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集成分析平台的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全球气候变暖,城市水灾害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在城市水灾害发生时,最大的受害者自然就是居民,灾难造成的巨大损失给城市居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在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城市居民对此的处理存在两个问题:毫无针对性、应对盲目性,即居民不知道该针对什么来进行防护措施。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释说明。通过构建一个研究框架,对城市水灾害致灾因子进行进行风险评估。对近几年我国中西部的多个城市的水灾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数据的清洗,得到有效数据,以此作为实例来分析城市水灾害致灾因子的风险。运用clementine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风险致灾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和聚类性,结果表明在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中,农业受损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损失越大,对城市经济的危害也就越大。通过对城市致灾因子的分析,希望对城市居民在以后的防灾减灾中能够有效进行保护措施,加强城市的安全建设。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平台设计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3
第2章 城市水灾害事件分析研究理论 6
2.1灾害系统论 6
2.2灾害风险系统论 6
2.3 风险认知理论 7
第3章 城市水灾害事件收集 8
3.1城市水灾害事件收集 8
3.2采集结果 9
3.3数据的清洗 10
第4章 构建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的分析框架 13
4.1选择系统导入数据 13
4.2选择合适的分析对象 14
4.3合理选择模型 14
4.4结果分析 14
第5章 实例分析 15
5.1.装载数据 15
5.2选择分析对象 15
5.3选择挖掘模型及分析 16
5.3.1关联模型 16
5.3.2分类模型 19
5.4结果分析 20
第6章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平台设计背景及意义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时为了城市的发展而不择手段,导致城市水灾害越发频繁,城市缺乏水灾害防治规划。在以前的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被滥用,河道被挤占,河道的分洪能力大大降低,洪水灾害愈演愈烈。此外,在城市水灾害防治规划中,由于研究人员在标准上不够统一,防范措施不健全,在面对灾害时只能匆忙应对。市民和企业的防灾意识淡薄,缺少良好的防灾设备。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灾害频发。在这些频繁的自然灾害中,我国城市防洪的薄弱面和脆弱性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只要遇到暴雨天气,地下车库、地下商场成都会被淹没、水围城、车泡水等尴尬无奈的场景比比皆是[1]。就我们学校而言,每逢暴雨天气,学校的小道总会成为渔场,引得同学前去“捕鱼”。因此,有效防御、减少或根治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构建一个不怕水、不怕灾的和谐城市。由此应运而生的城市水灾害平台的设计也就迫在眉睫,一个完整完善的水灾害分析平台可以准确分析城市水灾害的情况,让人们在水灾害到来前做好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2]。
水灾害分析平台的研究,为城市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提供有力的提前保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水灾害的严重性越来越凸显,针对水灾害,需要加强城市水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对城市水灾害致灾因子的研究,了解致灾因子的风险级数,根据结果针对这些因子进行防范措施的建立。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制作水灾害分布图,可以为以后的灾害预警做好准备[2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灾害集成分析的研究由过去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开始转向风险建模分析。综观国内外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状况,水灾害集成分析的方法逐渐从定性、半定性评估转向定量评估,从简单的统计方法转为关注灾情的以情景为基础的分析方法[3]。
政府在防治城市水灾害中担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管理,只有社区居民有了风险防范意识,能够积极的采取措施,才能真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9]。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水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灾害的理念与手段,而致灾因子风险评估作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起点和重要基础,则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社区灾害风险理论、评估方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并且深刻认识到社区居民参与和本地风险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灾害风险评估应该是社区居民、专家和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人员共同参与和评价灾害风险的过程,而不是基于专家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的过程[10]。在评估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政府人员和居民的交流,了解历年的灾害信息,学习灾害风险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提供一些实用的的减灾降险工具、措施和方案,方便居民进行防灾[3]。
此外,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这个评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的各个方面,为制定各项防洪减灾措施提供重要依据。由于水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洪涝灾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评价,不仅涉及到多项自然科学,还要涉及社会科学,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研究工作[4]。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水灾害的这一特性,开展了许多关于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并获得了比较多的成果。
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城市水灾害防范措施的建设不仅要从自然属性方面,也就是致灾因子进行处理,还要针对社会因素。在国内的防灾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两个问题:毫无针对性和应对盲目性,这些都是居民在面对灾难时的通病。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明确突发事件中的致灾因子,对这些因子进行风险评估,了解风险级数,方便制定应对措施。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发生,伴随而来的损失也更加严重,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水灾害的关注程度。在面对城市突发水灾害的时候,人们在处理上有两大问题:
(1)应对盲目性
当城市水灾害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慌乱,不知道如何应对。太多的因素干扰人们的判断,降水量,房屋倒塌,失踪、死亡人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于城市水灾害的处理方式。
(2)没有针对性
对于城市水灾害而言,影响因素是众多的,多数人是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水灾害的救助,通常的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损失还是比较大,这就需要找出关键性的因素,对此进行针对。
文中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找出真正的关键因素,让人们在面对突发水灾害事件时能够有针对性的应对灾难,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文中将主要针对城市水灾害事件,通过对城市水灾害事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最终得出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将对各个地区的水灾害事件进行整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都会进行考虑,务必做到全面性。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平台设计背景及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3
第2章 城市水灾害事件分析研究理论 6
2.1灾害系统论 6
2.2灾害风险系统论 6
2.3 风险认知理论 7
第3章 城市水灾害事件收集 8
3.1城市水灾害事件收集 8
3.2采集结果 9
3.3数据的清洗 10
第4章 构建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的分析框架 13
4.1选择系统导入数据 13
4.2选择合适的分析对象 14
4.3合理选择模型 14
4.4结果分析 14
第5章 实例分析 15
5.1.装载数据 15
5.2选择分析对象 15
5.3选择挖掘模型及分析 16
5.3.1关联模型 16
5.3.2分类模型 19
5.4结果分析 20
第6章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绪论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平台设计背景及意义
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时为了城市的发展而不择手段,导致城市水灾害越发频繁,城市缺乏水灾害防治规划。在以前的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被滥用,河道被挤占,河道的分洪能力大大降低,洪水灾害愈演愈烈。此外,在城市水灾害防治规划中,由于研究人员在标准上不够统一,防范措施不健全,在面对灾害时只能匆忙应对。市民和企业的防灾意识淡薄,缺少良好的防灾设备。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灾害频发。在这些频繁的自然灾害中,我国城市防洪的薄弱面和脆弱性也随之暴露了出来。只要遇到暴雨天气,地下车库、地下商场成都会被淹没、水围城、车泡水等尴尬无奈的场景比比皆是[1]。就我们学校而言,每逢暴雨天气,学校的小道总会成为渔场,引得同学前去“捕鱼”。因此,有效防御、减少或根治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构建一个不怕水、不怕灾的和谐城市。由此应运而生的城市水灾害平台的设计也就迫在眉睫,一个完整完善的水灾害分析平台可以准确分析城市水灾害的情况,让人们在水灾害到来前做好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2]。
水灾害分析平台的研究,为城市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提供有力的提前保护。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水灾害的严重性越来越凸显,针对水灾害,需要加强城市水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通过对城市水灾害致灾因子的研究,了解致灾因子的风险级数,根据结果针对这些因子进行防范措施的建立。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制作水灾害分布图,可以为以后的灾害预警做好准备[24]。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水灾害集成分析的研究由过去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开始转向风险建模分析。综观国内外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状况,水灾害集成分析的方法逐渐从定性、半定性评估转向定量评估,从简单的统计方法转为关注灾情的以情景为基础的分析方法[3]。
政府在防治城市水灾害中担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管理,只有社区居民有了风险防范意识,能够积极的采取措施,才能真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9]。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水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灾害的理念与手段,而致灾因子风险评估作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的起点和重要基础,则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外学者在社区灾害风险理论、评估方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并且深刻认识到社区居民参与和本地风险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灾害风险评估应该是社区居民、专家和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人员共同参与和评价灾害风险的过程,而不是基于专家所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估的过程[10]。在评估过程中,通过与当地政府人员和居民的交流,了解历年的灾害信息,学习灾害风险相关的知识与经验,提供一些实用的的减灾降险工具、措施和方案,方便居民进行防灾[3]。
此外,洪涝灾害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这个评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的各个方面,为制定各项防洪减灾措施提供重要依据。由于水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洪涝灾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综合评价,不仅涉及到多项自然科学,还要涉及社会科学,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研究工作[4]。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水灾害的这一特性,开展了许多关于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并获得了比较多的成果。
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城市水灾害防范措施的建设不仅要从自然属性方面,也就是致灾因子进行处理,还要针对社会因素。在国内的防灾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两个问题:毫无针对性和应对盲目性,这些都是居民在面对灾难时的通病。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明确突发事件中的致灾因子,对这些因子进行风险评估,了解风险级数,方便制定应对措施。
1.3研究内容及思路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发生,伴随而来的损失也更加严重,这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对水灾害的关注程度。在面对城市突发水灾害的时候,人们在处理上有两大问题:
(1)应对盲目性
当城市水灾害发生的时候,人们往往是慌乱,不知道如何应对。太多的因素干扰人们的判断,降水量,房屋倒塌,失踪、死亡人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的影响了人们对于城市水灾害的处理方式。
(2)没有针对性
对于城市水灾害而言,影响因素是众多的,多数人是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水灾害的救助,通常的结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损失还是比较大,这就需要找出关键性的因素,对此进行针对。
文中将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旨在找出真正的关键因素,让人们在面对突发水灾害事件时能够有针对性的应对灾难,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文中将主要针对城市水灾害事件,通过对城市水灾害事件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最终得出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将对各个地区的水灾害事件进行整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都会进行考虑,务必做到全面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