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以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为例(附件)
摘要:引用认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某机构的科研引用模式、科研领域布局和研究动向,发现潜在的科研合作对象。本文选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界定了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分析了该机构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并对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分布符合集中离散规律,该机构的潜在合作对象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机构。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 言 4
一、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 4
(一)机构引用认同概念 4
(二)机构引证形象概念 4
(三)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国内研究现状 4
二、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5
(一)机构引用认同的特征 5
(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 5
(三)机构引用认同及引证形象研究的意义 5
三、机构引用认同实证研究 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6
(二)结果分析 6
四、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 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0
(二)结果分析 10
五、机构引用认同与机构引证形象的对比分析 12
六、结论与总结 12
(一)结论 12
(二)讨论 13
(三)不足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表1 6
表2、表3 7
表4、表5 8
表6、表7 9
表8、表9 11
表10 12
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
——以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为例
引言
引言
最早提出引用认同概念的是 White,Howard D. 2001 年,White 发表论文“Authors as citers overtime”,引用认同 ( citation identity ) 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某作者的引用认同被定义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某作者引用过的所有作者的集合”【1】。
2006 年 BonnevieNebelong【2】仿照作者引用认同, 提出了“期刊引用认同” 的概念。 期刊引用认同主要是指“一种期刊引用的那些期刊的集合” 以及 “引用该种期刊的某那些期刊的集合”。
在2009年之前,国内学者仅有武夷山和屈宝强等提到了引用认同的概念,关于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大部分研究是从2009 年开始的,这个爆发点来自于武夷山在 2009 年 8月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的《引用认同——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3】自此之后,武夷山、郑德俊、李燕萍、苏芳荔等学者对期刊引用认同和作者引用认同进行了研究。而与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相关的研究较少。
一、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
科研机构能够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当前科研机构的认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方面,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及产出进行分析,是政策上的评价; 微观层面主要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从引用认同的角度,对机构的成果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发表论文的质和量来分析,或者通过作者合著来分析科研合作交流情况【4】。
(一)机构引用认同概念
机构引用认同可定义为:“某机构所引用的所有机构的集合”【5】。
作者引用认同是基于某个作者的所有文献的引文,即:“待研究作者——该作者发表的文献—— 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作者”。
期刊引用认同是基于某个期刊的引文,通过引文文献来研究期刊,即:“待研究期刊—— 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来源期刊”。
当引用认同用于科研机构分析时,由于科研机构有多个作者,因此其研究思路就变成了:“待研究科研机构——该科研机构的所有文献—— 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作者——作者所属机构”。
(二)机构引证形象概念
机构引证形象可定义为“引用某机构的所有机构的集合”。作者引证形象是基于某个作者的所有文献的被引情况,即:“待研究作者——该作者发表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引证文献的作者”。
期刊引证形象是基于某个期刊的被引情况,通过引证文献来研究期刊,即:“待研究期刊——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的来源期刊”。
当引证形象用于科研机构分析时,由于机构有多个作者,因此其研究思路就变成了:“待研究科研机构——该科研机构的所有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的作者一一作者所属机构”。
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作者引用认同与期刊引用认同,国内对于机构引用认同的研究较少。
郑德俊和陈伟以 BonnevieNebelong 所构建的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选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为评价对象,分析了该期刊的引用率、自引率、自被引率、新期刊扩散因子等指标,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图书情报学刊物的对比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的有效性【6】。
苏芳荔在《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中选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界定了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分析了该机构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并对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进行对比分析【7】。
鲁晶晶,邓勇和陈云伟将引用认同方法应用于科研机构分析中,研究某机构所引用的其他机构的集合,并以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为例,从被引机构的国家(地区)分布、被引机构的被引频次分布(包括自引)、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三个角度初步研究该学院的引用认同【8】。
刘颖和吉久明在《农林类高校图书馆引用认同探讨》中将引用认同方法应用于农林类高校图书馆研究特点和研究网络分析,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计算了“211”农林类高校图书馆2009-2011 年引用认同指和标准化指数,并对各引用认同指标与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9】。
二、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一)机构引用认同的特征
1.相对确定性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文献时已经添加进去的,文章一经发表,参考文献就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人们的利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一个科研机构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输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大多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以供其他科研人员参考和分享,产生了固定的参考文献集合,该集合是科研机构思想的源泉,对该集合的研究可以看出科研机构的引用模式、学术风格等。一旦论文总量确定,机构引用认同也就确定了;但是,一个机构只要还存在,论文数量就在不断增加,不同时间段的机构引用认同是不一样的。当一个机构消亡的那日起,机构引用认同就不变了。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 言 4
一、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 4
(一)机构引用认同概念 4
(二)机构引证形象概念 4
(三)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国内研究现状 4
二、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5
(一)机构引用认同的特征 5
(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 5
(三)机构引用认同及引证形象研究的意义 5
三、机构引用认同实证研究 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6
(二)结果分析 6
四、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 1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0
(二)结果分析 10
五、机构引用认同与机构引证形象的对比分析 12
六、结论与总结 12
(一)结论 12
(二)讨论 13
(三)不足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表1 6
表2、表3 7
表4、表5 8
表6、表7 9
表8、表9 11
表10 12
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
——以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为例
引言
引言
最早提出引用认同概念的是 White,Howard D. 2001 年,White 发表论文“Authors as citers overtime”,引用认同 ( citation identity ) 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某作者的引用认同被定义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某作者引用过的所有作者的集合”【1】。
2006 年 BonnevieNebelong【2】仿照作者引用认同, 提出了“期刊引用认同” 的概念。 期刊引用认同主要是指“一种期刊引用的那些期刊的集合” 以及 “引用该种期刊的某那些期刊的集合”。
在2009年之前,国内学者仅有武夷山和屈宝强等提到了引用认同的概念,关于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大部分研究是从2009 年开始的,这个爆发点来自于武夷山在 2009 年 8月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的《引用认同——一个值得注意的概念》【3】自此之后,武夷山、郑德俊、李燕萍、苏芳荔等学者对期刊引用认同和作者引用认同进行了研究。而与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相关的研究较少。
一、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
科研机构能够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当前科研机构的认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方面,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及产出进行分析,是政策上的评价; 微观层面主要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从引用认同的角度,对机构的成果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发表论文的质和量来分析,或者通过作者合著来分析科研合作交流情况【4】。
(一)机构引用认同概念
机构引用认同可定义为:“某机构所引用的所有机构的集合”【5】。
作者引用认同是基于某个作者的所有文献的引文,即:“待研究作者——该作者发表的文献—— 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作者”。
期刊引用认同是基于某个期刊的引文,通过引文文献来研究期刊,即:“待研究期刊—— 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来源期刊”。
当引用认同用于科研机构分析时,由于科研机构有多个作者,因此其研究思路就变成了:“待研究科研机构——该科研机构的所有文献—— 这些文献的引文—— 引文的作者——作者所属机构”。
(二)机构引证形象概念
机构引证形象可定义为“引用某机构的所有机构的集合”。作者引证形象是基于某个作者的所有文献的被引情况,即:“待研究作者——该作者发表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引证文献的作者”。
期刊引证形象是基于某个期刊的被引情况,通过引证文献来研究期刊,即:“待研究期刊——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的来源期刊”。
当引证形象用于科研机构分析时,由于机构有多个作者,因此其研究思路就变成了:“待研究科研机构——该科研机构的所有文献——这些文献的引证文献—— 引证文献的作者一一作者所属机构”。
机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的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作者引用认同与期刊引用认同,国内对于机构引用认同的研究较少。
郑德俊和陈伟以 BonnevieNebelong 所构建的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选用 《情报理论与实践》为评价对象,分析了该期刊的引用率、自引率、自被引率、新期刊扩散因子等指标,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图书情报学刊物的对比和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期刊引用认同评价指标的有效性【6】。
苏芳荔在《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实证研究》中选取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为研究对象,界定了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概念,分析了该机构的引用认同和引证形象,并对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进行对比分析【7】。
鲁晶晶,邓勇和陈云伟将引用认同方法应用于科研机构分析中,研究某机构所引用的其他机构的集合,并以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为例,从被引机构的国家(地区)分布、被引机构的被引频次分布(包括自引)、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三个角度初步研究该学院的引用认同【8】。
刘颖和吉久明在《农林类高校图书馆引用认同探讨》中将引用认同方法应用于农林类高校图书馆研究特点和研究网络分析,结合《中国引文数据库》,计算了“211”农林类高校图书馆2009-2011 年引用认同指和标准化指数,并对各引用认同指标与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9】。
二、机构引用认同和机构引证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一)机构引用认同的特征
1.相对确定性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文献时已经添加进去的,文章一经发表,参考文献就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时间、人们的利用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一个科研机构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输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大多数以论文的形式发表,以供其他科研人员参考和分享,产生了固定的参考文献集合,该集合是科研机构思想的源泉,对该集合的研究可以看出科研机构的引用模式、学术风格等。一旦论文总量确定,机构引用认同也就确定了;但是,一个机构只要还存在,论文数量就在不断增加,不同时间段的机构引用认同是不一样的。当一个机构消亡的那日起,机构引用认同就不变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xxaq/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