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_中小企业融资难视角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_中小企业融资难视角[20191229205506]
摘要
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应收账款质押作为一种新的担保质押方式,其主要是将应收账款含有的财产价值提前变成现金,从而方便中小企业的融资,使得融资方法更加多元化,有利于中小企业扩大它们的业务。但是由于相关法律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规定的过于原则化,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度方面的的缺陷和实际中的困境。本文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应收账款存在的合理性,如应收账款质押有其存在的制度基础,满足中小企业难以融资的现实需要。通过对于中型和小型企业融资难现状的分析,如制度上的不完善,银行更偏爱不动产抵押,中小企业内部的不完善种种原因,分析如何完善制度方面的不足,法律概念模糊导致的诸多问题,从登记公示效力,执法体系等方面加以详细的说明,完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加强人员培养,让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这一新的融资手段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更快,更合理。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应收账款质押登记
目录
1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方法 3
1.3.1系统论的研究法 3
1.3.2文献法搜集 3
1.3.3规范研究法 3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3
1.4.1国内研究综述 3
1.4.2国外研究综述 3
2理论基础 5
2.1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 5
2.2应收账款质押的特征 5
2.3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基础 5
2.4应收账款质押理论支持 6
2.4.1交易成本理论的支持 6
2.4.2 效率原则的支持 6
3现行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 8
3.1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自身存在的不足 8
3.1.1具有缺陷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规定 8
3.1.2执法体系不完善 9
3.2基础合同引发的问题 9
3.3现实操作中小企业信用存在风险 10
4导致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 12
4.1制度体系的缺失 12
4.2应收账款标的的复杂性 12
4.3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缺乏认识 12
4.4企业内部缺乏管理 13
5对策建议 14
5.1完善制度体系 14
5.1.1调整立法,明确定义应收账款的概念范畴 14
5.1.2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 14
5.2执法体系的完善 15
5.2.1建立应收账款债务人通知制度 15
5.2.2限制出质人和应收账款债务人行为 15
5.3合理审查基础合同 15
5.4各方共同推进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发展 15
6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自从应收账款质押提出开始,它的优劣也纷纷显现出来,一方面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向银行贷款时是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融资的选择。但现实中,银行更偏爱不动产担保,对于中小企业刚刚起步阶段,想要获得银行的贷款绝非易事。但应收账款质押现行制度提出,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小型和中型的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融资方式。这种新型的担保融资手段,可以帮助需要融资的公司提前资金变现,降低了经营的风险,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 。但是另一方面在我国刚刚起步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在法律上面的规定不完善,对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有着不足之处,实际操作中的相关机构不完善等问题也暴露了其缺点。
但是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许多财富不止是有形的,更多开始转向无形资产,比如股票,知识产权,基金份额,应收账款等。中小企业的成长不可能具有巨额的不动产,动产,所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成为了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链短缺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就是基于对应收账款的更透彻的分析理解之上,更深入阐发应收账款质押,重点在于应收账款质押在现实操作中为何面临重重困境,在制度和中小企业以及银行自身探求原因,为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现实经济复苏正在放缓的前提和国内经济压力下行的压力变大的环境中,国内外市场需要总体不足,我国各行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量持续上升,恢复期限继续延长,还增加了拖欠账款和资本的流动风险,整体形势更为严峻。
对于2012年来说,以国内工业行业为例,截止到十二月,在国家规模(2000万主营业务收入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80000亿元多,与去年的同期相比,增加了约17%的应收账款数额,流动资产总额上涨了5.6%。应收账款总数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流动资产总额的份额为23%,与昨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对于计算机业连续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据了应收账款的更大份额,其中大份额也包括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而在2013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约90000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
俗话说市场是靠需求来决定的。当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量不断地增加的时候,面对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建立,扩大小型和中型企业可以使用担保财产的范围,让闲置不用的应收账款有了新的利用价值,用第三方付款人的信用来加强出质人的信用能力,这更有利于小型和中型的企业从银行获得发展资金支持,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小型和中型的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可能性:首先应收账款质押有法律基础。《物权法》第223条中规范了可以质押的权利:在有权处分的前提条件之下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于下述的权利可以出质:(1)汇票、支票、本票;(2)债券、存款单;(3)仓单、提单;(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6)应收账款;(7)法律 、行政法规 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虽然法律中对于应收账款质押没有过多详细的阐述,但是明确了应收账款是可以进行出质。
其次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在现实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1)用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应收账款在中国是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在实践中,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总资产大约六成以上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应收账款总额更是达到5万亿元以上,所以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于目前的中国市场来说是一只潜力股。中小企业面对融资困难时,一般会采取向银行等信贷公司借款来筹资,但由于中型和小型企业一般难以达到银行的贷款的标准,故促使从银行贷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而利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弥补了中小企业没有大型资产作抵押的缺陷,为中型和小型企业提供了发展的资金。(2)以我国国情来说,不动产抵押是一般常见的抵押方式。虽然受到普遍企业的喜爱,但是相关法律则明确规定了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等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所有的情况下是不能作为抵押来融资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抵押的资源也是受到限制,应收账款质押的出现,不仅能够满足企业的贷款,也有利于银行增加业务收入。(3)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应收账款质押,以解决当前的应收账款因为没有利用而闲置的问题,加速资金流通,促进市场的发展。
同时应收账款的融资不仅仅满足了需求,更增加了应收账款的重要性,加大了对应收账款业务信用关注,因此应收账款质押不止优化了社会的信用环境,也激发了市场经济主体发展的热情。
1.3研究方法
1.3.1系统论的研究法
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研究,需要从整体系统上来分析,在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存在的问题之时要考虑内外的联系,才有利于完整研究问题。
1.3.2文献法搜集
鉴别、整理国内外关于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等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剖析,进一步研究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改进的意见。
1.3.3规范研究法
作为会计研究的理论之一,这一研究方法更注重从价值观念和经济理论上分析。它关联到对于经济成本分析和效率的分析。其主要特色在于首先确定相应的标准,然后根据这些标准来分析判断研究符合当前标准的对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