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城完美结合星海广场弹性景观设计(附件)

步入21世纪,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日益严重。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降水量偏多的地区,景观如何在城市与生态的平衡中良好的发展。在中国,传统的景观遍布各地,但是,在各种环境不同的地方,一成不变的设计方案是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的,导致河流,绿地等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在环境的破坏下,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定因素,破坏了景观,城市,人口之间的平衡。本文引入了“弹性”的理念来解决当下多雨城市景观的问题,将弹性的理念进行解读,结合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确定弹性景观在多雨城市的存在的重用性,结合多雨城市的环境现状和弹性理念,通过国内外弹性设计的实践,将弹性理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建立适合的方法体系。关键词 弹性理念,滨河绿地,生态规划,闲置用地
目录
1 绪论 5
1.1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相关理论概述 6
1.3.1弹性理念 6
1.3.2闲置用地 6
1.3.3生态规划 6
1.3.4滨水绿地 6
2 区域概况分析 7
2.1 区域定位 7
2.1.1 周边环境分析 7
2.1.2 区域分析 7
2.2 背景分析 7
2.3 现存问题与解决方案 8
2.3.1 现存问题 8
2.3.2 解决方法 8
3 案例分析 9
3.1 国外案例 9
3.2 国内案例 9
4 设计说明 9
4.1设计理念 9
4.1.1设计构思 9
4.1.2设计方向 10
4.1.3设计依据 10
4.3 设计原则 10
4.4 景观节点分析 11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变革中,景观发展也不断经历着种种考验,随着人们对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境意识的觉醒,渐渐意识到景观规划对于一个城市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景观规划,不仅能够美化我们城市的环境,面貌,而且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对居民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所以,这些年来,我国渐渐开始重视城市景观的建设工作,随着新的政策,新的人才,大力促进着我国城市景观的发展。对比国际上的一些优秀景观,我国的景观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由于近些年的环境破坏,在此契机下,弹性景观如雨后春笋一般,气势磅礴的发展起来。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在大学学习了四年的光景,学到了很多东西,涨了不少的见识,现在也该要学以致用。这次设计的任务是对一个长期经受水涝的广场重塑,广场的城市属于雨量偏多的城市,每年雨季都会发生涝灾。本研究为这个广场设计出一套最适应的方案。
本研究选择的场地是在元和塘长河流滨河的一个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与人口优势。虽然人流量大,但是经过长年的天灾损害,美景不复存在,也无人在此停留驻步。为了挽回昔日的风景与热闹的氛围,本次设计将用弹性景观的设计思想,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反抗自然,帮助广场在遭受灾害后快速恢复并再生活力。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基础做出规划,建造适应性防洪堤,丰富居民活动场所,增加城市景观的同时,同时赋予这些景观防洪减排的能力,种植适应性喜水植被,采用透水铺装的设计来实现生态景观的弹性。
设计主题从当地缺少城市绿化受到启发,“向往”。意为向往着生态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居住环境,设计出了滨河的林荫道,从城市主路分支出来,可以直接进入广场,将被分割的城市与生态环境重新连接起来,实现景观的文化弹性。
1.2.2 研究意义
从物理学方面看,弹性的意义就是物体受力产生形变,在撤出外力后,物体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延伸到景观领域,设计中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展现出无限的视觉效果与功能的变换。 弹性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的意义在于,第一,将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无法进行景观塑造的场地进行重新利用;第二,不仅将城市闲置用地利用了起来,而且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形象;第三,在形成景观的同时,赋予了景观帮助场地遭受灾害后重新恢复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弹性景观设计的价值,促进了弹性景观设计的发展,也为中国景观的发展提升做出了贡献。
1.3 相关理论概述
1.3.1弹性理念
简而言之,在景观设计领域内,弹性的意义在于生态景观在遭受到自然变故时,能在变故结束后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并产生活力。
1.3.2闲置用地
闲置用地的概念就是已经获得审批,但是因为某些因素导致未开发或者说是中途闲置未被合理的利用的土地。
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导致原先规划清晰的郊野公园环边界限破坏,城市规划用地与景观公园之间的界限出现了重合与偏移,因而导致了许多边界断裂以及缝隙。一些边界土地未被得到相应的管理使得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起来,造成了闲置用地的产生,损害了城市形象。
1.3.3生态规划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生态规律,对区域的生态平衡维持稳定、促进长期规划的完成。规划按不同层次划分,分为全国,区域,局部;按类型划分有城市,农村,社区,海洋规划等。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自然系统的价值,有效合理的利用水源、能源、矿产、土地等不可再生的资源;(2)实施生态系统平衡措施;(3)保护可再生资源;(4)综合治理三废;(5)使资源转化为功能,满足人类需求。
生态规划是根据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寻找解决这些矛盾的手段,方法。主要任务是:一、明白环境、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二、根据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的基础,形成互补,突出优点;三、改善与调控。
1.3.4滨水绿地
水孕育了我们的城市和人文,是城市面貌的精神支柱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有很多的城市因为一条河而兴盛。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的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区域, 增大了人和自然的亲近感,营造城市的科学性和健康性,对城市有重要意义。保持自然生态,景观造型追求与山水格局和谐的城市景观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uanlin/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