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献文中引用规范的探讨

摘要:文献引用规范是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文献引用规范的强调重点是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而学界所重点关注的学术论文文中引用规范却缺少一个得到大家认同或国家推行的标准。论文以图书情报领域部分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文献中中文期刊类引文的文中引用特点、引用不规范现象的主要表现,得出了现有学位论文存在严重的不规范现象、作者对参考文献文中引用表述规则的认识不统一以及作者更倾向于用报道式引用表述方式等结论,并从现有引用规范、学生、导师、答辩专家、教育管理部门、科技论文作者、期刊编审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中文文献文中引用的建议。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或绪论)3
一、学术文献引用研究简评3
二、文中引用规范调查以图书情报领域部分论文为例3
(一)数据采集3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4
1.文中引用方式的统计4
2.文中引用不规范现象的统计4
三、结论及建议5
(一)文中引用现状总结5
1.作者倾向于用报道式引用表述方式5
2.作者对参考文献文中引用表述规则的认识不统一5
3.文中引用不规范现象严重6
(二)建议和措施6
1.制定并在全国执行统一的中文文献参考文献文中引用规范6
2.以研究生群体为主要对象严格进行学术规范督促与审核6
3.提倡论文作者提交论文时附上引用的文章全文6
4. 创造遵循学术道德的社会氛围7
致谢7
参考文献7
表1 不同文献类型的引用方式4
表2 引用不规范现象统计4
表3 不规范引用现象的统计5
中文文献文中引用规范的探讨
引言
文献引用是期刊和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科学继承与创新的重要纽带。”【1】在写作过程中,能否准确并规范地引用文献,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态度是否严谨。文献引用“除了体现科学的继承性、尊重知识产权、便于对稿件创新性鉴审等作用之外,在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刊评价、论文影响力评价以及人才评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1999年,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制定了《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六条规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管理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科研论著中引用他人的成果,必须注明引证出处;未参加研究或者论著写作的人员,不得在论著中署名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严禁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2002年,教育部进一步提出《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提到“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2009年科技部出版《科研活动诚信指南》,重申学术研究规范,对学术不诚信要采取“零容忍”政策。文献引用规范是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文献引用中的不规范,可以为学术规范引导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术文献引用研究简评
引文是科学对话的一种方式,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引文是作者告诉读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哪些观点、资料是来源于他人文献,是作者在认可的学术理念和规则影响下产生的、可以考察分析的一种学术交流现象【3】。引文规范“是引用者遵循学术共同体(行业协会、组织或学术研究管理机关)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关于文献引用 (引证) 各种准则和相关要求,是衡量文献引用(引证)是否规范的标准(准则)。”【4】目前,我国对文献引用规范的强调重点是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国家在1986年发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1987),2005年又将此标准修订为GB/T 77142005。但该标准的出台只是促进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规范,而学界所重点关注的学术论文文中引用规范却缺少一个得到大家认同或国家推行的标准。针对学术论文中大量出现的文中引用不规范现象,国内很多数据库服务商推出了论文检测系统,虽有一定效果,但却引发了部分投机者在文献引用中随意修改表达,有的甚至曲解了所引用作者成果的原意,这种现象违背了著名科学社会学创始人默顿(Merton)【5】所倡导的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尊重。
文献引用受引用动机的影响。引文分析创始人加菲尔德(Gar?eld)将作者的引用动机概括为十五种类型【6】,而布鲁克斯(Brooks)则进一步将引文动机归结为三组七类【7】,其所认定的三组类型是 ①说服、正面评价、新颖性和社会认同。②负面证据。③ 提醒和操作型信息。由于引用动机主要涉及学术道德方面的约束,而引用方式却可以作为引用规范被倡导和推广。祝清松【8】等对引文内容分析方法的内涵及其三个主要步骤进行阐述。朱大明【2】通过调查提出了四种常见的引文模式:“摘录式引用即作者将参考文献中的语句、段落、数据、公式、图表等的原文直接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复述式引用是指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内容概要。报道式引用和复述式唯一不同的是报道式引用运用的是高度概括的语言。指示式引用是指作者只在文章中提到了参考文献的论题或相关内容, 但未明确表述所引用的具体内容。”本论文尝试以实证调查的方式,以实证数据分析文中引用不规范现象的表现。
二、文中引用规范调查以图书情报领域部分论文为例
(一)数据采集
在图书情报领域选择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数据源。期刊论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20132014年学术期刊分学科排行榜——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三档核心期刊:《图书情报工作》(A+)、《现代图书情报技术》(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A)和三类非核心期刊:《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新世纪图书馆》、《大学图书情报学刊》,涉及六种期刊60篇文章,获取356条引文信息,并对此356篇中文引文进行了追溯,共追溯到323篇引文的全文信息,有33篇未能追溯到原始文献。学位论文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的硕博士论文,共24篇,涉及154篇中文期刊论文,共追溯到其中中文期刊类引文的全文128篇,有26篇未能被追溯到。合并追溯到的引文全文数据有451条。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文中引用方式的统计
参照朱大明【2】所总结的文献引用的四种分类方式,在文中引用参考文献时,摘录式引用表述、复述式引用表述、报道式引用表述、指示式引用表述四种方式基本概括了现在所有的引用方式。本文按摘录式、复述式、报道式、指示式四种引用表述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摘录式引用表述即作者将参考文献中的原文直接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内容包括语句、段落、数据、公式、图表等。例如:王知津在解析信息偶遇时,强调“如何利用好信息偶遇,启发和改变用户的信息搜寻行为成为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加引号部分就是作者直接引用了参考文献的原文。复述式引用表述是指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引用参考文献中的内容概要。例如:通过信息偶遇获取的信息(下文中统称为“偶遇信息”)成为用户所获信息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原文:事实上偶遇式信息获取已经成为用户尤其是科研工作者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报道式引用表述和复述式引用表述大致相同,唯一不同就是报道式引用运用的是高度概括的语言。指示式引用表述是指作者只是在自己文章中提到了参考文献的论题或相关内容, 但未明确表述所引用的具体内容。例如:“2006年,娄策群[12]提出了信息生态位概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