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钣金修复工艺分析

汽车车身钣金修复工艺分析[20200408213335]
摘要
时过境迁,家家户户的交通工具都从自行车变成了汽车,越来越多的汽车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不管是大的交通事故还是小的交通事故,他们在发生之后都需要进行一些钣金修复,这使得汽车钣金维修行业蓬勃发展。汽车钣金维修设备和技术是根据汽车制造和材料的变化而变化的,从最早的木锤,用锤子锤打,变成现在的每一项特定的损坏都有专业的修理工具与之对应,这时候,汽车钣金维修工所具备的技术维修水平就显得格为重要了。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车身矫正汽车钣金工艺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2 汽车钣金损坏形式 4
2.1 碰撞损伤形式分析 4
2.1.1损伤的性质 4
2.1.2 方向性分析 5
2.1.3 结构性损伤 7
2.2碰撞损伤变形趋势分析 8
2.2.1 钢架式车身构件的变形趋势 8
2.2.2 承载式车身的变形趋势 9
2.2.3车身侧向碰撞的变形趋势 12
2.2.4 载货汽车车身变形的分析 14
3 汽车钣金修复工艺 16
3.1 车身变形矫正基础 16
3.1.1 车身变形的矫正原理 16
3.1.2 牵引与支撑矫正工艺的设计 20
3.2 车身焊接修复方法 28
3.2.1 普通电弧焊 30
3.2.2 氧-乙炔焊 31
3.2.3 金属惰性气体焊 31
3.2.4 电阻点焊 31
3.2.5 钎焊 32
3.2.6 等离子弧切割 33
3.3 手工敲平和机械整平 33
3.4 钣金褶皱的展开与收缩法整形 34
3.5 汽车钣金撑位及垫撬复位 35
3.6 树脂胶粘结 35
3.7 钣金铆接 35
4 汽车钣金质量评定 36
5 案例 38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3
第一章 第二章 绪论
汽车钣金修理中用到的设备的发展是根据汽车车身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而改变的,随着汽车车身的改变,汽车钣金修理设备的使用方式和方法也在改变,变得越来越简易。所以车身修理设备的发展和车身的发展密切相关。
汽车车身是轿车、货车和大、中、小客车整车中的重要部分。车身是汽车上乘人和载货的容器,乘人的车身要求具有舒适性和安全性,货车车身则需装载合理,装卸方便。
汽车的发明是由轿车开始的,在古老的马车上就有了车身,而汽车是在内燃机发明以后代替了马车而研制成功的。当时的车身结构形式与马车相同。以后的车身制造是在车身下面装有两根大梁,大梁上面装底板和车体,车身一般都是敞开的。在1910年后,开始在轿车的前部加装了挡风玻璃,逐步脱离马车的形式,但都是敞篷的。在1910-1920年间,开始制造硬顶汽车,但不少仍为敞篷车。1920-1930年间的车子大多数是用正方形做顶部的,过了段时间加入了一些圆角方面的东西,在之后的日子里圆角变得越来越大,把车轮之类的也露在了外面。当时车身结构大多是木骨架,外包铁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随着汽车功率加大,车速提高,开始有人提出流线型的想法,把前挡风玻璃做成V形,车顶也呈圆弧形,后背呈流线形,类似现在的车身。此时有了简单车身修理设备和工具。二战结束后,美国汽车和欧洲汽车各自按照自己的风格发展起来。由于技术上的进步,曲面玻璃等先进工艺的出现,汽车用途的扩大,汽车种类也随之增多。轿车有豪华型、经济型、实用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空气动力风洞试验工作成为汽车设计必不可少的程序。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安全也成了隐患,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最主要的是要将生存的空间达到最大,安全气囊也需要及时触发。材料技术上的进步,使车身的质量得以减轻,如采用高强度钢板,高强度铝合金板及塑料件等。所有这些汽车车身在设计与制造上的变化不断发展,都影响到车身修理设备的跟进与发展。车身修理设备从过去的简单修理工具,发展到现在的系列修理设备和成套修理工具,使车身修理的精度、质量和修理方便性大为改善。
车身修理设备是随着汽车车身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类专用设备。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轿车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90年代后期,车型不断推出,为了满足这些新车型车身的维修,无论是钣金设备,还是焊接设备,较过去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过去最常用的钣金修理设备主要是手工电弧焊机、手工钎焊、钣金锤、各种类型的钣金衬铁等。现在车身钣金维修设备在继承过去维修原理的基础上,向着方便、简洁、便于操作和高的维修测量精度方向发展。如近几年被广泛使用的钣金整形校正台等。焊接类设备也从过去的手工电弧焊、氧一乙炔焊、钎焊等,发展到目前的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电阻焊其中包括电阻点焊、缝焊、凸焊之类;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包括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之类;激光切割和焊接等方面的技术工艺。
汽车在满足功能、耐久、适用的前提下,追求机械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和流体力学三要素的完美和统一。在这之中机械工程体现在发动机组件和主底盘部件的合理安排,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安全性,稳定性,易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其中还需要解决高速行驶对汽车造成的不稳定影响。
在研究汽车车身的具体构造之前,先要了解一下现在汽车车身的结构形式和发展趋向。他对我们动手操作之前,合理的定制钣金维修方案很有帮助。
考虑到事故车辆车身维修比例占65%-70%,占车身修复比例多,而维修企业中现有的钣金工知识薄弱,同时汽车维修市场对维修人才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化,要求维修人员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专业的操作技能。但就现在我国的汽车市场的整体来看,汽车钣金维修还集中于少数大型维修厂,中小型的汽修厂限于资金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一直无法普及,特别是缺少熟练的钣金技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高科技产品在汽车和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在车辆中,基本上每个汽车修理企业都遇到过现代技术装备的车辆。为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提高修理水平,国标《汽车维修企业开业条件》对汽车维修企业,特别是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始终把贯彻国标融贯于对汽车维修企业的开业许可和汽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的综合评价之中,进一步提高了汽车维修行业的综合维修能力。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汽车维修行业现有从业人员近5万人,并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加[1]。
近几年,汽车修理培训学校培训学员,培训时间比较短,学校又都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学员基本上都是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且多为家中娇生惯养的独男,学习自觉性差,混日较多,因此理论和技能掌握较差,对汽车维修只是有个初步了解。老的汽车修理工(非院校毕业)一般也是初中文化程度进城经熟人介绍跟师傅学汽车修理,经过老师傅多年教导,又经多年实践,修过的同类车型故障以后一般能够解决,但是新技术、新车型、新故障解决能力差,一般是动手能力强,理论水平差,并且大多数不善于总结经验,不善于讲授技术。汽车维修热门从业人员熟悉掌握国标中要求必须配置的故障诊断、检测检验等设备的人员,熟悉现代汽车发动机、底盘、电器维修,能进行“机电一体”维修的人员[1]。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维修企业与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签定订劳动合同,对有些企业有点约束,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基本没有约束:企业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也可以随时另选高薪企业从业,维护已签订的劳动合同成本较高,所以企业、从业人员基本都放弃维护已签订的劳动合同。行业管理部门对从业人员无序流动没有约束力。 一般汽车维修企业没有给员工缴纳“三金”。有的维修企业在政府要求下想给员工缴纳“三金”,员工个人缴纳部分个人不愿缴,他们认为钱在自己手中更保险。 因此,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一方面流动频繁无序,另一方面企业不愿在人才培训方面下功夫,下本钱[1]。
针对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存在的问题,要提高汽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汽车修理工的技术水平,为此,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行业协会树立了为企业服务思想,经常邀请国内有名的汽车维修专家讲授汽车最新维修技术,新工艺,免费组织维修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学习。积极宣传贯彻《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宣传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的重要性,引起了企业负责人的重视,同时组织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引导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学习技术。要求汽车维修企业制度员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本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学习。要求4S店及特约维修店必须参加厂方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其培训合格作为企业维修质量信誉考核的综合评价中人员素质提高的依据之一。积极推崇掌握“机电一体”技能从业人员,使广大从业人员了解有“机电一体”技能人员在企业的重要性,促使大家积极学习技术的热情。严格汽车维修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管理,资格证书管理同从业人员的劳动合同有效结合,减少从业人员无序流动,提高企业对从业人员知识更新、提高的投入。经过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全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现在许多汽车修理从业人员正往“机电一体”方向发展,从过去很多具有新技术、新工艺的车型在小城市修不了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去修理,到现在小城市所具有的车型都可以修理。随着车辆驾驶人员对车辆整洁的要求提高,汽车维修企业按照行业管理部门要求也注重了文明卫生生产,很多4S店汽车维修人员开始身着白色工作服工作,给人们以汽车维修行业也是工作整洁的行业的印象。同时,由于从业人员收入稳定并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一改过去工作环境脏、乱、差的社会偏见,逐渐形成了一个受城市人员尊敬的一个好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汽车修理质量,而且提高了汽车维修企业经济效益和从业人员个人收入,又进一步激发了从业人员学习汽车维修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和投资汽车维修市场的动力[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qcgc/19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