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治具底座的数控加工分析(附件)【字数:6585】
本文以芯片治具底座为研究对象,该零件为薄壁块状类零件,外形规则,但零件厚度小,型腔较为复杂,孔多且孔的定位精度有一定要求,属于较难加工零件,因此研究其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芯片治具底座的结构尺寸及加工要求,使用NX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其进行工艺分析,包括机床、刀具、夹具、切削用量等的合理选用,制定合理的工艺过程,并用NX软件进行仿真加工。根据论文编制的工艺及数控程序加工该芯片治具底座零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均符合加工要求。
目 录
引言 1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要求 2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应用场合 2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结构及尺寸 2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分析 4
(一)工件材料及毛坯的选用 4
(二)芯片治具底座加工设备的选用 4
(三)芯片治具底座的装夹 5
(四)芯片治具底座刀具的选用 5
(五)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 6
(六)芯片治具底座加工工序的确定 7
三、芯片治具底座的三维建模 9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总体步骤 9
(二)三维建模的具体过程 10
四、 芯片治具底座的仿真加工 14
(一)创建几何体 14
(二)创建刀具 14
(三)底面、外轮廓、孔的粗、精加工 14
(四)铣削零件正面的平面、轮廓、型腔、孔、倒角 15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 辞 20
附 录.21
引言
芯片治具底座通常应用于检测芯片优劣的场合中,是电子数码行业中常用的一种零件。在使用时要求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加工质量对芯片的精度、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所选用的芯片治具底座为薄壁块状类零件,外形规则,但零件厚度小,型腔较为复杂,孔多且孔的定位精度有一定要求,属于较难加工零件,因此研究其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对芯片治具底座的数控加工进行分析,首先,识读芯片治具底座的零件图,结合实际加工,分析其零件的加工要求;根据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要求,选取合适的数控加工设备,选择在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刀具以及装夹方式,编制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过程;采用NX软件编写芯片治具底座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
本文选题来源于苏州创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包含: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产品、航空精密零部件、光电行业芯片测试插座等。本人的工作岗位是数控加工,加工时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来完成零件的每一个过程。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要求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应用场合
本文分析的对象为芯片治具底座,型号为FB_CMX0707M03310AO2,芯片治具底座正面如图11所示,反面如图12所示。本文所研究的FB_CMX0707M03310AO2芯片治具底座可检验芯片的优劣,同时起到定位保护作用,主要用于电子、数码等场合。该零件外形规则,型腔轮廓较为复杂,孔多且孔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是该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难点。
/ /
图11芯片治具底座正面 图12芯片治具底座反面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结构及尺寸
根据芯片治具底座的零件图13所示,可知该芯片治具底座为正方形块状薄壁类零件,外形较规则。零件的长、宽、高分别为15.8mm、15.8mm、3.5mm,零件的上表面有4个均匀分布,且尺寸为Φ3×90°的沉头孔,以及两个Φ
1.62
0
+0.03
mm的通孔,零件的中心是一个形状较为规则的型腔,型腔两侧均匀分布着32个Φ0.3mm的通孔,孔的有效深度为0.81mm,两侧孔的中心距离为6.8mm,孔与孔横向距离为0.4mm,纵向距离为0.6mm。型腔中心有一U型槽,槽的长度为11mm,宽度为1mm。该零件精度要求最高处在零件型腔中的32个通孔,尺寸为Φ0.3mm,其公差为0.02,公差等级为IT8;其次,精度要求较高的是两个定位孔,尺寸为Φ1.6mm,公差为0.03,公差等级为IT9;零件厚度尺寸为3.5mm,公差为0.02,公差等级为IT13,精度要求一般。该芯片治具底座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均为Ra3.2μm,且需要去除毛刺。零件上未注倒角为C0.2,要求表面上不能有碰伤、划痕、毛刺等。
/
目 录
引言 1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要求 2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应用场合 2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结构及尺寸 2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分析 4
(一)工件材料及毛坯的选用 4
(二)芯片治具底座加工设备的选用 4
(三)芯片治具底座的装夹 5
(四)芯片治具底座刀具的选用 5
(五)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 6
(六)芯片治具底座加工工序的确定 7
三、芯片治具底座的三维建模 9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总体步骤 9
(二)三维建模的具体过程 10
四、 芯片治具底座的仿真加工 14
(一)创建几何体 14
(二)创建刀具 14
(三)底面、外轮廓、孔的粗、精加工 14
(四)铣削零件正面的平面、轮廓、型腔、孔、倒角 15
总 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 辞 20
附 录.21
引言
芯片治具底座通常应用于检测芯片优劣的场合中,是电子数码行业中常用的一种零件。在使用时要求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加工质量对芯片的精度、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所选用的芯片治具底座为薄壁块状类零件,外形规则,但零件厚度小,型腔较为复杂,孔多且孔的定位精度有一定要求,属于较难加工零件,因此研究其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对芯片治具底座的数控加工进行分析,首先,识读芯片治具底座的零件图,结合实际加工,分析其零件的加工要求;根据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工要求,选取合适的数控加工设备,选择在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刀具以及装夹方式,编制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工艺过程;采用NX软件编写芯片治具底座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仿真加工。
本文选题来源于苏州创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主要包含:汽车零部件、医疗设备产品、航空精密零部件、光电行业芯片测试插座等。本人的工作岗位是数控加工,加工时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来完成零件的每一个过程。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要求
(一)芯片治具底座的应用场合
本文分析的对象为芯片治具底座,型号为FB_CMX0707M03310AO2,芯片治具底座正面如图11所示,反面如图12所示。本文所研究的FB_CMX0707M03310AO2芯片治具底座可检验芯片的优劣,同时起到定位保护作用,主要用于电子、数码等场合。该零件外形规则,型腔轮廓较为复杂,孔多且孔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是该芯片治具底座的加工难点。
/ /
图11芯片治具底座正面 图12芯片治具底座反面
(二)芯片治具底座的结构及尺寸
根据芯片治具底座的零件图13所示,可知该芯片治具底座为正方形块状薄壁类零件,外形较规则。零件的长、宽、高分别为15.8mm、15.8mm、3.5mm,零件的上表面有4个均匀分布,且尺寸为Φ3×90°的沉头孔,以及两个Φ
1.62
0
+0.03
mm的通孔,零件的中心是一个形状较为规则的型腔,型腔两侧均匀分布着32个Φ0.3mm的通孔,孔的有效深度为0.81mm,两侧孔的中心距离为6.8mm,孔与孔横向距离为0.4mm,纵向距离为0.6mm。型腔中心有一U型槽,槽的长度为11mm,宽度为1mm。该零件精度要求最高处在零件型腔中的32个通孔,尺寸为Φ0.3mm,其公差为0.02,公差等级为IT8;其次,精度要求较高的是两个定位孔,尺寸为Φ1.6mm,公差为0.03,公差等级为IT9;零件厚度尺寸为3.5mm,公差为0.02,公差等级为IT13,精度要求一般。该芯片治具底座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均为Ra3.2μm,且需要去除毛刺。零件上未注倒角为C0.2,要求表面上不能有碰伤、划痕、毛刺等。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