝三萜、ROS含量以及基因表达情况等指标,得到在Cu2+处理下,灵芝菌丝生理生化发生变化,菌丝生长变慢,灵芝三萜和ROS合成量增多。接下来采用NOX基因沉默菌株进一步研究Cu2+胁迫下NOX转化子中ROS含量的变化,检测生长速度、灵芝三萜含量的变化,分析ROS在铜胁迫灵芝菌丝中所起的作用,建立铜胁迫与ROS代谢以及生长发育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揭示ROS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向受体水稻及杂草稻的基因漂移研究
:为了评估抗虫、抗除草剂复合性状转基因水稻T1c-19的基因漂移风险,以该转基因水稻花粉供体,受体水稻明恢63(MH63)及广东茂名(WRMM)、江苏泰州(WRTZ)和湖南益阳(WRYY)3种杂草稻为花粉受体,设置隔行和相邻两种种植方式,收获花粉受体的种子,之后分别采用草丁膦生测法和cry1C*和bar基因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检测2种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基因漂移频率和隔行种植方式下转基因水稻向受体水稻的基因漂移频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隔行和相邻种植方式下检测到该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的最大基因漂
外源gsh对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镉吸收及亚细胞中镉分布的影响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外源谷胱甘肽对镉胁迫下多花黑麦草镉吸收及亚细胞中镉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镉处理相比,多花黑麦草根部镉含量和积累量随外源谷胱甘肽浓度升高而增加,地上部镉含量和转运系数呈降低趋势,地上部积累量除在添加50μM谷胱甘肽显著降低时,其余处理无显著差异。在亚细胞的层面来看,多花黑麦草根系细胞壁和细胞器镉含量随谷胱甘肽浓度升高而增加,且品种Harukaze根部细胞壁镉含量显著高于品种IdyII,外源添加200μM谷胱甘肽时,两个品种根中细胞器镉含量无显著差异, IdyII根部细胞可溶态部分镉
外源锌处理对东南景天厌氧发酵的影响
: 1:本文以厌氧发酵技术研究处理利用重金属Z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含Zn植物残体的方式。以Zn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为材料,外源添加ZnCl2的方法,使发酵体系中Zn达到0(Control)、1250、2500、5000、10000、20000 mg/kg,以及0(Control)、125、250、500、1000、2000 mg/kg,测定厌氧发酵过程中每日沼气产量及CH4含量,探索不同浓度Zn对东南景天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发酵体系中≤500
外生根菌真菌耐盐碱性筛选及菌根苗耐盐碱机制研究
:盐渍土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如何提高盐渍土造林树种的耐盐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15种外生根菌真菌进行耐盐碱性筛选,从中筛选出耐盐碱胁迫菌株Pt、SQLA和不耐盐碱胁迫菌株Cg、LA。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纯培养和共生条件下的耐盐碱胁迫实验。结果表明,纯培养条件下,海水处理后菌液的pH相对于对照均明显下降,并且耐盐碱菌株降幅明显高于不耐盐碱菌株,这可能与外生根菌为缓解盐碱胁迫分泌酸性物质有关;共生实验中,接种外生菌根真菌提高了种植在盐碱土中的黑松的存活率,并且接种耐盐碱菌株的黑松存活率高于接种不耐盐碱
多种植物耐铜性比较的研究
多菌灵降解菌株ths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在长期施用多菌灵的土壤中经过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多菌灵降解菌株THS,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将其鉴定为Mycobacterium sp.。菌株在pH为6.0-7.0左右时生长良好,为好氧菌,具有多粘菌素B及克林霉素的抗性,且对低浓度呋喃妥因有抗性。在多菌灵浓度为50 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菌株THS可将多菌灵作为唯一碳源生长,72h内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95%,在碱性条件下降解率较高,高浓度的多菌灵能影响菌株THS的降解效果。以已报道的多菌灵降解酶mheI的基因
大豆gsmsos1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附件)
:土壤中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植物产生盐害,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而质膜型钠氢逆向转运蛋白(Na+/H+ antiporter)可以将植物细胞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胞外,是植物抵御盐胁迫的主要方式之一。朱健康教授发现拟南芥中SOS1基因编码的Na+/H+ antiporter在调控其耐钠(盐)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已经成功克隆到大豆的SOS1基因(GmsSOS1),转基因试验结果表明,转大豆SOS1拟南芥的耐盐能力增强。本研究通过对大豆GmsSOS1基因编码的亚细胞定位证明了大豆GmsSOS1
太湖宜溧河陆域维管植物种类组成及生态系统评估
:以陆域生态系统为评估对象,从生态结构、服务功能和压力状况三方面开展试点小流域的生态健康评估工作。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包括流域整体自然特征的地理概况、影响流域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概况、水生生物完整性以及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现状的生态系统演变、流域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污染源排放的流域水环境质量和污染负荷、流域生态环境状况问卷调查等5个方面,通过全面了解流域概况和存在问题,评估流域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