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预测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4 研究方法 3
1.5 研究内容 4
2 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概况 4
2.1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概况 4
2.2 江苏省在大中型企业研究经费带动下的科技实力概况 6
2.2.1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概况 6
2.2.2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概况 7
2.2.3科技新产品销售收入概况 8
3 灰色理论基本原理 9
3.1 灰色预测理论概述 9
3.2 GM(1,1)模型构建原理 10
3.3 GM(1,1)模型的构建 15
4 基于灰色GM(1,1)预测方法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预测分析 16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交流与竞争越来越频繁。二战以来,在全世界掀起的科技浪潮下,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综合国力的竞争的焦点慢慢由科学技术来主导。就目前世界的形式来看,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哪个国家就能在各个方面掌握主动权。研究发现仅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就可以解释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间科学技术实力差异的90%[1]。
在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并将目光聚焦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扶持这两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自然而言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创造经济财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
2010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2010年度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其中对全球1400家企业(其中包括400家欧洲企业,1000家世界其他地区的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虽然四年来全球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首次出现下滑现象,但研发经费投入的强度没有一点下降的趋势[2]。这也显示了各个企业在遭受经融危机,绩效出现下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的重视程度没有一点减弱的迹象,研发活动在企业战略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和其他国家一样,研发投入在逐年增加。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08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在研究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已经呈现每年20%的递增,截止2013年底我国的研发费用支出已经超过1万亿元,占据GDP的比重位于世界前列[3]。
科技创新目前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战略,科技创新一旦成功就能够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益,而失败的话很可能让企业陷入困难的境地。面对其他国家的科技冲击,在各项条件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抓住技术创新的要领,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了我国所有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点,在众多规模的的企业当中,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比其他企业要高出许多。所以对研发经费进行合理使用,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演成为了企业存活与壮大的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意义
研发活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在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研发经费作为推动研发活动的关键因素,也就成了衡量企业现阶段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偏向技术类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更能为相关联的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所以技术性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会在单个产业中产生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在研发经费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国家宏观研发绩效成为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而在企业研发绩效方面的研究很少。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研究人员多侧重于建立健全的研发绩效评价体系,缺少在相关统计数据的利用下对于研发经费的预测与分析[4]。要想进行实证研究,准确的数据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在数据的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研发信息的披露有限,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义务必须要对本公司的研发经费进行公布,我国很多企业也只是今年来才开始披露研发费用信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很难开展。其次研发信息的披露很不规范,很多企业在公布公司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时对经费囊括的范围没有规范的定义。这让信息收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现实中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又如何,研发费用呈现何种趋势,这就是研究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文进行了相关的数据查阅和搜集工作,利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江苏大中型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建模分析,并对十三五期间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进行预测分析,以便企业能够更为合理有效的投入和使用研发经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的研发经费成为了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于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研发经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且从理论和时间上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就目前所收集到的关于企业研发经费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的研究己经有若干年的历史了,有关的专著、论文也比较多,很多学者早已对特定企业的研发经费做了相对全面的论证分析,比如陈实(2015)对中国企业R&D经费投入特点与统计数据问题进行了解析[5];李有华,郑厚清(2010)对电网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证研究[6];玄兆辉,吕永波(2013)对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对策[7]等等。但是,现阶段的相关专著与论文的内容大多数都 是侧重于对企业研发经费与企业收益关系的相关的研究,很多的学者针对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具体角度进行了研究沦述,如王凯华,连燕华(2008)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及研发经费核算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8],张云凤(2012)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9],金颖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10] 等。
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学者对研发经费进行的深入的研究,Griliches和Lichtenberg(1984)在分析美国制造业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全要素生产力与研发经费的投入存在密切的联系。Charles I.Jones和John C.Wiliams直接从生产函数出发,求出研发经费的投入效率。Martin Karlsson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衡量企业研发经费可行性这一观点,并认为要衡量其投资效率,管理者首先要界定什么才是研发活动中期望所得到的成果。众多的研究都指向了一个结论:研发经费对于国家科技与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研究方法
本文以灰色GM(1,1)预测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如下所述:
1.文献分析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搜索学校网络数据库中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资料,理清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析。
2. 灰色GM(1,1)预测方法。通过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进行分析建模,预测十三五期间的企业研发经费的数值。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4 研究方法 3
1.5 研究内容 4
2 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概况 4
2.1 十二五时期江苏省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概况 4
2.2 江苏省在大中型企业研究经费带动下的科技实力概况 6
2.2.1企业办科技机构数概况 6
2.2.2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概况 7
2.2.3科技新产品销售收入概况 8
3 灰色理论基本原理 9
3.1 灰色预测理论概述 9
3.2 GM(1,1)模型构建原理 10
3.3 GM(1,1)模型的构建 15
4 基于灰色GM(1,1)预测方法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预测分析 16
结 论 22
致 谢 23
参 考 文 献 24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交流与竞争越来越频繁。二战以来,在全世界掀起的科技浪潮下,科技对经济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综合国力的竞争的焦点慢慢由科学技术来主导。就目前世界的形式来看,哪个国家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哪个国家就能在各个方面掌握主动权。研究发现仅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就可以解释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间科学技术实力差异的90%[1]。
在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对研发经费的投入,并将目光聚焦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扶持这两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自然而言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创造经济财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
2010年10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盟2010年度企业研发投资排行榜》,其中对全球1400家企业(其中包括400家欧洲企业,1000家世界其他地区的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虽然四年来全球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首次出现下滑现象,但研发经费投入的强度没有一点下降的趋势[2]。这也显示了各个企业在遭受经融危机,绩效出现下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对于研发经费投入的重视程度没有一点减弱的迹象,研发活动在企业战略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和其他国家一样,研发投入在逐年增加。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自从2008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在研究开发经费方面的支出已经呈现每年20%的递增,截止2013年底我国的研发费用支出已经超过1万亿元,占据GDP的比重位于世界前列[3]。
科技创新目前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战略,科技创新一旦成功就能够为企业创造丰厚的利益,而失败的话很可能让企业陷入困难的境地。面对其他国家的科技冲击,在各项条件都不占优的情况下,抓住技术创新的要领,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了我国所有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点,在众多规模的的企业当中,大中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依赖程度比其他企业要高出许多。所以对研发经费进行合理使用,加大对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演成为了企业存活与壮大的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意义
研发活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在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研发经费作为推动研发活动的关键因素,也就成了衡量企业现阶段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偏向技术类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可以为企业自身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更能为相关联的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所以技术性企业的研发活动不仅会在单个产业中产生重要影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在研发经费方面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国家宏观研发绩效成为大多数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而在企业研发绩效方面的研究很少。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研究人员多侧重于建立健全的研发绩效评价体系,缺少在相关统计数据的利用下对于研发经费的预测与分析[4]。要想进行实证研究,准确的数据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在数据的获取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研发信息的披露有限,很多上市公司并没有义务必须要对本公司的研发经费进行公布,我国很多企业也只是今年来才开始披露研发费用信息,这使得信息的收集很难开展。其次研发信息的披露很不规范,很多企业在公布公司研发经费的使用情况时对经费囊括的范围没有规范的定义。这让信息收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现实中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又如何,研发费用呈现何种趋势,这就是研究本文的目的所在。
本文进行了相关的数据查阅和搜集工作,利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十二五期间江苏大中型企业的研发费用进行建模分析,并对十三五期间的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进行预测分析,以便企业能够更为合理有效的投入和使用研发经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的研发经费成为了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于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研发经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且从理论和时间上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就目前所收集到的关于企业研发经费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的研究己经有若干年的历史了,有关的专著、论文也比较多,很多学者早已对特定企业的研发经费做了相对全面的论证分析,比如陈实(2015)对中国企业R&D经费投入特点与统计数据问题进行了解析[5];李有华,郑厚清(2010)对电网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证研究[6];玄兆辉,吕永波(2013)对现阶段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可行的对策[7]等等。但是,现阶段的相关专著与论文的内容大多数都 是侧重于对企业研发经费与企业收益关系的相关的研究,很多的学者针对我国企业研发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存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具体角度进行了研究沦述,如王凯华,连燕华(2008)分析了我国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及研发经费核算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策[8],张云凤(2012)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9],金颖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10] 等。
在国外,也有众多的学者对研发经费进行的深入的研究,Griliches和Lichtenberg(1984)在分析美国制造业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全要素生产力与研发经费的投入存在密切的联系。Charles I.Jones和John C.Wiliams直接从生产函数出发,求出研发经费的投入效率。Martin Karlsson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衡量企业研发经费可行性这一观点,并认为要衡量其投资效率,管理者首先要界定什么才是研发活动中期望所得到的成果。众多的研究都指向了一个结论:研发经费对于国家科技与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研究方法
本文以灰色GM(1,1)预测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如下所述:
1.文献分析法。通过借阅图书馆相关书籍,搜索学校网络数据库中与课题相关的期刊、学术报告及学位论文等资料,理清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析。
2. 灰色GM(1,1)预测方法。通过灰色GM(1,1)预测方法对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进行分析建模,预测十三五期间的企业研发经费的数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