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功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关键因素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介 2
2.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概要 2
2.2 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时的评估 5
2.3 ERP系统的引进策略与程序 7
3 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8
3.1 限制理论简介 8
3.2 限制理论的思考流程 9
3.3 限制理论的应用 10
4 案例分析 11
4.1 案例公司背景 11
4.2 案例公司引进ERP系统的策略 11
4.3 以限制理论分析案例公司引进ERP的策略与成效 12
4.4 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分析 19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整个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策略目标和业务流程都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而工业经济的转型、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以知识信息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及企业组织的转变是导致企业环境的这种变革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因为这次企业环境改革浪潮的常胜,信息科技和信息系统对企业达成其企业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业务流程重组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htm>。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 、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 在成本 、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的改善。因此,业务流程重组强调的重点,不再仅仅是流程自动化或降低成本这些局部的边际效益了,而是企业在工作流程上做重大的变革的方式以及目的。信息科技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而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对信息科技的有力支持,使得其成为BPR的最佳选择。
对公司而言,运用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科技达成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新的竞争趋势。这些信息系统通过用科技来发展新产品、服务以及流程来为企业提供竞争武器去面对其他竞争对手。而处于这个经济因素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在支出、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等方面,企业应谨慎面对,以提升利润。当务之急的便是增加其标准化以及简化商用软件的配置数量。跨越多重作业模块的计划可以凭借Web技术构筑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以及安装整合式软件来实时完成,这便是ERP系统盛行的原因。
1.2 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有不少企业,在其领导者、经营者的细心规划下,逐步建立起具有强决策能力的信息系统,并借助信息科技产品的整合与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系统给顾客,从而产生相当的规模经济,不仅使得成本大幅降低,而且还提高了顾客的购买欲望与满意度,很大程度上维持了顾客对本企业的忠诚度。由此可知,促使这些企业成功的最大原因便是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由此可见,引进ERP系统对于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何才能成功引进呢?这是许多企业的经营者面临的第一个课题及挑战。要引进一套新的信息系统,往往牵涉到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作业流程和人员,并与企业内原有的各种信息系统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在引进ERP系统的整个阶段以及流程重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变革过程中的管理。尽管目前对于ERP系统相关的研究不少,但是针对如何成功引进ERP系统,以及究竟有哪些关键成功因素会影响ERP系统引进的研究却不多。因此,论文拟利用限制理论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探讨成功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一些公司引进ERP系统的实施建议。
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介
2.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概要
2.1.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演进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或突然兴起的领域,而是沿袭了早期的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Ⅱ)以及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的概念,并且整合了除生产部门之外的其他各个部门的运营信息,使与决策者相关的信息可以及时传达给经营者,由此演进而成的。
我们可以将主导企业20年的制造资源计划视为ERP的先导系统,许多制造资源计划的技术也慢慢应用在其它领域。90年代的ERP就是制造资源计划横向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经典之作。所有商家都将制造资源计划看作ERP的核心功能。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从规模经济向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增加弹性、提升品质的大量用户化生产型态转变,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变成了多元化、整合化、实时化的信息需求。因此,过去孤岛式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现状,而在这种背景下演进产生的信息系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在企业内部的整合无法满足全球化的竞争时,企业就必需强化其ERP系统,以此来确保竞争优势;未来企业思考的主轴将是如何善用因特网使ERP系统的流程由内向外沿伸。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如表2-1所示。
表2-1 ERP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企业应用的 软件 MRP MRPⅡ ERP EERP
应用范围 部门 工厂 企业 供应链
信息系统构架 Mainframe Minicomputer Client/Server Web Computing
需求重点 成本 质量 速度 协同计划
生产模式 少样大量 多样少量 多样大量 大量定制
产品供给导向 客户需求导向
2.1.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定义
图2-2 引进ERP系统六阶段
3 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3.1 限制理论简介
3.1.1限制理论的起源
限制理论(TOC)是美籍以色列人高德拉特(Eli Goldratt)博士从物理学领域引进到管理学领域形成的,它是Theory Of Constraints的简称,最初它作为一个物理学原理使用,一个简单的原理存在,它是指物理系统的最薄弱环节决定整个系统的产出或者效率,它在物理设计中经常使用到。1984年,高德拉特博士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目标》,书中运用约束的相关理论帮助一个工厂厂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不仅很好的处理了企业的发展问题并且很好的解决了家庭中的矛盾。在高德拉特的不断努力下,该书很快畅销美国,并得到了相关管理专家的好评,从此,TOC开始非常流行。高德拉特博士在以后的实践中,将该理论从生产领域逐渐扩展到销售领域,以及企业的其它管理领域。继目标以后,高德拉特又出版了《决不是靠运气》和《关键链》等书籍,将该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发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介 2
2.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概要 2
2.2 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时的评估 5
2.3 ERP系统的引进策略与程序 7
3 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8
3.1 限制理论简介 8
3.2 限制理论的思考流程 9
3.3 限制理论的应用 10
4 案例分析 11
4.1 案例公司背景 11
4.2 案例公司引进ERP系统的策略 11
4.3 以限制理论分析案例公司引进ERP的策略与成效 12
4.4 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分析 19
总结 21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整个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策略目标和业务流程都经历着重大的变革。而工业经济的转型、经济全球化的蔓延、以知识信息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及企业组织的转变是导致企业环境的这种变革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因为这次企业环境改革浪潮的常胜,信息科技和信息系统对企业达成其企业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业务流程重组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工作之一。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最早由美国的Michael Hammer 和James Champy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全盛的一种管理思想
htm>。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
对公司而言,运用业务流程重组和信息科技达成全球化,已经成为了新的竞争趋势。这些信息系统通过用科技来发展新产品、服务以及流程来为企业提供竞争武器去面对其他竞争对手。而处于这个经济因素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在支出、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等方面,企业应谨慎面对,以提升利润。当务之急的便是增加其标准化以及简化商用软件的配置数量。跨越多重作业模块的计划可以凭借Web技术构筑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以及安装整合式软件来实时完成,这便是ERP系统盛行的原因。
1.2 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有不少企业,在其领导者、经营者的细心规划下,逐步建立起具有强决策能力的信息系统,并借助信息科技产品的整合与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系统给顾客,从而产生相当的规模经济,不仅使得成本大幅降低,而且还提高了顾客的购买欲望与满意度,很大程度上维持了顾客对本企业的忠诚度。由此可知,促使这些企业成功的最大原因便是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由此可见,引进ERP系统对于一个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何才能成功引进呢?这是许多企业的经营者面临的第一个课题及挑战。要引进一套新的信息系统,往往牵涉到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作业流程和人员,并与企业内原有的各种信息系统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在引进ERP系统的整个阶段以及流程重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在于变革过程中的管理。尽管目前对于ERP系统相关的研究不少,但是针对如何成功引进ERP系统,以及究竟有哪些关键成功因素会影响ERP系统引进的研究却不多。因此,论文拟利用限制理论以及相关案例分析来探讨成功引进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一些公司引进ERP系统的实施建议。
2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简介
2.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概要
2.1.1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演进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或突然兴起的领域,而是沿袭了早期的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Ⅱ)以及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的概念,并且整合了除生产部门之外的其他各个部门的运营信息,使与决策者相关的信息可以及时传达给经营者,由此演进而成的。
我们可以将主导企业20年的制造资源计划视为ERP的先导系统,许多制造资源计划的技术也慢慢应用在其它领域。90年代的ERP就是制造资源计划横向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经典之作。所有商家都将制造资源计划看作ERP的核心功能。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从规模经济向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增加弹性、提升品质的大量用户化生产型态转变,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变成了多元化、整合化、实时化的信息需求。因此,过去孤岛式的信息系统已无法满足现状,而在这种背景下演进产生的信息系统就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在企业内部的整合无法满足全球化的竞争时,企业就必需强化其ERP系统,以此来确保竞争优势;未来企业思考的主轴将是如何善用因特网使ERP系统的流程由内向外沿伸。ERP系统的发展历程,如表2-1所示。
表2-1 ERP的发展历程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企业应用的 软件 MRP MRPⅡ ERP EERP
应用范围 部门 工厂 企业 供应链
信息系统构架 Mainframe Minicomputer Client/Server Web Computing
需求重点 成本 质量 速度 协同计划
生产模式 少样大量 多样少量 多样大量 大量定制
产品供给导向 客户需求导向
2.1.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定义
图2-2 引进ERP系统六阶段
3 限制理论及其应用
3.1 限制理论简介
3.1.1限制理论的起源
限制理论(TOC)是美籍以色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