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nidur30ams5898轴的数控加工和工艺分析(附件)【字数:6487】
日期 2020年2月20日 这个毕业设计我选择了以CNC轴类零件的加工为对象,并从零件图的分析,加工的顺序以及毛柸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等方面参考探讨了加工技术的内容。 该设计不仅结合了实习经验,还参考了互联网上大量的纸质文献和材料,对大学学到的理论和实践信息进行了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1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 1
(二)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2
(三)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二、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
(一)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用特点 3
(二)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3
(三)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选择 3
(四)轴类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路线 4
(五)切削用量 4
三、工艺方案分析 5
(一)零件图 5
(二)零件图的分析及毛坯的选择 6
(三)机床的选择 6
(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7
(五)零件图的加工步骤 7
(六)编程中常用的指令 9
总结与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言
中国的工业的飞快发展,意味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对于创造业来说也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不但能够完成普通机床一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所生产出的工件质量。他能同时装夹好几个刀具,在输入程序之后便能一步到位的加工完,加工中途不需要停下来更换加工刀具,因此不但极大的提高了处理效率,还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实现一个人控制几台机床的运转加工而不觉得有劳累感。
今天的机械工程更侧重于能够自动生产,操作灵敏,信息全面。为了确保机械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必需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行更近一步的提高,但是其本钱任然需要降低,有必要寻求机械零件技术进行重点研究。除了受到机床本身的精密度影响外零件的零件的质量还受到工艺技术测量的影响。因此在决定使用CNC机床来加工零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零件设计工艺对加工质量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生产效率的影响。
轴类零件因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多种种类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机器的运行中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我的论文是通过数控技术研究轴类零件的加工,从设计零件的图纸分析到工艺计划的制定,机床、毛柸、材料的选择以及程序的编写和热处理方法逐步展开。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
最初制造CNC机床的原因是由于航空制造业适应其生产复杂零件的需求的想法。起源于40年代初,对叶片轮廓实施检查的时候。
1952年,空军委托麻省理工学院要求能够成功开发出一台具有直线插补连续控制的三坐标轴立式CNC铣床。该数控铣床所采用的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代数控机床。
1959年发现了晶体管元器件。同年3月份,美国的(K&T)公司成功制造出了一台带有自动设备转化器的数控机床将其取名为“加工中心”。 为第二代晶体管数字电路专用数控NC。
小型集成电路1965年被人们发现。于是1967年便有了柔性制造系统的CNC机床的诞生,也就是说,几台CNC机床被连接起来以具有柔性制造系统。 它是第三代中小型集成电路的专用NC。
从1965年到1970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小型计算机的价钱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 因此,大型的和小型的电路代替了专用计算机中心。这个数控系统首先在美国博览会上展出,它便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数控系统。
1970年左右,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了微处理器并把它放入了计算机中执行。 1974年,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区将此微处理器应用于数字控制,并开发了基于MNC微处理器的数值控制系统。 为第五代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微型MNC。第六代基于PCNC的PC问世于1990年。
数控技术的运用已经有40多年。它是一门复杂的新学科,由力学、网络学、电子学和信息学四大基础学科发展。数字治理技术的发展对21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特别是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灵活性、集成性和开放性。
(二)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数车和普车的区别我从他们的加工使用中深有体会。我曾经在学校实习过普通车床,要一个人加工出所给的零件。在加工时,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它,而且得手动操作。列如车外圆时,得先将之前所用的刀具换成外圆车刀,在碰端面进行试切以便确定位置,粗加工时一次的切削量不能超过三毫米否则会损坏刀具,因此对于一些外圆较小的要加工几次。粗加工完后还要进行测量来计算余量,然后用精车刀进行加工,在快接近尺寸时还需多次测量以便更好的能够加工到所需要的精度,当然有时因为误差和操作的不精确很容易将外圆加工小导致报废,因此可见普通车床上进行加工所需的成本较高,而加工完一个零件通常都会花费四五个小时,因此效率也很低下。
大学中我也在实习中认识并操作了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信息智能感十足,而且操作起来简便又灵敏。要说它的困难之处便是编程了。在看到零件图之后需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起到点,然后熟用各种G代码、M代码、S代码、F代码这些指令来编写走刀路线。程序编写完需检查又检查不然到时加工时就会伤害到数控机床,因此我们这些刚学的小白写完都需要将所编程序给实习老师看过才能上机进行加工。数控的加工可比普通的机床加工简单多了,只需将所编写的程序确认无误的输入到数控机床面板中,在操作面板中选择PROG在MDI方式下输入。开始加工时只需要直接调用该程序就可以了。
由以上可以看出使用数控机床来加工更加便捷快速准确,而且能降低本钱,还能将受益提高,速度提快。
(三)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通常都是由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PLC、电气回路、辅助装置、反馈装置、机壳和操作面板组成的。如下图11显示的便是CNC机床的配置框图。
目录
引言 1
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1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 1
(二)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2
(三)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二、典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3
(一)轴类零件的结构和功用特点 3
(二)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 3
(三)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的选择 3
(四)轴类零件的一般加工工艺路线 4
(五)切削用量 4
三、工艺方案分析 5
(一)零件图 5
(二)零件图的分析及毛坯的选择 6
(三)机床的选择 6
(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7
(五)零件图的加工步骤 7
(六)编程中常用的指令 9
总结与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引言
中国的工业的飞快发展,意味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对于创造业来说也是一个质的飞跃,他不但能够完成普通机床一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所生产出的工件质量。他能同时装夹好几个刀具,在输入程序之后便能一步到位的加工完,加工中途不需要停下来更换加工刀具,因此不但极大的提高了处理效率,还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难度,实现一个人控制几台机床的运转加工而不觉得有劳累感。
今天的机械工程更侧重于能够自动生产,操作灵敏,信息全面。为了确保机械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必需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行更近一步的提高,但是其本钱任然需要降低,有必要寻求机械零件技术进行重点研究。除了受到机床本身的精密度影响外零件的零件的质量还受到工艺技术测量的影响。因此在决定使用CNC机床来加工零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零件设计工艺对加工质量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生产效率的影响。
轴类零件因其结构形式不同分为多种种类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机器的运行中也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我的论文是通过数控技术研究轴类零件的加工,从设计零件的图纸分析到工艺计划的制定,机床、毛柸、材料的选择以及程序的编写和热处理方法逐步展开。一、数控机床的组成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
最初制造CNC机床的原因是由于航空制造业适应其生产复杂零件的需求的想法。起源于40年代初,对叶片轮廓实施检查的时候。
1952年,空军委托麻省理工学院要求能够成功开发出一台具有直线插补连续控制的三坐标轴立式CNC铣床。该数控铣床所采用的的电子器件是电子管,使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代数控机床。
1959年发现了晶体管元器件。同年3月份,美国的(K&T)公司成功制造出了一台带有自动设备转化器的数控机床将其取名为“加工中心”。 为第二代晶体管数字电路专用数控NC。
小型集成电路1965年被人们发现。于是1967年便有了柔性制造系统的CNC机床的诞生,也就是说,几台CNC机床被连接起来以具有柔性制造系统。 它是第三代中小型集成电路的专用NC。
从1965年到1970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小型计算机的价钱呈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 因此,大型的和小型的电路代替了专用计算机中心。这个数控系统首先在美国博览会上展出,它便是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计算机数控系统。
1970年左右,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了微处理器并把它放入了计算机中执行。 1974年,美国,日本和其他国家地区将此微处理器应用于数字控制,并开发了基于MNC微处理器的数值控制系统。 为第五代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微型MNC。第六代基于PCNC的PC问世于1990年。
数控技术的运用已经有40多年。它是一门复杂的新学科,由力学、网络学、电子学和信息学四大基础学科发展。数字治理技术的发展对21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特别是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灵活性、集成性和开放性。
(二)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
数车和普车的区别我从他们的加工使用中深有体会。我曾经在学校实习过普通车床,要一个人加工出所给的零件。在加工时,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它,而且得手动操作。列如车外圆时,得先将之前所用的刀具换成外圆车刀,在碰端面进行试切以便确定位置,粗加工时一次的切削量不能超过三毫米否则会损坏刀具,因此对于一些外圆较小的要加工几次。粗加工完后还要进行测量来计算余量,然后用精车刀进行加工,在快接近尺寸时还需多次测量以便更好的能够加工到所需要的精度,当然有时因为误差和操作的不精确很容易将外圆加工小导致报废,因此可见普通车床上进行加工所需的成本较高,而加工完一个零件通常都会花费四五个小时,因此效率也很低下。
大学中我也在实习中认识并操作了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信息智能感十足,而且操作起来简便又灵敏。要说它的困难之处便是编程了。在看到零件图之后需对其进行分析,确定起到点,然后熟用各种G代码、M代码、S代码、F代码这些指令来编写走刀路线。程序编写完需检查又检查不然到时加工时就会伤害到数控机床,因此我们这些刚学的小白写完都需要将所编程序给实习老师看过才能上机进行加工。数控的加工可比普通的机床加工简单多了,只需将所编写的程序确认无误的输入到数控机床面板中,在操作面板中选择PROG在MDI方式下输入。开始加工时只需要直接调用该程序就可以了。
由以上可以看出使用数控机床来加工更加便捷快速准确,而且能降低本钱,还能将受益提高,速度提快。
(三)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通常都是由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单元、驱动装置、PLC、电气回路、辅助装置、反馈装置、机壳和操作面板组成的。如下图11显示的便是CNC机床的配置框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