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食品安全事件的统计分析和预测

摘要:本文根据人工标注的全国各地食品安全事件文本,从单地区和多地区两个角度,统计并分析了各地区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分布情况。单地区主要使用频度、密度和广度来统计度量各地区食品安全事件的分布和发生的可能性。多地区主要从两个地区之间的关系入手,利用共现频率、共现广度、点互信息和条件概率来量化两个地区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上的分布、相关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 并通过这些概率统计方法,探究了食品安全事件在全国各地发生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预测事件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 2
引言3
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基本情况3
(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的现状3
(二)我国解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历程及问题5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对策7
二、语料和预处理8
三、单地区的统计和预测9
(一)频度9
(二)密度11
(三)广度11
四、多地区统计和预测12
(一)共现频率12
(二)共现广度15
(三)点互信息(PMI) 16
(四)归一化点互信息(NPMI) 18
(五)条件概率 19
五、结论和未来工作22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中国各地区食品安全事件的统计分析和预测
引言
引言
由于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近年来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大多数研究集中从消费者,媒体,和政府三个角度来进行。对于消费者的研究,包括其风险感知[1][11][14],购买行为[10][16],关注和信任等[2][8]。对于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报道的方式[3]、特色[12][13]等。政府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度法规[7][9][17],宣传教育[15]等。除此之外,也有专门就食品安全事件本身进行的研究[4][5][6][18]。可以看出,研究的内容和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然而,目前就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大规模细致的分布分析和事件发生预测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稀缺,而这样的研究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合理高效安排部署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和预警工作。本文出于这样的考虑,从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地区的角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预测方法。
一、国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
(一)国内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接二连三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敌敌畏泡过的火腿、福尔马林泡出的干货、硫磺熏白的蘑菇、病死猪肉做的肉松、孔雀石绿处理的水产品、加了漂白剂的米粉和粉丝;因为配方奶粉有问题而导致婴儿死亡的,也不是新闻,早在 2004 年就有十几名婴儿因为服用劣质奶粉而死亡。往饲料、大豆制品、奶制品中掺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几近成为公开的行业秘密,在国内已盛行数年。推销“蛋白精”的“生物技术”公司遍地开花,可见这个市场之大。双汇瘦肉精事件、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染色馒头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宜昌毒生姜事件,黑芝麻浸泡“墨汁”染色、到期面包回炉再造、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荧光增白剂、广东中山查获 1325 公斤“墨汁粉条”、重庆一公司购 26 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年,因食品安全问题屡亮红灯,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食品市场忧心忡忡,买肉怕有“疯牛病”和病死猪,买鸡鸭鱼怕有“禽流感”和激素,买果蔬担心“转基因”和“农药残留”,买米面怕用了抛光矿物油或掺有增白剂,而近日金锣火腿生猪来源是否安全再次进入公众视野。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民以食为天,吃饭都不放心了,国之安定何谈。
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上升趋势。上报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问题。
尽管我国的总体食品安全状况是好的,特别是1995年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总的食品合格率不断上升;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物链中新的危害不断出现,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潜在的食源性危害。
害人食品种种,归纳起来无非几类。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
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
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
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
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所引发的问题更是让人担忧,一些地位举足轻重的企业卷入食品安全问题漩涡之中,国人吃什么成了问题。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等等先且不论,环境因素给我们带来多少威胁,“穹顶之下”我们还能吃些什么。
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另外,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二)我国解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展历程及问题
虽然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但在执行阶段仍是有太多“功课”等我们去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2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