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b150零件工艺分析及仿真模拟设计
【摘要】本文是我在实习公司里实习的几个月,结合自身所学所想,撰写而成。主要叙述的是一个零件,从拿到它的零件图纸到加工出成品的例子。想要做好这些,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数控加工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要在了解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我们的毕业设计的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分析包括加工工序卡,工艺分析卡等等的制作。其中还包括:零件图、零件图的工艺分析,如何加工,如何装夹,理清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进给量和进给速度,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制作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序卡片等等。然后在这些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好编程的坐标系及编程的原点,坐标系及基准的确定,仿真模拟加工,并导出加工程序并分析,完成后处理。最后加工的成品首件进行校验比对图纸要求是否达标合格,合格才能批量生产,否则还要进行再次的工艺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零件分析及工艺总体设计 2
(一)零件图 2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
(三)毛坯的选择 3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二、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 4
(一)刀具的选择及工件的选择 4
(二)道具所用材料 5
(三)切削速度的选择 5
(四)切削用量的确定 6
三、零件加工工艺卡的编制 10
(一)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10
四、零件的UG建模及仿真 12
(一)零件的建模 12
(二)零件的仿真 13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附录 21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产品的更新换代就越来越快。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要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才能不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在数控行业,经济效益就成了企业的第一发展目标。品种繁杂,大批量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数控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实现数控加工技术及生产自动化数控化,这一发展目标越来越明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于数控行业来说,当今最需要的三种人才分别是: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人员,机床的维修、调制人员。对于我在校所学,我应该把目标放的长远一点,争取做一个数控编程或数控机床操作方面的人才。
但是只有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必须要切身投入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更多,接触更多。
所以我要明确我在公司里实习的目的,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不断提升自己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在校所学知识和公司里实践所学,来提高自身能力。这也算是这次实习的一个目的了。
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现在我对数控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简单的了解,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加深了对数控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实践。现在,能独立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零件的绘图与仿真,并自己测量修正,完成一些简单的生产环节。本论文主要是对实习过程中,一个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及仿真模拟。
一、零件图分析及工艺总体设计
零件图
如图11所示:
图11零件图纸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
这个零件图使用的是主视图和全剖视图表达而成,零件图的表达很清晰,尺寸的表达也很完善,公差数据也很完整,所以可以独立的完成这个零件的加工生产,但我需要考虑的是这个零件所需要的毛坯,材料和刀具。
该零件所用的材料为45号钢,热处理方式为调制处理HR250,该产品是批量生产。
这个零件的热处理应该放在粗加工的后面,零件为块状,内孔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不同,四个内孔的粗糙度要求均为Ra3.2,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为6.4。
零件的上表面有一个高为30的空心圆柱,外直径为50,内直径为25,该空心圆柱要求通底。零件的表面还有一个直径为15的圆,这个圆的内孔壁有明确的公差范围,加工时应注意。外直径为50内有一个内直径为25的空心圆柱,其表面粗糙程度为Ra3.2,垂直度也有明确要求。可以用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最后在精加工实现。
2.零件结构分析
该零件结构比较直观,加工工艺也较为简单,可以通过夹具固定好,然后在台虎钳上进行粗铣加工,之后再进行精铣加工,粗加工主要加工该零件的大致轮廓和通孔,精加工主要保证精度,粗糙度和垂直度等要求。
技术要求:后处理及加工方法要确定的是,零件外轮廓由上部分是半圆,下部分是矩形组成,该零件的底面粗糙度要求为Ra6.4,可以通过粗铣和半精铣,来达到零件的粗糙度要求, 直径25和直径15的通孔尺寸精度要求不同,但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a3.2。直径为15的通孔公差范围是0~0.1.可以通过先钻孔,再扩孔,再精绞孔达到该精度要求,直径为50的外圆公差范围也是0~0.1,精加工时可以达到这一精度要求。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控制尺寸精度,还要注意孔的位置公差及相对于底面的垂直度不超过0.05。零件外部轮廓有粗糙度要求Ra6.3,倒角要求为1X45。可以通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达到要求。零件中有较高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及公差要求的,可以通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再精加工来达到加工要求。零件整体需要的热处理要求是调制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三)毛坯的选择
1.毛坯
毛坯选择有哪些原则:
选择毛坯时,除了需要考虑工艺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生产条件兼顾原则等要求以外,还要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及尺寸,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零件毛坯生产制造的水平、零件毛坯制造的设备条件,以及零件毛坯的废弃失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还有毛坯生产制造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该零件的毛坯的选择
在制定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毛坯,有着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在企业中,经济效益是第一,所以要尽量减少成本,因此铸造的毛坯,整体尺寸应该为155*105*83的长方体棒料作为毛坯。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1)审查和分析定位基准的可靠性:
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要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这样才能让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纸的要求,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尽快获得精加工的基准面。数控加工工艺的过程中,要遵循工序集中的原则,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装夹零件的次数,因为零件的形状比较规则,材料是钢,所以需要先进行调质处理,其中有的地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再进行热处理,这些完成之后,再把毛坯底部加工完成到位,之后掉头装夹,完成精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特别重要的两个原则是:统一基准原则和重合基准原则,因为这个零件是正反两面都要采用数控加工的零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基准定位要统一好,否则,很难保证两次的定位装夹加工后,两个表面上的尺寸精度和位置公差达到生产加工的要求,所以,如果零件本身就有合适的孔,那最好就用这个孔来作为定位基准,刚好这个零件有一个通孔可以作为定位基准,方便了加工与装夹定位。如果零件上没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那么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
二、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
(一)刀具的选择及工件的选择
需要用到的刀具,如表21所示。
目录
引言 1
一、零件分析及工艺总体设计 2
(一)零件图 2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2
(三)毛坯的选择 3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3
二、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 4
(一)刀具的选择及工件的选择 4
(二)道具所用材料 5
(三)切削速度的选择 5
(四)切削用量的确定 6
三、零件加工工艺卡的编制 10
(一)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10
四、零件的UG建模及仿真 12
(一)零件的建模 12
(二)零件的仿真 13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谢辞 20
附录 21
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产品的更新换代就越来越快。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要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才能不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在数控行业,经济效益就成了企业的第一发展目标。品种繁杂,大批量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数控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实现数控加工技术及生产自动化数控化,这一发展目标越来越明显。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对于数控行业来说,当今最需要的三种人才分别是: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人员,机床的维修、调制人员。对于我在校所学,我应该把目标放的长远一点,争取做一个数控编程或数控机床操作方面的人才。
但是只有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必须要切身投入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更多,接触更多。
所以我要明确我在公司里实习的目的,提高实习的针对性。不断提升自己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在校所学知识和公司里实践所学,来提高自身能力。这也算是这次实习的一个目的了。
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现在我对数控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了简单的了解,通过几个月的实习,加深了对数控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加以实践。现在,能独立完成一些比较简单的零件的绘图与仿真,并自己测量修正,完成一些简单的生产环节。本论文主要是对实习过程中,一个简单零件的数控加工及仿真模拟。
一、零件图分析及工艺总体设计
零件图
如图11所示:
图11零件图纸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工艺分析
这个零件图使用的是主视图和全剖视图表达而成,零件图的表达很清晰,尺寸的表达也很完善,公差数据也很完整,所以可以独立的完成这个零件的加工生产,但我需要考虑的是这个零件所需要的毛坯,材料和刀具。
该零件所用的材料为45号钢,热处理方式为调制处理HR250,该产品是批量生产。
这个零件的热处理应该放在粗加工的后面,零件为块状,内孔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不同,四个内孔的粗糙度要求均为Ra3.2,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为6.4。
零件的上表面有一个高为30的空心圆柱,外直径为50,内直径为25,该空心圆柱要求通底。零件的表面还有一个直径为15的圆,这个圆的内孔壁有明确的公差范围,加工时应注意。外直径为50内有一个内直径为25的空心圆柱,其表面粗糙程度为Ra3.2,垂直度也有明确要求。可以用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最后在精加工实现。
2.零件结构分析
该零件结构比较直观,加工工艺也较为简单,可以通过夹具固定好,然后在台虎钳上进行粗铣加工,之后再进行精铣加工,粗加工主要加工该零件的大致轮廓和通孔,精加工主要保证精度,粗糙度和垂直度等要求。
技术要求:后处理及加工方法要确定的是,零件外轮廓由上部分是半圆,下部分是矩形组成,该零件的底面粗糙度要求为Ra6.4,可以通过粗铣和半精铣,来达到零件的粗糙度要求, 直径25和直径15的通孔尺寸精度要求不同,但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a3.2。直径为15的通孔公差范围是0~0.1.可以通过先钻孔,再扩孔,再精绞孔达到该精度要求,直径为50的外圆公差范围也是0~0.1,精加工时可以达到这一精度要求。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控制尺寸精度,还要注意孔的位置公差及相对于底面的垂直度不超过0.05。零件外部轮廓有粗糙度要求Ra6.3,倒角要求为1X45。可以通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达到要求。零件中有较高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及公差要求的,可以通过先粗加工,再半精加工,再精加工来达到加工要求。零件整体需要的热处理要求是调制热处理。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三)毛坯的选择
1.毛坯
毛坯选择有哪些原则:
选择毛坯时,除了需要考虑工艺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生产条件兼顾原则等要求以外,还要根据零件的形状,结构及尺寸,同时还要考虑到企业的零件毛坯生产制造的水平、零件毛坯制造的设备条件,以及零件毛坯的废弃失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还有毛坯生产制造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该零件的毛坯的选择
在制定加工工艺的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毛坯,有着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在企业中,经济效益是第一,所以要尽量减少成本,因此铸造的毛坯,整体尺寸应该为155*105*83的长方体棒料作为毛坯。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1)审查和分析定位基准的可靠性:
在选择粗基准时,首先要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余量,这样才能让加工面与不加工面间的位置符合图纸的要求,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尽快获得精加工的基准面。数控加工工艺的过程中,要遵循工序集中的原则,加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装夹零件的次数,因为零件的形状比较规则,材料是钢,所以需要先进行调质处理,其中有的地方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先进行粗加工,再进行精加工,再进行热处理,这些完成之后,再把毛坯底部加工完成到位,之后掉头装夹,完成精加工。
数控加工工艺特别重要的两个原则是:统一基准原则和重合基准原则,因为这个零件是正反两面都要采用数控加工的零件,所以十分重要的是基准定位要统一好,否则,很难保证两次的定位装夹加工后,两个表面上的尺寸精度和位置公差达到生产加工的要求,所以,如果零件本身就有合适的孔,那最好就用这个孔来作为定位基准,刚好这个零件有一个通孔可以作为定位基准,方便了加工与装夹定位。如果零件上没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那么可以考虑设置专门的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
二、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
(一)刀具的选择及工件的选择
需要用到的刀具,如表21所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xgc/mjsk/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