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信息化对策的研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八大报告连续第三次指出扶持、鼓励和引导小微企业的两个“不动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小微企业有了高度认识。近十年来各类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始终保持在99%左右的水平,贡献了约57%的税收、70%的营业收入和80%的就业岗位,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科技进步与社会祥和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小微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且技术性人才的缺失等原因,而导致目前众多的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水平较低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小微企业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以更好的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小微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府方面支持力度不够等,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目 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V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2
2、小微企业的概况 3
2.1小微企业的概念 3
2.1.1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3
2.1.2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3
2.2 小微企业的特点 4
2.3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2.3.1 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比重高 5
2.3.2 小微企业促进就业明显 5
3、企业信息化以及小微企业的企业信息化 6
3.1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6
3.2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6
3.3信息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7
3.3.1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7
3.3.2 有利于加快小微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7
3.3.3 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科学企业管理水平 8
3.4小微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 8
4、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的问题 9
4.1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9
4.2 小微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0
4.2.1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概念的认识不清晰 10
4.2.2融资成本高,对信息化投入低 10
4.2.3 缺乏创新型战略人才 11
4.2.4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11
5、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2
5.1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信息化建设环境 12
5.2根据企业管理水平选择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 12
5.3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信息化实现方法 13
5.4 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 14
5.5 转变观念,推行可持续的信息化战略 14
5.6 重视构建信息技术队伍 15
6、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宏观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使得小微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小微企业步入了转型期,面对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难,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明显、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融资艰难等困境。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成熟的国内外经验,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改变及提升已得到了国内经济产业界的一致认同,因此,加快小微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成为我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是新时期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行之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约占企业总量的九成以上,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拉动经济又好有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科技进步和社会祥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信息化在提升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方面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政府支持不够及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小微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受制于信息化水平低的限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企业内部的更新换代,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逐步失去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各种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种种问题和障碍,探讨如何通过政府与企业双方联动,共同推进小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这对提高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增强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文献调查法。主要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书目、期刊网站、网络搜索等方式,并结合论文写作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对收集来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借鉴、参考并适当引申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身的观点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中成功案例的分析,结合具体实际,查找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本文主要分析小微企业及信息化的概念,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1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2章阐述小微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小微企业的概念,划分标准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第3章主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两个案例介绍了企业及个体户通过信息化带来的生产及销售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4章主要分析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及企业两个方面角度,阐述了小微企业信息化不足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5章针对小微企业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
第6章进行全文总结,并对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小微企业的概况
2.1小微企业的概念
2.1.1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所谓小微企业,根据此前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政府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2.1.2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目 录
摘要 III
ABSTRACT IV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2
2、小微企业的概况 3
2.1小微企业的概念 3
2.1.1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3
2.1.2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3
2.2 小微企业的特点 4
2.3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2.3.1 小微企业数量占总企业比重高 5
2.3.2 小微企业促进就业明显 5
3、企业信息化以及小微企业的企业信息化 6
3.1信息化以及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6
3.2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6
3.3信息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7
3.3.1 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7
3.3.2 有利于加快小微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7
3.3.3 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科学企业管理水平 8
3.4小微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 8
4、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在的问题 9
4.1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9
4.2 小微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0
4.2.1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概念的认识不清晰 10
4.2.2融资成本高,对信息化投入低 10
4.2.3 缺乏创新型战略人才 11
4.2.4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11
5、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2
5.1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信息化建设环境 12
5.2根据企业管理水平选择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 12
5.3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信息化实现方法 13
5.4 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 14
5.5 转变观念,推行可持续的信息化战略 14
5.6 重视构建信息技术队伍 15
6、结论 15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宏观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使得小微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小微企业步入了转型期,面对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难,面临着经营成本上升明显、订单减少和资金链紧张、融资艰难等困境。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成熟的国内外经验,对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改变及提升已得到了国内经济产业界的一致认同,因此,加快小微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成为我国当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小微企业的转型发展,是新时期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行之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约占企业总量的九成以上,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拉动经济又好有快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科技进步和社会祥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信息化在提升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产品成本、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方面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政府支持不够及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小微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受制于信息化水平低的限制,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企业内部的更新换代,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逐步失去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各种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发展的角度提出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种种问题和障碍,探讨如何通过政府与企业双方联动,共同推进小微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这对提高小微企业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结构,增强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1、文献调查法。主要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书目、期刊网站、网络搜索等方式,并结合论文写作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对收集来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借鉴、参考并适当引申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身的观点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中成功案例的分析,结合具体实际,查找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本文主要分析小微企业及信息化的概念,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信息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1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主要框架。
第2章阐述小微企业的概况,主要包括小微企业的概念,划分标准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在发展中碰到的问题。
第3章主要分析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以及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两个案例介绍了企业及个体户通过信息化带来的生产及销售服务能力的提升。
第4章主要分析小微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及企业两个方面角度,阐述了小微企业信息化不足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5章针对小微企业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政策。
第6章进行全文总结,并对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2、小微企业的概况
2.1小微企业的概念
2.1.1小微企业概念界定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所谓小微企业,根据此前中国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政府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2.1.2小微企业的划分标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