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盒外壳的注塑模模具设计

目 录
引言 3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1
(一)材料的工艺分析 1
(二)塑件结构的工艺性 1
二、型腔设计与分型 1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2
(一)主流道的设计 2
(二)分流道的设计 2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3
(四)浇口套以及浇口的设计 3
四、冷却系统的设计 4
五、模架的选择 5
六、推出机构的设计 5
七、总装图及工作原理 6
总结 8
参考文献 9
谢辞 10
引言
模具,冲压,注塑等行业是前几年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最近一两年,因为新兴科技的高速发展,外国高科技机床等的不断涌入,使得这一本来热门的专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地位上也承受了无与伦比的危机。但是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不能因为这些种种的负面原因而放弃这一行业改投其他,相反我们更加应该保持了更积极的态度,既然有危机,我们就该临危不惧,激流勇进,在模具上不断创新与改革,在软件设计上不断涌现新思路,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让这个行业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站稳脚跟,向前发展。我们公司开始也因行业原因不断受到冲击,但是我们深知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对工件不断的改进,贴近大众人民的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机会,设计制造劳动人民所需要的物品,不能因为利润低而不去做,不管利益高低,只要量足,照样可以谋求一份出路,而我今天所带来的设计就是基于肥皂盒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它小而精致,容易加工,便于生产,进过不但的涌入市场,为我们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司的压力。
一、塑件的工艺分析
(一)材料的工艺分析
因为对工件材料的选用我们采用的是一般注塑件都会第一考虑采用的材料ABS,因为我们工件时肥皂盒对于生活对于人群只是用来盛放肥皂的,所以对于材料的选择并不是太重要,当然对于无毒无害这一点还是至关重要,而且因为是肥皂盒所以在选择上还额外的考虑是否会遇水融化或者反映。
(二)塑件结构的工艺性
我们设计的工件的长度我70.6,宽度为52,内壁的宽度为38,在高度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因为对工件材料的选用我们采用的是一般注塑件都会第一考虑采用的材料ABS,因为我们工件时肥皂盒对于生活对于人群只是用来盛放肥皂的,所以对于材料的选择并不是太重要,当然对于无毒无害这一点还是至关重要,而且因为是肥皂盒所以在选择上还额外的考虑是否会遇水融化或者反映。
(二)塑件结构的工艺性
我们设计的工件的长度我70.6,宽度为52,内壁的宽度为38,在高度方面我们设计的是10。5,其他还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与加工,比如倒角凹槽倒圆角,至于尺寸上的设计我们是通过普查各大超市里的肥皂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肥皂盒外壳的尺寸的具体如图图1-1为工件的设计图。

图1-1肥皂盒的后壳反面注
二、型腔设计与分型
对于工件的型腔设计,我们依据的我们公司模架的大小与高度,工人的操作是否顺手,决定采用1模1腔,这样可以方便拆卸还有外观也相对对称美观,在设计时采用了注塑设计模具中的一个设计软件,里面每一个工具每一个管理器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作用,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按照要求按照步骤一个个的分析完成,其中我觉得分型管理器是整个设计阶段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们有自己独立的分型步骤和顺序操作,从而是整个工件设计操作起来更加的灵活与机动。
对于分型面中选择所需要的原则: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工件要将分型面里的分型线设计在工件最大的轮廓处,这样对于工件分型有个质的不同,对于工件的脱模有着有利的影响。根据不断的实验加载,我们采用一模两腔的浇注模式,因为基于此工件较其他的大些,而且外形稍显复杂,又因在本公司的注塑机的精度以及硬件要求,故决定使用这种型腔浇注。
三、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在整个模具设计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将工件料通过注塑机打入型腔中是型腔里能够充满料,来完成工件的制造,而要将工件料顺利进入型腔无非就是通过最前端的浇口,工件料通过浇口注入来完成,当然浇口不是随便添加,需要严格的按照浇口设计所需要的要求来设计,否则则会影响工件的注射成型的精度质量,依据我们对工件的分析与对模具的观察,决定在此次注射过程中,将浇口设计并安装在工件的底部位置因为底部是肥皂盒工件整个面积最大处,这样就满足了工件的注射要求,还有一些在设计浇口所需要的原则具体如下;
1)加大了浇口的尺寸以及冲击型的浇口,来处理和预防喷射现象产生。
2)为了防止翘曲的厉害,决定选择使用对称的浇口。
3)将浇口设计时保证有利于熔体的流动以及补缩。
4)要注意熔体对于工件是否有直接的冲击伤害。
5)浇口对于位置选择是否有利于排尽空气。
6)当流动比达不到设计所需要的要求时可以多设置些浇口以便满足。
(一)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是工件通过浇口后所必通过的管道,也是整个浇注系统的关键,它的设计好坏更加直接影响到工件的成型质量,我们在设计主流道是要抓住几个必须知道的要点这样才能有效且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最主要的浇注,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在熔料凝料后对于工件的取出是否方便便捷,所以我们在设计是采用了圆锥形的设计,并且将其锥度设置为3度。将主流道的大段设置成圆角,对于半径选择1-3,从而能够减少流速过渡产生的阻力。在塑件成型状态优良时,对于主流道长度的设计要尽量的短,要不然反而会使凝料的过程更加困难复杂,还有对于注塑温度也要注意,不能过高或过低。接着引导线。将主流道的半径根据分析设计, 对于小端的直径设置D=d+1,凹坑的深度采用3-4.
(二)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是接在主流道上完成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的浇注,但不能因为是收尾部分而忽视了分流道的重要性,它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分流道出现了问题,对于工件质量有了损坏,那这件工件同样是个废品,可见其的重要性。基于此我们在设计时依旧不可马虎,遵循分流道所要的基础原则和要求:
1)在凝料能够保证在注塑压力下充分充满型腔的基础上对于分流道的选择要尽量的选小值。如图3-1
2)在分流道必须长的时候,要在分流道的尾端设置冷料井。当然本塑件通过分析是不需要的。
3)在分流道和浇口的连接位置将其加工为斜面,并采用圆弧的过度方式过度。
(三)分型面的选择设计原则
UG身为注塑设计模具中的一个设计软件,里面每一个工具每一个管理器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40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