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BusinessOne在中小企业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研究以宁波协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为例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现状 3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4
1.5 研究方法 5
2 SAP Business One的实施 5
2.1 SAP Business One的实施内涵 5
2.2 SAP Business One的实施方法 6
2.3 SAP Business One实施的风险管理与方法 7
3 SAP Business One在中小企业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研究 8
3.1 SAP Business One实施的风险因素情况 8
3.2 SAP Business One 实施的关键因素的确立 11
4 案例研究 17
4.1 案例简介 17
4.2 公司SAP Business One 实施的风险因素情况 18
4.3 案例小结 18
5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实施ERP正是我们的重要举措之一。ERP管理思想与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变革,从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到制造资源计划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nk>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再进一步发展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逐渐走向成熟。“十五”期间,国家提出“基于先进管理模式并适合中国国情的ERP”。但是ERP在中国实施的5-6年中实施率仅有0.7%,失败的案例远多于成功的案例。企业在面对ERP选型的时候仍然面临很多问题。目前我国传统企业ERP实现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定制开发,它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自行开发相应的产品,但是一旦企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软件很难适应且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升级。第二类是产品化ERP,这类ERP产品提供了标准化的ERP功能,能够满足企业的一般需求,用户可以通过基础配置实现企业个性需求,但问题主要出现在软件功能无法深入需求,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较高的风险。第三类是商业化软件,相比前两种ERP产品商品化ERP可以进行二次开发,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二次开发难度较高,且实现的成本和周期较长。SAP Business One 这款ERP软件属于这三类中的第三种,不同的企业按照其需求可以选择使用标准版的 SAP Business One 软件,也可以在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个性需求进行二次开发。
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如果希望在全球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仅仅是依靠价格、质量很难进行长远的发展,只有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才能生存下来。
ERP在我国实施的现状并不理想,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系统实施ERP的企业约占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总数的1.6%,其次,实施ERP企业失败率相当高,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将企业拖垮了。改革开放以来,新成长起来的中小型企业由于智能化水平较高、市场观念及现代管理意识也比较强,所以很多企业在未来规划的时候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SAP Business One的实施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一种方式。SAP 作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在25个行业拥有30多年的实践经验,SAP帮助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实现卓越运营。从企业后台到公司决策层、从工厂仓库到商铺店面、从电脑桌面到移动终端。SAP Business One所提供的业务功能覆盖了财务、销售、采购、库存、收付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生产装配、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管理的范畴,让企业达到数据统一和高度共享资源的目标,并避免重复输入资料。集成了订单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库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一系列传统软件的强大功能,使企业简化其运营步骤,更好的控制业务流程。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缺乏,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信息滞后管理水平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使SAP Business One在中企业的实施存在一系列的风险,由此引出了两大问题:(1)SAP Business One项目实施存在哪些风险;(2)其中关键风险因素是什么。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探寻SAP Business One在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影响SAP Business One实施的关键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研究SAP Business One实施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理论意义在于,研究SAP Business One项目实施在中国存在的风险因素情况以及关键风险因素,可以明确SAP Business One项目实施存在的各类风险,从而可以为SAP Business One在中小企业实施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为其他中小型企业实施SAP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得到很多有关于ERP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对策研究。
1.2.2 实践意义
SAP Business One包括的模块有管理、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生产、报表等,它与其他ERP软件不同,SAP是专门为中小型企业设计的企业资源计划的ERP软件,目前逐渐被中小企业所接受。另外,本人在宁波优德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职务是助理顾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有的项目进展很顺利实施也很成功,但是有的项目进展相当缓慢,甚至出现项目失败的情况。本文对SAP Business One在中小企业实施的风险因素的研究,目的是研究SAP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并且在之后企业实施SAP Business One过程中将这些风险考虑进去,从而减少乃至消除企业风险,以促进SAP Business One在中小企业能够成功实施。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1989年,无论在从事研究的人数上还是再取得成果的数量上,美国都占据首位。理论方面,普遍认为Boehm的《软件风险管理》奠定了该领域的理论基础,同期Charette从不同角度也构造出了类似的风险管理结构。由美国军方资助,设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SEI则是 1990年来研究和实践软件风险管理的最大基地,他们认为软件风险评估、持续的风险管理和团队风险管理构成了软件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实践方面,Powell等研究了一般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和步骤在软件项目开发中的应用,并开发了一个完整的辅助风险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詹姆斯?江等认为软件项目的成功可从4个方面度量,而不同风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同,并通过调查和建模求解找出了主要项目风险因素与不同成功方面的关系。IEEE于2001年制订了IEEE1540标准,结合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给出了风险管理过程规范。
(4)结合案例分析宁波协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SAP Business One 实施的风险因素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