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外壳的弯曲模设计

【】本论文讲的是电器外壳的弯曲模设计。通过资料查询,对零件的工艺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模架的结构方案,然后对弯曲模的工艺结构进行了分析,对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其中涉及了模具的工作原理,和一些部分的设计作用。这套弯曲模具当中没有定位板,而是利用了凹模拼块和凹模框之间的高度差来进行定位。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定位板这块零件,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简化模具结构的好处。
目录
引言 1
一、课题介绍 2
二、零件的分析 2
(一)一般冲压模具设计流程: 2
(二)工艺性分析 4
三、确定弯曲工序方案 4
四、模具结构的设计 6
五、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 6
(一)模具结构简图 6
(二)排样图 7
(三)工作零件的设计 8
(四)定位零件的设计 12
(五) 模架的选用 12
六、 弯曲模的注意事项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引言
弯曲工艺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弯曲模是弯曲工艺的重要基本装备。弯曲模的结构与一般冲裁模结构相似,分上下两个部分,它由凸、凹模,定位零件、卸料零件、导向零件及紧固件等组成,但弯曲模具还有它的特点,如凸、凹模除一般动作外,有时还需要作摆动、转动等动作。弯曲模结构形式应根据弯曲件形状,精度要求及生产批量等进行选择。
弯曲是冲压的基本工序之一,在冲压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弯曲件的种类有很多:如汽车大梁、门窗铰链、自行车车把、机床控制柜和工具箱外壳等。本篇论文中所讲的电器外壳也是这其中的一种。
本课题通过对电器外壳的弯曲模设计的研究,使我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零件冲压成形的工艺流程,确定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及步骤。模具中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之所以选择电器外壳作为研究的方向,是因为电器外壳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冲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模具,同时也可以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套弯曲模具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本篇论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电器外壳的弯曲模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于生产出来的零件的工艺性的分析,确定弯曲的工序方案,模具结构的设计,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通过对于以上几个方面细致的研究,更好的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该零件毛坯经过落料,打字等工序,最后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得到了最后的成品零件。本课题所讲的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的弯曲模的设计。仔细分析了模具的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导向装置的设计。
一、课题介绍
如图11所示是外壳零件的工程图,生产批量为2万件,属于大批量生产,材料为不锈钢钢板。本论文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器外壳的弯曲模设计。
图11 电器外壳产品图
此零件为简单的对称双角弯曲件。
二、零件的分析
(一)一般冲压模具设计流程:
冲压件工艺分析
2、主要设计计算
3、模具总体设计
4、主要零部件设计
(二)工艺性分析
如图11所示,外壳弯曲件的是一个对称弯曲件,可以防止弯曲变形时受力不均匀而产生偏移现象。弯曲件的弯曲半径为R0.6,经查表,没有小于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否则会造成变形区外层的材料弯裂。该零件为精度为IT14级.如图11所示此零件为简单的对称双角弯曲件,故采用一次弯曲成型即可成形。
三、确定弯曲工序方案
弯曲件的工序方案应根据工件的形状,精度要求的高低,生产批量的大小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合理的工序安排可减少工序,简化模具设计,提高工序质量和生产效率。在现实生产中,弯曲件的生产工序安排并不是一点都不进行改变,要根据生产条件和生产规模来进行相对应的改变,以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如图33所示、图34所示、图35所示,是外壳弯曲件的成形工艺方案,其成形工艺路线为落料→冲孔→打字→弯曲成形(图11所示)。
图33 落料 图34打字
/
图35 冲孔
多工序弯曲件用单工序冲裁时的顺序安排如上图35所示。
先落料使坯料与条料分离,再冲孔或者冲缺口。
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减少空的变形,应先冲大孔后冲小孔。
四、模具结构的设计
弯曲模的结构与冲裁模的结构相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由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卸料装置及导向件,紧固件等零件组成。
由于弯曲件的种类有很多,形状简繁不一,因此弯曲模的结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弯曲模结构类型有:单工序弯曲模、复合弯曲模、级进弯曲模和通用弯曲模等。
单工序弯曲模:单工序弯曲模通常只有一个垂直运动,完成的工件有V形件,L形件、U形件和Z形件等,模具结构简单。
复合弯曲模:尺寸不大的弯曲件可采用复合弯曲模,即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完成落料、弯曲、冲孔等几种不同的工序。模具结构紧凑,工作精度较高,但凹模和凸模修磨比较困难。
通过对于产品的分析且综合零件图,可知该工件形状简单,生产批量较大且精度要求不高。因此,模具的选择类型为单工序弯曲模。
五、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
(一)模具结构简图
/
图51零件弯曲模2D总装图
1模柄2模架3卸料螺钉4上垫板5固定板6凸模7凹拼8下垫板9下模板
10矩形弹簧φ12*30红色11下顶块12止副螺钉M10 13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6*25 1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20 15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45 16圆柱销φ8*50 17凹模框 18顶块 19脱料板 20内六角圆柱头螺钉M8*45 21圆柱销φ8*50 22圆柱销φ5*8 23线弹簧φ10*φ1*70
模具工作原理:模具工作时先将半成品工序件放置于凹模拼块上进行定位,随后上模下行,脱料板首先碰到先搞快,随后上模继续下行,使半成品工序件弯曲成形 。上模回程时,通过顶块将成品工件顶出。
(二)弯曲前展开落料件的排样图
图52零件排样图
冲裁件在条料、带料上的排布方法成为排样,合理的排样是要在保证质量和简化模具结构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材料,冲出最大数量的合格零件。排样方法可以分为三种: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量以及无废料排样。排样形式有很多种的分类,如直排、斜排、直对排、斜对排、混合排、多排、冲裁搭边等。
直排:适用于几何形状较为简单的冲裁件。如方形,矩形,圆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61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