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问题研究
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问题研究[20200210134937]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绿色信贷的经济发展成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信贷研究奠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外部条件、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一个很好的资源和环境的支持。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以及长期规划,绿色信贷政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苏省金融机构本研究后的绿色信贷政策的分析,问题分析和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过中,他们的理由,并试图给出进一步改善和绿色信贷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经过研究江苏省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分析,分析问题和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他们的原因,并尝试给出一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绿色信贷政策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3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4
2.绿色信贷相关理论分析 5
2.1绿色信贷定义 5
2.2绿色信贷制度政策 5
2.3绿色信贷审批流程 6
3.绿色信贷在江苏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 8
3.1江苏金融机构概述 8
3.2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现状分析 8
3.3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问题分析 13
3.3.1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额高 13
3.3.2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涉及行业少 14
3.3.3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办理手续繁琐 15
4.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完善对策 16
4.1降低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额 16
4.1.1催收通知 16
4.1.2不良贷款重组 16
4.1.3担保物处置/保证人追索 16
4.1.4诉讼、仲裁程序 16
4.1.5核销 16
4.2扩大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规模 16
4.3简化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程序 17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是实施环保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原因。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能源。江苏省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说明了能源的供需矛盾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同时存在但是能源的供给却是有限度的,虽然总的能量,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项长期挑战仍然是中国政府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减少高耗能行业的。?一是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在这一点上,清洁煤的使用的较低的水平,从而导致烟灰,粉尘和CO。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二是能源效率较低。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占的比例过高,如钢铁,铝,水泥等。比例低和第三产业能耗低占,以及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也制约了能源利用效率。
江苏省长期能源消费与煤炭,结构面临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为主导的风险。早在20世纪80年代认识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量、江苏政府问题的严重性,各级政府已推行多项节能政策和法规,有的以出现行政法规,有的以法律形式、方法和标准等的方式出现,有的为专项政策的制定,有的散见于其他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中。因为推进结构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是节能减排和节约能源,这是推动经济环保型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表明政府是坚定的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转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信贷政策是节能减排政策中的市场化政策,有效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中国达到设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约束性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污染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末降低10%左右。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接下来“十二五"规划的节能减排措施将更严厉,目标更明确,也意味着达成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就是通过研究江苏省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现状,剖析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内部原因,并且探索如何完善江苏省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政策制度,探索如何实现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的全面普及,探索如何有力的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使之可以支持环保产业的融资需求,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及有效落实,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还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形象以及声誉。达到转变产业结构、增长经济和节能减排的长远目标,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Feldman Roger D.和Knapp George M.(1990)认为,为,当时的政府没有创建一个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和安全的法律环境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投资于环保产业的原因,?而且特定任何一个的公共政策来不鼓励对环保产业的开支与支持。
MarkA.White(1996)从环境和金融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将“绿色金融”解释为:?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来促进环境保护,并将环境风险作为决策评价因素之一的金融系统。提出进行金融决策应遵循的三个步骤:第一种可能的生态平衡分析、 环境评估工具,确定风险和利润 ;第二,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找到可行的方法以赚取的利润或减少风险 ;最后,综合分析的成本、 效益和风险,作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
Marcel Jeucken(2001)在金融和银行业金融业和在地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研究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与可持续发展银行和其他银行的策略相比,本书还分析了环境问题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的商业机会和风险,包括产品创新、治理结构的改变等。更多的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以及银行应注意避免环境风险。
T.E.Gradel和B.R.Allenby在“工业生态学”一书中对环境和金融理论,环境和财务的研究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融服务行业的一个隐含的假设,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并进入服务行业,并从工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的环境。他们认为,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即环境压力主要来自制造业,而不是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于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而言,而事实上环境污染的原因是是整个经济活动。
1.3.2国内研究综述
邓瑛(2002)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一种是通过环保,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的建设;?二是以“金融”的眼光关注环保产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支持。从两个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面出发,寻求促进金融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方式。
张雪兰、何德旭(2007)认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环境和经济政策和产业基于国家政策,?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对研发、生产治理污染的设施,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生产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的支持和实施优惠的低利率提供贷款,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施行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的技术措施。
周小川(2007)指出要加强金融机构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与风险防范意识,理顺价格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给予市场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等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能力配置,运用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口。
陈雁(2008)银行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实施绿色信贷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次尝试的机会,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接受赤道原则的必要性,还对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政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绿色信贷的经济发展成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信贷研究奠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外部条件、 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一个很好的资源和环境的支持。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经济政策,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以及长期规划,绿色信贷政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江苏省金融机构本研究后的绿色信贷政策的分析,问题分析和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过中,他们的理由,并试图给出进一步改善和绿色信贷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经过研究江苏省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政策的理论分析,分析问题和当前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他们的原因,并尝试给出一些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和绿色信贷政策的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3.1国外研究综述 2
1.3.2国内研究综述 3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4
2.绿色信贷相关理论分析 5
2.1绿色信贷定义 5
2.2绿色信贷制度政策 5
2.3绿色信贷审批流程 6
3.绿色信贷在江苏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 8
3.1江苏金融机构概述 8
3.2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现状分析 8
3.3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问题分析 13
3.3.1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额高 13
3.3.2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涉及行业少 14
3.3.3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办理手续繁琐 15
4.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完善对策 16
4.1降低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不良贷款额 16
4.1.1催收通知 16
4.1.2不良贷款重组 16
4.1.3担保物处置/保证人追索 16
4.1.4诉讼、仲裁程序 16
4.1.5核销 16
4.2扩大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规模 16
4.3简化江苏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程序 17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江苏省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是实施环保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原因。经济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能源。江苏省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将继续增长,这说明了能源的供需矛盾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同时存在但是能源的供给却是有限度的,虽然总的能量,但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项长期挑战仍然是中国政府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减少高耗能行业的。?一是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在这一点上,清洁煤的使用的较低的水平,从而导致烟灰,粉尘和CO。的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二是能源效率较低。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占的比例过高,如钢铁,铝,水泥等。比例低和第三产业能耗低占,以及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也制约了能源利用效率。
江苏省长期能源消费与煤炭,结构面临缺少石油和天然气和其他能源为主导的风险。早在20世纪80年代认识的重要性和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量、江苏政府问题的严重性,各级政府已推行多项节能政策和法规,有的以出现行政法规,有的以法律形式、方法和标准等的方式出现,有的为专项政策的制定,有的散见于其他的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中。因为推进结构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是节能减排和节约能源,这是推动经济环保型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表明政府是坚定的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转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绿色信贷政策是节能减排政策中的市场化政策,有效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中国达到设定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必要途径。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节能减排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约束性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污染排放总量要比“十五"末降低10%左右。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接下来“十二五"规划的节能减排措施将更严厉,目标更明确,也意味着达成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就是通过研究江苏省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现状,剖析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内部原因,并且探索如何完善江苏省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政策制度,探索如何实现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的全面普及,探索如何有力的推行绿色信贷政策,使之可以支持环保产业的融资需求,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绿色信贷在江苏省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及有效落实,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还可以提升金融机构的形象以及声誉。达到转变产业结构、增长经济和节能减排的长远目标,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Feldman Roger D.和Knapp George M.(1990)认为,为,当时的政府没有创建一个能够降低投资风险和安全的法律环境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投资于环保产业的原因,?而且特定任何一个的公共政策来不鼓励对环保产业的开支与支持。
MarkA.White(1996)从环境和金融的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将“绿色金融”解释为:?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来促进环境保护,并将环境风险作为决策评价因素之一的金融系统。提出进行金融决策应遵循的三个步骤:第一种可能的生态平衡分析、 环境评估工具,确定风险和利润 ;第二,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找到可行的方法以赚取的利润或减少风险 ;最后,综合分析的成本、 效益和风险,作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
Marcel Jeucken(2001)在金融和银行业金融业和在地球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研究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与可持续发展银行和其他银行的策略相比,本书还分析了环境问题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的商业机会和风险,包括产品创新、治理结构的改变等。更多的理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以及银行应注意避免环境风险。
T.E.Gradel和B.R.Allenby在“工业生态学”一书中对环境和金融理论,环境和财务的研究已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融服务行业的一个隐含的假设,作为一个理论框架,并进入服务行业,并从工业和环境的角度来看的环境。他们认为,环境法规和管理制度,即环境压力主要来自制造业,而不是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于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而言,而事实上环境污染的原因是是整个经济活动。
1.3.2国内研究综述
邓瑛(2002)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一种是通过环保,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生态”的运行机制的建设;?二是以“金融”的眼光关注环保产业,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支持。从两个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方面出发,寻求促进金融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良性循环的方式。
张雪兰、何德旭(2007)认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环境和经济政策和产业基于国家政策,?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利用新能源,对研发、生产治理污染的设施,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绿色生产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的支持和实施优惠的低利率提供贷款,而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施行惩罚性高利率的政策的技术措施。
周小川(2007)指出要加强金融机构从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与风险防范意识,理顺价格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给予市场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等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和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产能力配置,运用金融市场鼓励和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口。
陈雁(2008)银行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实施绿色信贷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是一次尝试的机会,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接受赤道原则的必要性,还对中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政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