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碟驱动臂bangkok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
磁碟驱动臂Bangkok的加工成形是靠一道道流程完成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床的选择、棒料和夹具的选择、夹具的设定、盘刀的装配方法、加工工艺和程序的编辑这五个流程,每个流程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说明。零件的成形到成品需要经过工艺调试,经过单片的调试到全夹具的调试,直至调试完成。本文同时大概描述了零件图的结构分析和部分尺寸分析以及机床换刀后的调试,综合的解释了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从而更清楚地了解该零件的制作过程。
目 录
引言 1
一、零件图的分析 2
(一)结构的分析 2
(二)部分尺寸的分析 3
二、零件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 3
(一)机床的选择: 3
(二)棒料和夹具的选择 4
(三) 夹具的设定 4
(四)盘刀的装配 7
(五)加工工艺和程序的编辑 10
(六)单片的调试 17
(七)全夹具的调试 18
(八)调试完成 19
三、机床换刀后的调试 19
(一)换刀流程 19
(二)换刀调试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谢辞 22
引言
磁碟驱动臂的加工成形到变成成品,是经过不断地改良夹具,不断地改善加工工艺,选择最合适的机床,生产出一批产量高,效率高,质量高,并且最实用的的零件。加工这样的零件我们选择的是三轴的数控加工中心,里面有两个工作台,一个工作台有四个夹具,机床跑完整个程序之后,每个夹具会有四个零件生产出来,每台机床每天可生产几千片零件。它是一个成Y形的小型零件,包含外轮廓面,孔,凹槽,窗口,PAD,FANTAIL,等加工部位。该零件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尤其对直径2.8的孔径要求特别高,公差范围在0.010刀具刀柄的选择和装配方法~0.005mm。结合现代加工技术,利用一般的三轴加工中心就能完成。在调试方面,应因零件较小,有些部位有问题凭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经过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相结合,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该零件的结构组成,加工工艺,程序的编辑,以及对零件尺寸问题的解决与调试。
一、零件图的分析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一)结构的分析
1. 如图11所示,该零件整体呈一个Y字形,它的主要结构组成有:PAD,Body Arm,EBLOCK,Camel,Fantail这五个部分组成。这几个主要部位需要用盘刀来加工完成。加工PAD选用13号盘刀,加工Body Arm选用16号盘刀,加工EBLOCK选用21盘刀,加工Fantail选用51号盘刀。
2. 该零件的副要组成部位有:Φ9.3孔,Φ2.8孔,Φ1.8孔,窗口,以及槽。其中该零件对Φ2.8孔的孔径要求特别严格,它的尺寸范围是2.783~2.793mm,控制在10个点以内,如果单片孔径不好,那么我们要调试整个全夹具的孔径,确保每个孔径的尺寸都在合格范围内。加工3个孔用到点孔刀,钻头刀,铰刀,加工Φ2.8的孔,需要粗加工,半粗加工,精加工。
(二)部分尺寸的分析
1. 如图12所示,该零件总长53.8mm,总宽20.5mm,总厚4.49mm。用外轮廓刀控制工件的总长和总宽,用盘刀垫片的厚度控制工件总厚度,该零件毛坯余量为1mm。如果原点偏移,则不能保证总厚或总宽。
2. 如图12所示,该零件的大孔孔径为Φ9.3±0.01mm,为了保证孔的表面质量以及孔径,先用Φ6mm的铣刀粗加工大孔,然后用Φ9.300的镗刀精加工大孔。窗口的孔径为Φ3.6±0.05,用Φ3mm的铣刀粗精加工。大孔圆心与窗口圆心的距离为15.5mm,与Φ1.8孔的圆心距离为18.50mm,与Φ2.8孔的圆心距离为20.60mm。外轮廓中有R1.5的圆弧,而外轮廓铣刀直径为Φ6mm,加工不到,需用Φ5mm的铣刀加工。Pad宽度为4.4±0.025mm,用外轮廓刀加工即可。
3. 如图12所示,该零件的Camel(1)高度为3.495±0.040mm,Camel(2)高度为0.865±0.040mm,厚度为2.790±0.040mm,通过Z值来控制Camdl高度,用垫片的厚度控制Camel厚度。Fantail高度为1.660±0.040mm,厚度1.0±0.040mm,同样的通过Z值来控制Fantail高度,用垫片的厚度控制Fantail厚度。
二、零件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
(一)机床的选择:
对于这样的零件,它的主要加工部位包括外轮廓、直径2.8的孔、大孔、窗口、Arm、以及槽。外轮廓的加工用直径为6mm的铣刀粗精加工,直径2.8的孔分别用直径为2.65mm的钻孔刀,2.74mm的钻孔刀,2.786mm的铣刀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大孔先用铣刀粗加工然后用镗刀精加工,窗口用直径为3mm的铣刀粗精加工,而槽和Arm就用盘刀加工。这几个主要部位都可以用三轴的加工中心完成,加工这种零件的机床型号是BROTHERTC31AN CNC TAPPING CENTER。
图21 机床图
(二)棒料和夹具的选择
1. 棒料的选择第一是看工件的外形,工件是呈Y型,所以棒料也是选用Y型,相对工件多留1至2mm的余量。第二就是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该零件中间有个直径为9.3的大孔,所以为节约成本,棒料的中间是个直径约为8mm的通孔,这样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加工效率,两全其美。而它的材料是主要铝,再加上其他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合成。
图21 棒料
2. 夹具的选择首先要看零件的大概外形,零件整体是个Y型的形状,所以夹具放棒料的地方也是呈Y型的,夹具的右边安装了一个螺丝,用来夹紧棒料,夹具的内侧安装了子弹头,其实这是个有弹性的钢珠,用来稍微的夹紧棒料,以至于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棒料的下面还有根长销,控制棒料长度其目的和量块是一样的,并且限制棒料上下的自由度,整个夹具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左右的移动和旋转,前后的移动和旋转,上下的移动和旋转,另外用左右方向的夹紧力使工件完全固定,保证了工件在加工的时候稳固不晃动,从而保证零件的整体质量。有时候夹短棒料会出现反工的现象,这是由于棒料太短而且夹紧力不足导致工件夹歪造成的。在装夹棒料的时候,如果发现子弹头松了或是没有了,要立即更换子弹头,不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断刀。
图23 夹具图
目 录
引言 1
一、零件图的分析 2
(一)结构的分析 2
(二)部分尺寸的分析 3
二、零件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 3
(一)机床的选择: 3
(二)棒料和夹具的选择 4
(三) 夹具的设定 4
(四)盘刀的装配 7
(五)加工工艺和程序的编辑 10
(六)单片的调试 17
(七)全夹具的调试 18
(八)调试完成 19
三、机床换刀后的调试 19
(一)换刀流程 19
(二)换刀调试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谢辞 22
引言
磁碟驱动臂的加工成形到变成成品,是经过不断地改良夹具,不断地改善加工工艺,选择最合适的机床,生产出一批产量高,效率高,质量高,并且最实用的的零件。加工这样的零件我们选择的是三轴的数控加工中心,里面有两个工作台,一个工作台有四个夹具,机床跑完整个程序之后,每个夹具会有四个零件生产出来,每台机床每天可生产几千片零件。它是一个成Y形的小型零件,包含外轮廓面,孔,凹槽,窗口,PAD,FANTAIL,等加工部位。该零件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尤其对直径2.8的孔径要求特别高,公差范围在0.010刀具刀柄的选择和装配方法~0.005mm。结合现代加工技术,利用一般的三轴加工中心就能完成。在调试方面,应因零件较小,有些部位有问题凭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经过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相结合,使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该零件的结构组成,加工工艺,程序的编辑,以及对零件尺寸问题的解决与调试。
一、零件图的分析
(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一)结构的分析
1. 如图11所示,该零件整体呈一个Y字形,它的主要结构组成有:PAD,Body Arm,EBLOCK,Camel,Fantail这五个部分组成。这几个主要部位需要用盘刀来加工完成。加工PAD选用13号盘刀,加工Body Arm选用16号盘刀,加工EBLOCK选用21盘刀,加工Fantail选用51号盘刀。
2. 该零件的副要组成部位有:Φ9.3孔,Φ2.8孔,Φ1.8孔,窗口,以及槽。其中该零件对Φ2.8孔的孔径要求特别严格,它的尺寸范围是2.783~2.793mm,控制在10个点以内,如果单片孔径不好,那么我们要调试整个全夹具的孔径,确保每个孔径的尺寸都在合格范围内。加工3个孔用到点孔刀,钻头刀,铰刀,加工Φ2.8的孔,需要粗加工,半粗加工,精加工。
(二)部分尺寸的分析
1. 如图12所示,该零件总长53.8mm,总宽20.5mm,总厚4.49mm。用外轮廓刀控制工件的总长和总宽,用盘刀垫片的厚度控制工件总厚度,该零件毛坯余量为1mm。如果原点偏移,则不能保证总厚或总宽。
2. 如图12所示,该零件的大孔孔径为Φ9.3±0.01mm,为了保证孔的表面质量以及孔径,先用Φ6mm的铣刀粗加工大孔,然后用Φ9.300的镗刀精加工大孔。窗口的孔径为Φ3.6±0.05,用Φ3mm的铣刀粗精加工。大孔圆心与窗口圆心的距离为15.5mm,与Φ1.8孔的圆心距离为18.50mm,与Φ2.8孔的圆心距离为20.60mm。外轮廓中有R1.5的圆弧,而外轮廓铣刀直径为Φ6mm,加工不到,需用Φ5mm的铣刀加工。Pad宽度为4.4±0.025mm,用外轮廓刀加工即可。
3. 如图12所示,该零件的Camel(1)高度为3.495±0.040mm,Camel(2)高度为0.865±0.040mm,厚度为2.790±0.040mm,通过Z值来控制Camdl高度,用垫片的厚度控制Camel厚度。Fantail高度为1.660±0.040mm,厚度1.0±0.040mm,同样的通过Z值来控制Fantail高度,用垫片的厚度控制Fantail厚度。
二、零件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调试
(一)机床的选择:
对于这样的零件,它的主要加工部位包括外轮廓、直径2.8的孔、大孔、窗口、Arm、以及槽。外轮廓的加工用直径为6mm的铣刀粗精加工,直径2.8的孔分别用直径为2.65mm的钻孔刀,2.74mm的钻孔刀,2.786mm的铣刀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大孔先用铣刀粗加工然后用镗刀精加工,窗口用直径为3mm的铣刀粗精加工,而槽和Arm就用盘刀加工。这几个主要部位都可以用三轴的加工中心完成,加工这种零件的机床型号是BROTHERTC31AN CNC TAPPING CENTER。
图21 机床图
(二)棒料和夹具的选择
1. 棒料的选择第一是看工件的外形,工件是呈Y型,所以棒料也是选用Y型,相对工件多留1至2mm的余量。第二就是要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该零件中间有个直径为9.3的大孔,所以为节约成本,棒料的中间是个直径约为8mm的通孔,这样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加工效率,两全其美。而它的材料是主要铝,再加上其他一些微量的金属元素合成。
图21 棒料
2. 夹具的选择首先要看零件的大概外形,零件整体是个Y型的形状,所以夹具放棒料的地方也是呈Y型的,夹具的右边安装了一个螺丝,用来夹紧棒料,夹具的内侧安装了子弹头,其实这是个有弹性的钢珠,用来稍微的夹紧棒料,以至于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棒料的下面还有根长销,控制棒料长度其目的和量块是一样的,并且限制棒料上下的自由度,整个夹具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左右的移动和旋转,前后的移动和旋转,上下的移动和旋转,另外用左右方向的夹紧力使工件完全固定,保证了工件在加工的时候稳固不晃动,从而保证零件的整体质量。有时候夹短棒料会出现反工的现象,这是由于棒料太短而且夹紧力不足导致工件夹歪造成的。在装夹棒料的时候,如果发现子弹头松了或是没有了,要立即更换子弹头,不然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导致断刀。
图23 夹具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