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问答用户行为动机分析以知乎为分析对象(附件)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媒介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社会化媒体指的是以web2.0 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可以使用户原创和分享内容的网络应用平台。本文以“知乎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参与行为和参与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用户使用社会化问答社区的动机有互助利人、个人进步、信息获取、社会交际、社会地位提升、消遣娱乐、寻求趣味,并对社会化用户行为与动机进行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文献综述1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2
(一)研究问题及假设2
1.问题一2
2.问题二3
(二)研究方法3
1.问卷设计 3
2.量表构造 4
3.问卷发放 5
4..社会化问答用户的基本信息 5
三、数据分析与发现6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6
(二)信度分析7
(三)相关分析7
1.使用动机与使用行为的相关分析 7
2.用户性别与动机和行为的相关分析 8
(四)回归分析8
四、总结与建议9
(一)研究结论9
1.知乎用户的主要使用动机10
2.知乎用户的使用行为10
(二)知乎推广与宣传启示10
1.人们的社交媒体的偏好在发生改变,基于价值交换的关系越来越被重视。 10
2.社交问答网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和趣味 11
(三) 研究局限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社会化问答用户行为动机分析——以“知乎”为分析对象
引言
引言:在目前人类寻求信息的诸多行为中,通过将人作为信息源、借助社会网络来获取是一个主要途径[1]。社会化问答社区( Social Q&A Community)是这种行为的重要载体[2]。在这一社区中,用户从自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身信息需求出发,用自然语言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对其他用户的问题提供自己的答案,以问答为信息交互的主要形式。社区中的用户自主产生内容来满足有信息需求的用户,且多数问题有关隐性知识,拥有知识或相关经验的用户则可以自主选择问题来进行编辑答案、支持或者进行评论。用户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可以在线提出问题、发布答案、评论他人答案、收藏有价值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也满足了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与人际交往的需求[3]。
文献综述
“动机”这一概念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其他学科对其的认识不同,而且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概念确定。 Calder和Staw首先提出“动机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动机被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类[4]。动机是触发行为的内部因素和驱动力,它可以影响不同行为的强度及持续时间。马斯洛持这样的观点,通常人类的一种行为与多种动机都有关系。并且不是每一个行为或反应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存在无动机的或超动机的行为[5]。
对于动机的研究,还存在其他理论,比如:本能理论、唤醒理论和认知理论。其中典型的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因素在刺激和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为也能控制行为。其中认知理论又分为期待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论和成就目标论。认知论认为期待、归因、自我效能、成就目标等都对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些不同的动机理论中,学者可根据这些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来理解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动机以及影响该行为的因素探究。技术接受模型(TAM )是Davis得出一个关于研究使用者对Information system的接受模型[6]。 该模型提出两个主要变量:系统有用性和系统易用性[7]。 在此之后的研究中,TAM模型被广泛作为原始模型,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用户网络使用行为。例如比如 Venkatesh等人在TAM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究,提出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8]。
使用与满足理论也经常被用来帮助了解用户的使用行为。使用与满足理论(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研究影响受众选择媒介的心理动机和行为动机,以及选择不同的媒介满足了用户特定的需求[9]。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递发展和互联网使用用户的不断增长,使用与满足理论也可以被用来解释UGC用户的使用动机,从用户在线自主生产答案后的所获得的满足感[19]。Dolakia 等创新性地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出发点探究了用户的参与动机。群体动机会受个体动机的影响[10]。Dolakia的研究结论对UGC社区的用户参与行为动机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对于人们使用互联网媒体的信息行为的动机探究,国内外学者中积极进行多方面探究。 在用户有未被满足需求的时候,产生内在驱动力,进而促使其采取某种行为,来满足需求。由于动机存在内隐性,研究时通过某些外显行为来确立指标,据此来对内部动机进行推断[11] 。 Papacharissi和Rubin提出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表现为参与共享的程度越高,动机越强烈。然而, 对于使用大众传媒的动机,则与与使用程度并没有太明显的关联[12]。 Shao将用户使用UGC社区的目的表示为,用户自主生成内容是受自我表达与实现需求的驱动[13]。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及假设
1.问题一:探究知乎用户参与动机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通过参与时长和参与频次来体现知乎用户的参与行为
假设H1:知乎用户的参与动机对其参与时长具有促进作用。
H1a:互助利人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b:自我进步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c:信息获取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d:社会交际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e:社会地位提升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f:消遣娱乐动机越强烈,知乎用户的参与时长就越长。
H1g:寻求趣味越强烈,知乎用户的使用时间就越长。
假设H2:知乎用户的使用动机对其使用频率具有正向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50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