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
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20200410184049]
摘 要
本设计首先对项目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并详细的介绍了项目管理研究的国内现状、国外现状以及著名学者的研究。然后,将“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做了详细的解释,其中包括:总体简介、建筑概况、结构设计概况、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图形算量、钢筋翻样、投标报价表、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布置等,最后进行了总结。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项目管理规划造价控制
目 录
1.引言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1.1 国内研究现状1
1.1.2 国外研究现状3
1.1.3 简要评述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3 课题来源4
1.4 研究预期结果和技术方法4
1.4.1 预期结果4
1.4.2 技术方法4
2“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 5
2.1 工程概况5
2.1.1 总体简介 5
2.1.2 建筑概况5
2.1.3 结构设计概况6
2.1.4 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7
2.1.5 投标报价表7
2.1.6 钢筋翻样8
2.1.7 图形算量8
2.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
2.3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8
2.3.1 施工进度计划8
2.3.2 组织管理措施8
2.3.3 合同措施10
2.3.4 其他保证措施10
2.4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10
2.4.1 测量放线10
2.4.2 基坑降水11
2.4.3 土方工程12
2.4.4 验槽13
2.4.5 垫层与砖胎模13
2.4.6 地下防水工程14
2.4.7 钢筋工程18
2.4.8 模板工程25
2.4.9 混凝土工程30
2.4.10 结构工程37
2.4.11 脚手架工程39
2.4.12 屋面工程42
2.4.13 门窗工程43
2.4.14 幕墙工程44
2.4.15 装饰装修工程45
2.5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52
2.5.1 安全文明施工52
2.5.2 环境保护措施63
2.6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71
2.6.1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计划71
2.6.2 项目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75
2.7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78
2.7.1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78
2.7.2 周转材料计划80
2.7.3 劳动力计划80
2.8 季节性气候施工措施81
2.8.1 雨季施工措施81
2.8.2 冬季施工措施83
2.8.3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84
3.结语84
4. 参考文献85
5. 致谢85
附表一86
附表二 108
附表三 117
附表四 126
1.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罗庚教授引进和推广了网络计划技术,并结合我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指导思想,将这一技术称为“统筹法”。当时华罗庚组织并带领小分队深入重点工程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就是起源于华罗庚推广“统筹法”的结果,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也是由于统筹法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统筹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此时,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但当时主要应用在国防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强调的是项目在进度、费用与质量三个目标的实现上。【1】
1982年,在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中,日本建筑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这一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给当时我国的整个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确实看到了项目管理技术的作用。基于鲁布格工程的经验,1987年国家计委、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在一批试点企业和建设单位要求采用项目管理施工法,并开始建立中国的项目经理认证制度。1991年建设部进一步提出把试点工作转变为全行业推进的综合改革,全面推广项目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比如在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中,都采用了项目管理这一有效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0年代初在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倡导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学科的项目管理专业学术组织——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Committee, China,简称PMRC),PMRC的成立是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PMRC自成立至今,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推动我国项目管理事业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为促进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沟通与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我国项目管理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至今日,许多行业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组织,如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工作委员会等等都是中国项目管理学科得到发展与日益应用的体现。
现代项目与项目管理是扩展了的广义概念,项目管理更加面向市场和竞争、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是一套具有完整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PMBOK)的概念是在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发展进程中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为PMI)首先提出来的,这一专门术语是指项目管理专业领域中知识的总和。PMRC于2001年在其成立10周年之际也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
国内相关学者也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蔚林巍(2000),提出了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3】
黄健仓,周合亭(2013),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清楚投资人对项目的诉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批准的费用内, 交付符合技术性能规范要求的成果, 实现永远让业主满意的长期目标。【4】
陈建张,汪惠芬,刘婷婷,张友良(2006)为满足协同产品开发环境对项目管理的需求,结合自行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工作流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协同产品开发环境的分布式集成项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基本功能。在系统实现过程中,融入了关键链项目管理的方法,提高了项目计划制定的质量。通过信息管理模块的信息发布和实时协同工具,提供了项目管理必要的协同功能,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流和产品数据管理三者的有效集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适合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的项目管理系统,并通过应用实例进行了测试验证。【5】
摘 要
本设计首先对项目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并详细的介绍了项目管理研究的国内现状、国外现状以及著名学者的研究。然后,将“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做了详细的解释,其中包括:总体简介、建筑概况、结构设计概况、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图形算量、钢筋翻样、投标报价表、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布置等,最后进行了总结。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项目管理规划造价控制
目 录
1.引言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1
1.1.1 国内研究现状1
1.1.2 国外研究现状3
1.1.3 简要评述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4
1.3 课题来源4
1.4 研究预期结果和技术方法4
1.4.1 预期结果4
1.4.2 技术方法4
2“光一科技生产与中试基地A楼”项目管理规划 5
2.1 工程概况5
2.1.1 总体简介 5
2.1.2 建筑概况5
2.1.3 结构设计概况6
2.1.4 现场条件及周边环境7
2.1.5 投标报价表7
2.1.6 钢筋翻样8
2.1.7 图形算量8
2.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8
2.3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8
2.3.1 施工进度计划8
2.3.2 组织管理措施8
2.3.3 合同措施10
2.3.4 其他保证措施10
2.4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10
2.4.1 测量放线10
2.4.2 基坑降水11
2.4.3 土方工程12
2.4.4 验槽13
2.4.5 垫层与砖胎模13
2.4.6 地下防水工程14
2.4.7 钢筋工程18
2.4.8 模板工程25
2.4.9 混凝土工程30
2.4.10 结构工程37
2.4.11 脚手架工程39
2.4.12 屋面工程42
2.4.13 门窗工程43
2.4.14 幕墙工程44
2.4.15 装饰装修工程45
2.5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52
2.5.1 安全文明施工52
2.5.2 环境保护措施63
2.6 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71
2.6.1 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计划71
2.6.2 项目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75
2.7 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78
2.7.1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78
2.7.2 周转材料计划80
2.7.3 劳动力计划80
2.8 季节性气候施工措施81
2.8.1 雨季施工措施81
2.8.2 冬季施工措施83
2.8.3 高温季节施工措施84
3.结语84
4. 参考文献85
5. 致谢85
附表一86
附表二 108
附表三 117
附表四 126
1.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罗庚教授引进和推广了网络计划技术,并结合我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指导思想,将这一技术称为“统筹法”。当时华罗庚组织并带领小分队深入重点工程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就是起源于华罗庚推广“统筹法”的结果,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也是由于统筹法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化管理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统筹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此时,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但当时主要应用在国防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强调的是项目在进度、费用与质量三个目标的实现上。【1】
1982年,在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鲁布格水电站饮水导流工程中,日本建筑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这一工程的施工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给当时我国的整个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确实看到了项目管理技术的作用。基于鲁布格工程的经验,1987年国家计委、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在一批试点企业和建设单位要求采用项目管理施工法,并开始建立中国的项目经理认证制度。1991年建设部进一步提出把试点工作转变为全行业推进的综合改革,全面推广项目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比如在二滩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中,都采用了项目管理这一有效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0年代初在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倡导下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学科的项目管理专业学术组织——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roject Management Research Committee, China,简称PMRC),PMRC的成立是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PMRC自成立至今,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为推动我国项目管理事业的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为促进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沟通与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我国项目管理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截至今日,许多行业也纷纷成立了相应的项目管理组织,如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工作委员会等等都是中国项目管理学科得到发展与日益应用的体现。
现代项目与项目管理是扩展了的广义概念,项目管理更加面向市场和竞争、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是一套具有完整理论和方法基础的学科体系。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PMBOK)的概念是在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发展进程中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为PMI)首先提出来的,这一专门术语是指项目管理专业领域中知识的总和。PMRC于2001年在其成立10周年之际也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C-PMBOK)。【2】
国内相关学者也对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蔚林巍(2000),提出了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3】
黄健仓,周合亭(2013),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清楚投资人对项目的诉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批准的费用内, 交付符合技术性能规范要求的成果, 实现永远让业主满意的长期目标。【4】
陈建张,汪惠芬,刘婷婷,张友良(2006)为满足协同产品开发环境对项目管理的需求,结合自行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工作流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协同产品开发环境的分布式集成项目管理系统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基本功能。在系统实现过程中,融入了关键链项目管理的方法,提高了项目计划制定的质量。通过信息管理模块的信息发布和实时协同工具,提供了项目管理必要的协同功能,实现了项目管理、工作流和产品数据管理三者的有效集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适合协同产品开发项目的项目管理系统,并通过应用实例进行了测试验证。【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cgl/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