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江苏省经济的发展状况始终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差异,江苏省城市经济发展不均的情况由来已久,苏南和苏北称呼的由来就验证了江苏省经济发展不均的事实。近些年来,由于环境和资源因素的影响,借助于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被淘汰了,依靠科技和服务创新的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才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而科技的进步却使得这一差距更加明显。 本文以江苏省为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对相关专业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相关比较,并进行总结,收集的数据资料均来源于2013年。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高校数量、授权专利数、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的分析,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把这些因素归结为宏观经济因素、微观经济因素和文化教育因素,并对如何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Key words:innovation,city innovation abilit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iangsu province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2.1 研究内容 2
1.2.2 研究方法 2
第2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
2.1 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步骤 3
2.2 评价体系构建 3
2.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
2.2.2 评价体系的指标组成 4
2.2.3 评价方法 4
第3章 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6
3.1 各因素的数据分析 6
3.1.1 列举各因素的原始数据(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 6
3.1.2 各地区宏观经济因素 7
3.1.3 各地区微观经济因素 8
3.1.4 各地区文化教育因素 9
3.2 综合因素评价与排序 10
3.2.1 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处理流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3.2.2 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13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议 16
4.1 确立企业在城市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6
4.1.1 政府应加大对当地企业的扶持力度 16
4.1.2 积极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6
4.2 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16
4.2.1 建立完善的合作体系 17
4.2.2 实现资源共享 17
4.3 建设创新型人才市场 17
4.3.1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7
4.3.2 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 17
4.3.3 完善人才流动体系 17
4.4 完善市场金融投资体系建设 18
4.4.1 制定相关的税收激励政策 18
4.4.2 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18
4.5 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自主创新环境 18
4.5.1 增加政府科研及教育经费支出 18
4.5.2 保护个人知识产权 18
4.5.3 制定相关激励机制 19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20
5.1 研究结论 20
5.2 对未来的展望 20
参考文献 22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当前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当前竞争的对象不再是制造工艺的精确程度或是资源的稀缺程度,而是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21世纪,世界公认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进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深圳市成为了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并计划于2015年建成。2013年8月18日,《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在京发布,以“创新基础条件与支撑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而一个好的企业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能力,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就需要国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上地理位置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此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个城市看作单位,通过对每个城市的研究来反映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
1.1.2 研究意义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掌握城市创新发展的阻力以及发展规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想要对想要对城市进行创新,必须要对当前城市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的优缺点,并对当前的政策进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为当前城市的发展树立新的目标。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多种因素的比较中发现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城市以及国家的发展制定出新的发展战略。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这一章主要是引入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原因,以及研究的意义,为后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进行导入。
是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本章首先对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是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本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研究来探讨江苏省13地市的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差距。
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方法。
是结论与展望。这一章主要是文章得出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的内容和资料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者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大多数来自于地方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而有些数据来源于网络一些个人的收集和整理,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主成分分析法
利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减少了因指标过多而带来的复杂性,把多指标转化为综合指标,通过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从而对不同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第2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城市创新能力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如政府投入、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政策支持等等。而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来对各因素进行衡量,对个城市进行相对公正的评价。
2.1 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步骤
Key words:innovation,city innovation abilit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Jiangsu province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1.2.1 研究内容 2
1.2.2 研究方法 2
第2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3
2.1 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步骤 3
2.2 评价体系构建 3
2.2.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3
2.2.2 评价体系的指标组成 4
2.2.3 评价方法 4
第3章 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6
3.1 各因素的数据分析 6
3.1.1 列举各因素的原始数据(各数据均来源于2013年) 6
3.1.2 各地区宏观经济因素 7
3.1.3 各地区微观经济因素 8
3.1.4 各地区文化教育因素 9
3.2 综合因素评价与排序 10
3.2.1 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处理流程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0
3.2.2 各地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得分 13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议 16
4.1 确立企业在城市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16
4.1.1 政府应加大对当地企业的扶持力度 16
4.1.2 积极鼓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6
4.2 加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16
4.2.1 建立完善的合作体系 17
4.2.2 实现资源共享 17
4.3 建设创新型人才市场 17
4.3.1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7
4.3.2 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 17
4.3.3 完善人才流动体系 17
4.4 完善市场金融投资体系建设 18
4.4.1 制定相关的税收激励政策 18
4.4.2 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力度 18
4.5 营造一个全民参与的自主创新环境 18
4.5.1 增加政府科研及教育经费支出 18
4.5.2 保护个人知识产权 18
4.5.3 制定相关激励机制 19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20
5.1 研究结论 20
5.2 对未来的展望 20
参考文献 22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当前各个国家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当前竞争的对象不再是制造工艺的精确程度或是资源的稀缺程度,而是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21世纪,世界公认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进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深圳市成为了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并计划于2015年建成。2013年8月18日,《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在京发布,以“创新基础条件与支撑力、技术产业化能力、品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而一个好的企业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市场中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能力,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就需要国家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上地理位置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此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个城市看作单位,通过对每个城市的研究来反映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
1.1.2 研究意义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可以掌握城市创新发展的阻力以及发展规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想要对想要对城市进行创新,必须要对当前城市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了解当前的优缺点,并对当前的政策进行调整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为当前城市的发展树立新的目标。其次可以通过对不同城市的多种因素的比较中发现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对城市以及国家的发展制定出新的发展战略。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是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这一章主要是引入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原因,以及研究的意义,为后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深入研究进行导入。
是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本章首先对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城市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是江苏省城市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本章运用了主成分分析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研究来探讨江苏省13地市的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差距。
是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方法。通过对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方法。
是结论与展望。这一章主要是文章得出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的内容和资料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者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进行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数据资料,这些数据大多数来自于地方统计局的统计年鉴,而有些数据来源于网络一些个人的收集和整理,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主成分分析法
利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减少了因指标过多而带来的复杂性,把多指标转化为综合指标,通过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总结,从而对不同地区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
第2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城市创新能力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如政府投入、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政策支持等等。而各因素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系来对各因素进行衡量,对个城市进行相对公正的评价。
2.1 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步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