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2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概述 1
3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2
3.1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2
3.2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3.3 案例分析 6
4 完善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8
4.1 国内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经验方法 8
4.2 加大农村信息化力度 9
4.3 整顿与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11
4.4 农村信息化平台整合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面向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中,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实现农村信息化,从而改善农村的发展环境,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民带来了财富、使得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村的经济面貌的改变提供持续、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带来现代化的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支持,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面临了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农民信息化的意识淡薄、农民自身文化素质比较低、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农村信息化的人才匮乏、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分布不均匀性较差等。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农村信息化建设,都表明我国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村问题。只有不断的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实现农村的快速发展,这对于国家建设而言也是有着很大的意义。随着江苏省各个地区的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展开,我省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有了初步的成效。信息的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络已经覆盖了江苏省大部分的农村,给当地农村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力量,当我们在看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村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针对其中的问题,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农村的进一步展开。
2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关概述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是实现农村向城市转化的的一个重要过程,加快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和谐环境,同时,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和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提高提高农民素质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的知识差距和经济差距,使得江苏省的农村经济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才能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脚步。?
在江苏省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利益,又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向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农民可以迅速的掌握信息和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存率,这样就能够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同时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可能帮助农民躲避墟市的危害,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开展面向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宏观信息服务,有利于改善政府对农村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合理的分配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改善农民的生产,农产品销售和转移就业环境。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让农民了解各方面的有效政策,科学和技术,及时的市场和就业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农民就可以自主的做出正确的判断[1],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的水平,农民还可以了解到农产品很多的市场渠道,实现多销的目的,生产力提高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收入。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农村向小康社会进发必要途径。要想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宏伟目标,关键还是在于农村。加快江苏省农村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快,而且能够大大地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电脑向农民辅助教学以及相关的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虚拟现实教育等手段,可以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享受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验条件等优质教育资源,引起了一场学习的狂潮。实现农村信息化还能够极大的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的条件,社会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和建设农村疾病防控信息系统,以及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等途径为农民服务,从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3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案例分析
3.1 江苏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就江苏省的整体状况来看,目前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大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江苏省农村信息化进程
以“信息化乡镇”建设为重点,围绕省“八项达标”和市农村信息化建设“十项工程”要求,着力抓好电视、电话、广播、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我省农村信息化基础条件[1]。
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建设,江苏省农村以逐步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工程。以消除覆盖盲区,提升覆盖效果,包括有线电视、“网络电视”、“乡村喇叭”等在当前江苏省农村的建设,随着广播电视进村入户, “信息化乡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自然村广播覆盖率达80%以上,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就当前江苏省宽带下乡工程。通过开展“宽带入户”、3G到村等通讯基础建设活动,加快光纤宽带和3G无线网络建设,提高有线、无线上网信号覆盖率,已经实现了100%行政村通光纤,60%以上行政村有无线上网信号。而且通讯部门出台相关优惠办法和奖补政策,降低门槛,让“信息化乡镇”宽带入户率达25%以上[2]。
(二)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依托省,市农业网站平台,有综合平台建设的县,乡有服务中心,行政村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服务站。并逐步向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工业的大范围努力提高信息的村庄和家庭层面,发挥信息为农服务效益。
通过实施了综合平台提升工程。信息录入工作系统的升级和更新,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其他农业相关的网络平台,县政府网。抓住乡镇、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指导龙头企业、合作机构和产业大户积极参与网站建设和信息供给;推广电子政务和村务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行政村管理应用率100%。
实施了服务堡垒建设工程。通过一站两乡镇技术推广站,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合作等模式,在农村小镇,建立了一套农村综合信息收集,出版,咨询,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供销,行政事务机构,农民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站。打造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堡垒[2]。
实施了服务终端延伸工程。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农村党员,村卫生室,营业大厅,社区活动室,新农村建设文化馆,站在每个行政村建立一个农村信息服务。并逐渐向农民合作机构、农业的龙头企业、农村大户的产业、万村千乡农家店面等延伸,从而实现了信息服务全覆盖。
(三)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产品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水平再不断的提升,实现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
目前,江苏省农村开始有了信息员队伍的建设。按照信息服务站的规定配备的信息官一员,开设信息员的招聘和评估系统。信息员主要在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农技推广员等有财政补贴的基层服务岗位,以及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人员、优秀返乡农民工中进行选聘。逐步形成了一个有政治素养,农村信息业务能力强的队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