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理论的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的预测与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2
2 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3
2.1 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分析 3
2.2 江苏省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4
3 灰色系统理论概述 6
3.1 灰色理论的研究背景 6
3.2 灰色GM(1,1)模型 8
4 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灰色预测建模 11
4.1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发展现状分析 11
4.2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预测模型 11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绪论
1.1 引言
过去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着,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基础交通设施方面,作为连接全国网络的重要工具,被大量建造。其中公路占据大的比重,因为公路的建造技术低,见效快,需要程度高。江苏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其公路建设也有独到的地方,衡量它的一个标准就是公路货物周转量。货物周转量的表现形式是数据的乘积,能直观体现交通运输的发展。要对公路货物周转量进行预测分析,需要找到好的理论方法,而灰色理论正是这样一种理论。灰色理论是一门应用数学学科,主要用于研究介于确定与不确定现象的信息。它是由我国著名教授邓聚龙先生在1982年总结发表的,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反响,得到了一致好评[1]。本文主要运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对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进行详细的数据预测以及未来的分析,对江苏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1.2 研究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景与意义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与我们国家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处于一个瓶颈时期,想继续发展必须针对地方不同的交通发展情况做出相对合理的安排。货物周转量作为一个标准,对各地政府规划交通运输有一个数据依据。考虑到对未来的规划,需要对现有的数据进行预测,得到来年的数据。对于短期预测,灰色预测模型具有精度高,不容易出现大的错误的特点。江苏省作为全国领先的经济大省,用它的公路货物周转量数据来预测,比较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信服。一个好的例子会让人对其信服,对推广灰色理论也有积极地意义。
灰色理论作为一个诞生时间不长的理论,没有像其它理论一样经受诸多的考验,灰色理论的可信性和完整性也需要人们慢慢探索。构建基于“灰数序列”的灰色预测模型,让更多的人认识灰色理论,有助于不断完善灰色理论。虽然灰色理论存在的缺陷还很多,但是不失为一个有用的理论[2]。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交通运输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结合灰色理论,对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预测分析,通过数据让人能清晰发现其的增长,而这些数据的增长也能反应江苏交通运输的具体的增长,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主要运用以下的方法。
1.文献分析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搜索学校网络数据库中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资料,理清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
2.模型法。本课题通过灰色系统GM模型对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进行建模分析,预测未来几年江苏公路货物周转量的情况。
2 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2.1 江苏省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分析
经过这些年的大幅扩展,江苏的综合交通网络通过不断优化布局结构,基本形成由五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四纵四横”综合交通网络主骨架。到2010年底,全省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17.6万公里,比“十五”时期末增加3.5万公里,增长25%。现代化的公路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实现,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新增3.5万公里,增长了30%,其中,高速公路实现联网畅通,总里程突破到4000公里,新增公路1173公里,增长度41%。铁路已经实现了铁路电气化、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三大突破,成功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营业里程达到1908公里,新增292公里,增长了18%。水运建设全面提速,内河航道网以长江和京杭运河基本,形成了“十字形”骨架,干线航道达标里程1352公里,新增593公里,增长78%。新增沿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52个,达到366个,居全国第一。民航机场新增1个,达到8个,“7+2”规划布局基本形成。输油气主干管道里程达到3614公里,新增2651公里,增长275%。干线邮路总长度达到8.3万公里,新增2.6万公里,增长46%,基本形成了以港口、铁路、机场、公路为中学的综合交通网络。
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的重视,近年来江苏省交通运输部门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绿色出行作为重点进行推广,为此交通部门加快推广低碳运输设备,积极寻找绿色技术,节约汽油资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取得了极大的成果,每年可节约原油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万吨。另外通过对江苏省绿色产业的扶持,大量的新型技术接连不断的出现,通过这些技术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对整体资源的调配更加合理。江苏省还率先建立了水路etc,取得了好的成绩[3]。
江苏省还率先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对交通部与省市政府之间信息公路连接,完善了电子政务的横向建设,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进行了交通运输业务交接。信息公路的运行状态良好,为处理跨地跨部门业务提供了有效地保障。系统的网络管理主要采取第三方维护的方式,委托专业人员进行保养维护,还有高速公司的专员进行维护,让系统的安全更有好的保障,为系统的更好工作提供了基础。
江苏省对信息化的应用也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了信息化对交通运输的覆盖。根据交通运输总体框架,完成了公路、铁路、水路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升级,信息的管理升级,会让人对如何解决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对提高部门办事效率以及处理问题水平有巨大的作用[4]。
2.2 江苏省交通运输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实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政策,还有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加大对铁路、水运和民航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交通骨干工程的建设,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发展。重点投资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计3702亿元为“十五”时期的2.2倍。其中:铁路、水运、民航和公路投资额分别为1209亿元、629亿元、74亿元和179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3倍、6.4倍、18.5倍和1.2倍。完成投资城市轨道交通35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建成了包括沪宁城际高速铁路、苏通大桥、南京三桥、沿海高速公路、连云港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工程、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及延伸至太仓工程、淮安涟水机场等,开工建设了泰州大桥、南京四桥、崇启大桥、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
灰色预测模型作为灰色理论中最早诞生的模型之一,也是应用相对最广的,又称为灰色GM模型。灰色GM模型作为一种预测手段,对于解决不确定信息有着难以想象的功效。通过五步建模的整体思想,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建模预测。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则侧重于对系统间,事物间的联系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实质上是用大量的计算得出系统的相似程度,通过系统关联程度的大小变化来查看事物变化发展,系统的关联度越小,则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程度不一致,,反之则越大,越一致。灰色理论从诞生起到现在,逐渐被推广利用,受到了国内国外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现在除了被用做大学生的指定学习理论,还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通过运用这个理论解决了大量的难题,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