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外壳塑料模具工艺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手机壳的工艺分析 2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2
(二)成型条件和成型特点 2
(三)注塑的参数校队和调整 2
二、手机壳注塑模具的机构设计 2
(一)分型面的选择 2
(二)模具基本结构及标准模架的订购 3
(三)浇注系统设计 3
(四)注塑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4
(五)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图2-7 6
(六)推出机构设计 7
(七)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8
(八)模架的选择与模具材料的选择 8
三、手机壳模具的加工制造 8
(一)确定所需加工机械及制造 8
(二)成型零部件的配合 10
(三)模具组装 12
(四)注塑机的调试 13
(五)模具的工作原理,试模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词 16
附录 17
引言
模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是处处存在的了,随处可见,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数东西都是有模具制造出来的。本说明书为机械类塑料模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组装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在编写说明书的过程中,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的说明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本文在编写过程时在相关专业老师和模具师傅的帮组下完成。
本文是在本人对该手机模的设计与研究,并通过一定的机械加工下完成的,这个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但是在老师及模具师傅的帮组下解决问题并得到改善,使其更加完美。
一、手机壳的工艺分析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如图1-1,1-2所示为手机壳的外观,所选用的材料为ABS,颜色为白色,表面非常的光滑。1-1这种材料轻便且对人体伤害较小,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容易加工,易于成型,成型稳定等特点。
图1-1手机壳产品 图1-2手机壳二D
(二)成型条件和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如图1-1,1-2所示为手机壳的外观,所选用的材料为ABS,颜色为白色,表面非常的光滑。1-1这种材料轻便且对人体伤害较小,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容易加工,易于成型,成型稳定等特点。
图1-1手机壳产品 图1-2手机壳二D
(二)成型条件和成型特点
这种材料在成型之前一定要预热,使其干燥。这样打出来的产品不易变形,产品的光泽度较高,表面光滑。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料筒,喷嘴,模具)、压力(塑化,注射)和时间。产品厚度与冷却时间可参考表1-1。
表1-1 产品厚度与冷却时间表
材料
ABS
产品厚度mm
0.8
1.0
1.3
1.5
1.8
2.0
2.3
2.5
3.2
冷却时间s
1.8
2.9
4.1
5.7
7.4
9.3
11.5
13.7
20.5
(三)注塑的参数校队和调整
通过查询资料选用卧式注塑机,直通式的喷嘴,喷嘴的温度在190-200摄氏度,料桶温度在210摄氏度左右,模具温度60-70摄氏度,注射压力在70-90MPa,注射时间3-5秒,保压时间2-3秒,冷却时间3-5秒,成型周期10-15秒,在实际的试模和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注射量校核符合M1n+M2≤80%M(M注塑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或cm3),M1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或cm3),M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或体积(g或cm3)n型腔数量)
二、手机壳注塑模具的机构设计
(一)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模具取出产品和多余凝料的表面,分型面的基本选择原则是(1)在产品轮廓的最大位置处,这样便于脱模。(2)分型面的选择不仅要便于脱模,还应注意在脱模是不易产生飞边,(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即使产生飞边也要易于去除飞边。分型面的选择还应有利于模仁的排气,使模仁得以长久,起到保护模仁的作用。如图2-1为分型面的俯视图。
图2-1分型面
(二)模具基本结构及标准模架的订购
模具基本结构:单分型面,双分型面两种。
手机壳为精密模具,为保证模具打出来产品的良好性,以及考虑模具的使用时间我们选用单分型面注塑模。单分型面在注塑模中是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注塑模具。一个模仁在定模上,另外一个模仁在动模上。主流道开设在定模上,分流道一般开在模仁的分型面上。开模时,拉料针在脱料板(可移动的中间板)的作用下将废料与产品分开,再通过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脱模。模架一般都是订购龙记的标准模架,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模架的加工。
(三)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一般是由料桶,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组成。主要作用就是将高温下的融料输送到模具型腔,并使其填充完整。
图2-2 流道设计演示图
(四)注塑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手机模是高精度的模具,它的生产需要适应社会,他需要一定的特点,美感。因此在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成型零件去使其拥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因此他就需要有特殊的镶件。如公模仁(型芯),母模仁(型腔),斜顶,顶针,镶件等。如图 2-3。
图2-3 母模仁型腔
图2-3是经过设计研究过后得出最理想的模仁图,模仁侧壁到产品轮廓最大处的距离为24mm,这样可以保持产品质地均匀,可以看出母模仁是有一
引言 1
一、手机壳的工艺分析 2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2
(二)成型条件和成型特点 2
(三)注塑的参数校队和调整 2
二、手机壳注塑模具的机构设计 2
(一)分型面的选择 2
(二)模具基本结构及标准模架的订购 3
(三)浇注系统设计 3
(四)注塑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4
(五)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图2-7 6
(六)推出机构设计 7
(七)模具冷却系统设计 8
(八)模架的选择与模具材料的选择 8
三、手机壳模具的加工制造 8
(一)确定所需加工机械及制造 8
(二)成型零部件的配合 10
(三)模具组装 12
(四)注塑机的调试 13
(五)模具的工作原理,试模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谢词 16
附录 17
引言
模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是处处存在的了,随处可见,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数东西都是有模具制造出来的。本说明书为机械类塑料模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组装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设计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在编写说明书的过程中,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的说明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本文在编写过程时在相关专业老师和模具师傅的帮组下完成。
本文是在本人对该手机模的设计与研究,并通过一定的机械加工下完成的,这个过程中出现过许多问题,但是在老师及模具师傅的帮组下解决问题并得到改善,使其更加完美。
一、手机壳的工艺分析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如图1-1,1-2所示为手机壳的外观,所选用的材料为ABS,颜色为白色,表面非常的光滑。1-1这种材料轻便且对人体伤害较小,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容易加工,易于成型,成型稳定等特点。
图1-1手机壳产品 图1-2手机壳二D
(二)成型条件和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一)手机壳的材料选用
如图1-1,1-2所示为手机壳的外观,所选用的材料为ABS,颜色为白色,表面非常的光滑。1-1这种材料轻便且对人体伤害较小,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容易加工,易于成型,成型稳定等特点。
图1-1手机壳产品 图1-2手机壳二D
(二)成型条件和成型特点
这种材料在成型之前一定要预热,使其干燥。这样打出来的产品不易变形,产品的光泽度较高,表面光滑。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料筒,喷嘴,模具)、压力(塑化,注射)和时间。产品厚度与冷却时间可参考表1-1。
表1-1 产品厚度与冷却时间表
材料
ABS
产品厚度mm
0.8
1.0
1.3
1.5
1.8
2.0
2.3
2.5
3.2
冷却时间s
1.8
2.9
4.1
5.7
7.4
9.3
11.5
13.7
20.5
(三)注塑的参数校队和调整
通过查询资料选用卧式注塑机,直通式的喷嘴,喷嘴的温度在190-200摄氏度,料桶温度在210摄氏度左右,模具温度60-70摄氏度,注射压力在70-90MPa,注射时间3-5秒,保压时间2-3秒,冷却时间3-5秒,成型周期10-15秒,在实际的试模和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注射量校核符合M1n+M2≤80%M(M注塑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或cm3),M1单个塑件的质量或体积(g或cm3),M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或体积(g或cm3)n型腔数量)
二、手机壳注塑模具的机构设计
(一)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模具取出产品和多余凝料的表面,分型面的基本选择原则是(1)在产品轮廓的最大位置处,这样便于脱模。(2)分型面的选择不仅要便于脱模,还应注意在脱模是不易产生飞边,(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4)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5)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即使产生飞边也要易于去除飞边。分型面的选择还应有利于模仁的排气,使模仁得以长久,起到保护模仁的作用。如图2-1为分型面的俯视图。
图2-1分型面
(二)模具基本结构及标准模架的订购
模具基本结构:单分型面,双分型面两种。
手机壳为精密模具,为保证模具打出来产品的良好性,以及考虑模具的使用时间我们选用单分型面注塑模。单分型面在注塑模中是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注塑模具。一个模仁在定模上,另外一个模仁在动模上。主流道开设在定模上,分流道一般开在模仁的分型面上。开模时,拉料针在脱料板(可移动的中间板)的作用下将废料与产品分开,再通过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脱模。模架一般都是订购龙记的标准模架,然后根据需要再进行模架的加工。
(三)浇注系统设计
浇注系统一般是由料桶,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组成。主要作用就是将高温下的融料输送到模具型腔,并使其填充完整。
图2-2 流道设计演示图
(四)注塑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手机模是高精度的模具,它的生产需要适应社会,他需要一定的特点,美感。因此在它需要一些特定的成型零件去使其拥有与众不同的外观,因此他就需要有特殊的镶件。如公模仁(型芯),母模仁(型腔),斜顶,顶针,镶件等。如图 2-3。
图2-3 母模仁型腔
图2-3是经过设计研究过后得出最理想的模仁图,模仁侧壁到产品轮廓最大处的距离为24mm,这样可以保持产品质地均匀,可以看出母模仁是有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