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32s机床立柱的装配
【】M332S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立柱部分是我在“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实习过程当中接触最多的,立柱属于机床的机械部分,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机床在工作精度,也影响到电气性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在安装过程中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工艺流程十分严谨。安装过程当中会用到特定的量具来检验立柱各部件部分的精度。本论文的主要部分包括:立柱部分的安装、上线架的安装、下线架的安装。论文所述综合本人所学知识的运用。
目录
引言 1
一、 立柱部分的安装 2
(一)立柱部分 2
(二)升降丝杆与电机 2
二、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 4
三、 上线架部分的安装 6
(一)上线架部分的安装 6
(二)锥度头的安装 7
(三)导轮头的安装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引言
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是规模化股份制集团企业,具有二十多年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加工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DKM系列中走丝线切割机床,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SPK紧密数控高效电火花成型机及DKD系列大锥度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等近二十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八项,软件著作权一项。企业内设有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承担有国家科技部、省市、地方等十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以及企业博士科研项目。
公司开发,生产的DKM/M系列高性能中的丝线切割机床、DKM系列普及型中走丝线切割机床,SPZ系列电脑单轴数控电火花成型机、SPK系列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DKD系列大锥度和D703系列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及数控雕铣机床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及良好的服务,远销欧、亚及美州地区,在国内拥有广泛的用户,区域覆盖除西藏、海南等偏远省份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精密机械加工磨具制造、科研院所、学教实训及医药行业。
一、 立柱部分的安装
(一)立柱部分
立柱是与床身直接连接装配的,由于立柱在功能是走钼丝切割工件,所以它要求是要与机床的工作台面保持垂直,公差范围需控制在0.03mm以内 。
立柱的安装(如图11)所需要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具有:套筒,铝棒,内六角扳手,布,油石,百分表。首先,在安装之前需要用布擦去立柱与床身两个接触面上的灰尘,并用油石油一遍两个接触面以及边角,目地是去除毛刺。全部擦拭干净之后用行吊车将立柱吊在床身的接触面上,调整孔位对角上螺丝锁紧。(此过程中不能戴手套且手要干净,防止安装过程当中头套的线头或手上的灰尘残留再安装面上)
图11立柱安装图
(二)升降丝杆与电机
升降丝杆与电机是安装在立柱主体内的(如图12所示),用于协助上线架的升降,它没有什么具体的精度要求,但也有严格的安装步骤。
安装所需的工具有:内六角扳手,润滑脂,布,砂纸。需安装的零部件有:联轴器,轴承*2,升降丝杆,升降丝母,端盖,电机座,电机。首先用砂纸将轴承安装孔中的毛刺去除,再用布擦去孔内的灰尘,孔内均匀地抹上少量的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力。先放入一个轴承用手指轻轻往下按,轴承与轴承孔的间隙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手指能够轻轻将轴承按入轴孔即可,如果太紧需用砂纸继续打磨轴承孔,直至能够用手指按下。最后用套筒稍微敲几下外圈,将轴承与轴承孔底部完全接触。接下来插入丝杆再放入一个轴承,第二个轴承需要用套筒协助将它敲实,敲到听到实心的声音即可,注意要敲轴承的内圈以免轴承变形。最后锁上端盖防止轴承跳出轴承孔,但不能锁太紧,缩太紧容易压死轴承,要求螺丝锁紧并能用手轻松地旋转丝杆即可最后将丝母用手旋进丝杆内。接下来安上联轴器、电机座与电机,对角锁紧螺丝。全过程安装完毕。
图12 升降丝杆与电机的安装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
下线架安装在立柱主体下侧的,它在立柱上所体现的作用是和上线架一起连接钼丝,保证钼丝垂直于工作台面运行。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步骤比较单一,仅需要将两安装面擦干净将线架略微太高(有助于后期调整下线架水平度)并上紧螺丝即可。但后期的检测过程较为讲究。检测所需用到的工具有:千分表,测量芯棒。第一步需要借助测量芯棒先检验一下下线架的上母线(如图21所示),芯棒插入下线架的导轮孔内,用千分表检测下线架导轮孔两侧芯棒的最高点,要求两侧的等高误差不超过0.03mm。如果有超差,说明线架的接触面不平或有高点,需要拆下来进行铲刮,将高点去除。铲刮完毕安装起来检测一下上母线的等高是否达到误差要求,若依然有误差需要继续拆下来修刮,直至达到精度要求。
当上母线达到要求之后开始检测下线架的侧母线(如图22所示),千分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表针打在芯棒的侧边,移动工作平台的X轴,移动距离是和下线架宽度一样的60mm,要求误差控制在0.03mm以内。由于装立柱时只是粗略得安装,所以一般检测下来的下线架侧母线的误差都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需要松开立柱上的螺丝,根据当时的偏差方向向左或向右调整立柱,大致调整好以后锁紧一颗螺丝并检测侧母线精度,再根据偏差方向向左或向右用铝棒敲击立柱底部,直至调整到公差范围以内。对角锁紧剩下的螺丝并再次检测一下侧母线。
最后开始检测上线架的水平度,即上线架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如图23所示),将千分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表针打在下线架的上表面,移动工作平台的Y轴检测线架与工作平台的水平度,要求误差范围在0.03mm以内,测量距离位60mm。由于之前安装时下线架是抬头安装,所以一般都是前面高后面低,只需要用铝棒往下敲击线架即可,调整起来比较方便。由于检测长度只有60mm,但下线架全长有600mm,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需要乘以10。比如说测量结果为抬头0.03mm,那么根据全长计算实际误差为0.3mm,所以下线架前端也需要往下敲0.3mm,直至调整到误差范围以内。在检测水平度的过程当中我考虑到,下线架过长只有四个螺丝固定,久而久之线架前端必然会往下掉,所以我向厂里师傅们提议,调整水平度是讲下线架抬头0.010.02mm安装,只要在精度要求以内就给它较大的下垂空间,以保证日后的精度要求。这一点也得到了厂里师傅与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图21 下线架上母线的检测 图22 下线架侧母线的检测
图23 下线架水平度检测
目录
引言 1
一、 立柱部分的安装 2
(一)立柱部分 2
(二)升降丝杆与电机 2
二、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 4
三、 上线架部分的安装 6
(一)上线架部分的安装 6
(二)锥度头的安装 7
(三)导轮头的安装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引言
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是规模化股份制集团企业,具有二十多年历史,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加工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之一,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DKM系列中走丝线切割机床,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SPK紧密数控高效电火花成型机及DKD系列大锥度快走丝线切割机床等近二十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八项,软件著作权一项。企业内设有苏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承担有国家科技部、省市、地方等十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以及企业博士科研项目。
公司开发,生产的DKM/M系列高性能中的丝线切割机床、DKM系列普及型中走丝线切割机床,SPZ系列电脑单轴数控电火花成型机、SPK系列全数控电火花成型机,DKD系列大锥度和D703系列高速电火花小孔加工机床及数控雕铣机床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及良好的服务,远销欧、亚及美州地区,在国内拥有广泛的用户,区域覆盖除西藏、海南等偏远省份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精密机械加工磨具制造、科研院所、学教实训及医药行业。
一、 立柱部分的安装
(一)立柱部分
立柱是与床身直接连接装配的,由于立柱在功能是走钼丝切割工件,所以它要求是要与机床的工作台面保持垂直,公差范围需控制在0.03mm以内 。
立柱的安装(如图11)所需要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具有:套筒,铝棒,内六角扳手,布,油石,百分表。首先,在安装之前需要用布擦去立柱与床身两个接触面上的灰尘,并用油石油一遍两个接触面以及边角,目地是去除毛刺。全部擦拭干净之后用行吊车将立柱吊在床身的接触面上,调整孔位对角上螺丝锁紧。(此过程中不能戴手套且手要干净,防止安装过程当中头套的线头或手上的灰尘残留再安装面上)
图11立柱安装图
(二)升降丝杆与电机
升降丝杆与电机是安装在立柱主体内的(如图12所示),用于协助上线架的升降,它没有什么具体的精度要求,但也有严格的安装步骤。
安装所需的工具有:内六角扳手,润滑脂,布,砂纸。需安装的零部件有:联轴器,轴承*2,升降丝杆,升降丝母,端盖,电机座,电机。首先用砂纸将轴承安装孔中的毛刺去除,再用布擦去孔内的灰尘,孔内均匀地抹上少量的润滑脂以减少摩擦力。先放入一个轴承用手指轻轻往下按,轴承与轴承孔的间隙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手指能够轻轻将轴承按入轴孔即可,如果太紧需用砂纸继续打磨轴承孔,直至能够用手指按下。最后用套筒稍微敲几下外圈,将轴承与轴承孔底部完全接触。接下来插入丝杆再放入一个轴承,第二个轴承需要用套筒协助将它敲实,敲到听到实心的声音即可,注意要敲轴承的内圈以免轴承变形。最后锁上端盖防止轴承跳出轴承孔,但不能锁太紧,缩太紧容易压死轴承,要求螺丝锁紧并能用手轻松地旋转丝杆即可最后将丝母用手旋进丝杆内。接下来安上联轴器、电机座与电机,对角锁紧螺丝。全过程安装完毕。
图12 升降丝杆与电机的安装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
下线架安装在立柱主体下侧的,它在立柱上所体现的作用是和上线架一起连接钼丝,保证钼丝垂直于工作台面运行。
下线架部分的安装步骤比较单一,仅需要将两安装面擦干净将线架略微太高(有助于后期调整下线架水平度)并上紧螺丝即可。但后期的检测过程较为讲究。检测所需用到的工具有:千分表,测量芯棒。第一步需要借助测量芯棒先检验一下下线架的上母线(如图21所示),芯棒插入下线架的导轮孔内,用千分表检测下线架导轮孔两侧芯棒的最高点,要求两侧的等高误差不超过0.03mm。如果有超差,说明线架的接触面不平或有高点,需要拆下来进行铲刮,将高点去除。铲刮完毕安装起来检测一下上母线的等高是否达到误差要求,若依然有误差需要继续拆下来修刮,直至达到精度要求。
当上母线达到要求之后开始检测下线架的侧母线(如图22所示),千分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表针打在芯棒的侧边,移动工作平台的X轴,移动距离是和下线架宽度一样的60mm,要求误差控制在0.03mm以内。由于装立柱时只是粗略得安装,所以一般检测下来的下线架侧母线的误差都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需要松开立柱上的螺丝,根据当时的偏差方向向左或向右调整立柱,大致调整好以后锁紧一颗螺丝并检测侧母线精度,再根据偏差方向向左或向右用铝棒敲击立柱底部,直至调整到公差范围以内。对角锁紧剩下的螺丝并再次检测一下侧母线。
最后开始检测上线架的水平度,即上线架与工作台表面的平行度(如图23所示),将千分表固定在工作台面上,表针打在下线架的上表面,移动工作平台的Y轴检测线架与工作平台的水平度,要求误差范围在0.03mm以内,测量距离位60mm。由于之前安装时下线架是抬头安装,所以一般都是前面高后面低,只需要用铝棒往下敲击线架即可,调整起来比较方便。由于检测长度只有60mm,但下线架全长有600mm,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需要乘以10。比如说测量结果为抬头0.03mm,那么根据全长计算实际误差为0.3mm,所以下线架前端也需要往下敲0.3mm,直至调整到误差范围以内。在检测水平度的过程当中我考虑到,下线架过长只有四个螺丝固定,久而久之线架前端必然会往下掉,所以我向厂里师傅们提议,调整水平度是讲下线架抬头0.010.02mm安装,只要在精度要求以内就给它较大的下垂空间,以保证日后的精度要求。这一点也得到了厂里师傅与领导们的一致认可。
图21 下线架上母线的检测 图22 下线架侧母线的检测
图23 下线架水平度检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