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应用相关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企业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和环境绩效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的会计分支——环境会计形成了。
本论文研究的是企业环境会计应用问题,简单介绍了环境会计的概念,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清晰的介绍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我国环境会计难以运用的原因以及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HM000156
本文的目的是说明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都应该重视环境会计应用,反映企业的环境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从而更好的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环境会计;应用现状;应用问题;问题应对
1.1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会计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又称绿色会计,同传统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计量、记录企业在治理污染、节能减排、环境污染中的成本费用,同时计量并报告企业在环境治理与维护开发中形成的效益,从而综合评估企业财务成果中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的影响。环境会计将传统会计与环境经济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最终起到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2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从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开始就存在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科技更加进步,不断加速改造自然的同时,环境污染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问题,人类已经明显意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任何领域,人们都在寻找能够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关于环境信息的会计数据支持,所以环境会计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环境管理的需要使环境会计成为必要,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两者互为依存。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础,一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必然能够加快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法。如果能够是实现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应用,必定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步。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才能使双方都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2 发展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模式都是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伴随着环境的高度破坏,这样便会阻碍企业的自身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增加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2.3 发展环境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所以在国际趋势向环境会计转变的时候,我国应该坚决的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通常大于发达国家,不仅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进行过更新换代,更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好于发展中国家。虽然环境会计的起步比较早,也已经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果我国想要接轨世界,就要更多地与国际上的企业进行交流,而会计作为交流语言就必须更加国际化。因此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应当坚决发展环境会计。
1.3 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可行性
1.3.1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客观环境
环境会计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环境会计对象价值的准确计量,而环境会计的准确计量的起点则是环境标准。这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设与完善,不仅在宪法中进行了规定,还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还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方案和计划。
中国会计学会于2001年1月成立“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在2007年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制度》需从环境支出和界定以及规范等方面着手的建议。同时,我国的政府代表多次积极参加联合国相关问题的探讨,财政部会计司在回答联合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调查的同时,也认为企业对其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恢复中所投入的成本、由于环境污染而蒙受的费用损失和社会成本损失进行披露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随着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我国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指导。
1.3.2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主观环境
由于政府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西方的跨国公司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进行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日本的朝日啤酒集团也自1997年起便每年发布公司环境报告书。虽然我国现在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并不理想,但已经有50%左右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外披露企业环境信息了。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环境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一章 环境会计概述 1
1.1 环境会计的概念 1
1.2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1
1.2.1 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1.2.2 发展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2.3 发展环境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
1.3 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可行性 2
1.3.1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客观环境 2
1.3.2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主观环境 3
第二章 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 3
2.1 理论研究现状 3
2.2 实务应用现状 4
第三章 我国环境会计难以应用的原因 5
3.1 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 5
3.1.1 相关法律和会计法规不完善 5
3.1.2 环境保护意识弱 5
3.1.3 环境会计专业人员缺失 5
3.2 理论因素 6
3.2.1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法存在难点 6
3.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落后 6
第四章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 7
4.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7
4.2 统一规范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8
4.2.1 转变会计主体 8
4.2.2 明确环境会计要素 8
4.2.3 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8
4.3 企业积极进行环境会计实践 9
4.3.1 加强环境会计实务——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例 9
4.3.2 大力发展环境审计,强化环境核算的监督力量 9
4.3.3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10
4.3.4 先点后面推行环境会计应用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本论文研究的是企业环境会计应用问题,简单介绍了环境会计的概念,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清晰的介绍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我国环境会计难以运用的原因以及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HM000156
本文的目的是说明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的企业都应该重视环境会计应用,反映企业的环境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从而更好的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环境会计;应用现状;应用问题;问题应对
1.1 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会计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又称绿色会计,同传统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相关法律和法规,计量、记录企业在治理污染、节能减排、环境污染中的成本费用,同时计量并报告企业在环境治理与维护开发中形成的效益,从而综合评估企业财务成果中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的影响。环境会计将传统会计与环境经济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最终起到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2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环境问题从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开始就存在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科技更加进步,不断加速改造自然的同时,环境污染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环境问题也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问题,人类已经明显意识到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任何领域,人们都在寻找能够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关于环境信息的会计数据支持,所以环境会计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了。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环境管理的需要使环境会计成为必要,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两者互为依存。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基础,一旦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必然能够加快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法。如果能够是实现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应用,必定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步。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才能使双方都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2 发展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模式都是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伴随着环境的高度破坏,这样便会阻碍企业的自身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大力发展环境会计,增加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1.2.3 发展环境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所以在国际趋势向环境会计转变的时候,我国应该坚决的进行环境会计的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破坏通常大于发达国家,不仅因为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进行过更新换代,更因为他们的环保意识好于发展中国家。虽然环境会计的起步比较早,也已经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发展中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如果我国想要接轨世界,就要更多地与国际上的企业进行交流,而会计作为交流语言就必须更加国际化。因此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我国应当坚决发展环境会计。
1.3 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可行性
1.3.1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客观环境
环境会计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环境会计对象价值的准确计量,而环境会计的准确计量的起点则是环境标准。这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建设与完善,不仅在宪法中进行了规定,还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还有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方案和计划。
中国会计学会于2001年1月成立“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在2007年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上提出了建立我国《环境会计制度》需从环境支出和界定以及规范等方面着手的建议。同时,我国的政府代表多次积极参加联合国相关问题的探讨,财政部会计司在回答联合国环境会计法律法规调查的同时,也认为企业对其在污染防治和环境恢复中所投入的成本、由于环境污染而蒙受的费用损失和社会成本损失进行披露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随着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的发展,我国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指导。
1.3.2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主观环境
由于政府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西方的跨国公司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进行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日本的朝日啤酒集团也自1997年起便每年发布公司环境报告书。虽然我国现在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并不理想,但已经有50%左右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外披露企业环境信息了。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环境问题更加不容忽视。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一章 环境会计概述 1
1.1 环境会计的概念 1
1.2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 1
1.2.1 发展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1.2.2 发展环境会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
1.2.3 发展环境会计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
1.3 我国环境会计应用的可行性 2
1.3.1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客观环境 2
1.3.2 我国已具备了实施环境会计的主观环境 3
第二章 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 3
2.1 理论研究现状 3
2.2 实务应用现状 4
第三章 我国环境会计难以应用的原因 5
3.1 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 5
3.1.1 相关法律和会计法规不完善 5
3.1.2 环境保护意识弱 5
3.1.3 环境会计专业人员缺失 5
3.2 理论因素 6
3.2.1 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法存在难点 6
3.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落后 6
第四章 我国实施环境会计的对策 7
4.1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7
4.2 统一规范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8
4.2.1 转变会计主体 8
4.2.2 明确环境会计要素 8
4.2.3 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8
4.3 企业积极进行环境会计实践 9
4.3.1 加强环境会计实务——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例 9
4.3.2 大力发展环境审计,强化环境核算的监督力量 9
4.3.3 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10
4.3.4 先点后面推行环境会计应用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