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附件)

陕西省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所有企业之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本省经济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但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营运资金的短缺是最突出的。本文结合陕西省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依据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加强民营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期望能够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提供帮助。 首先简单介绍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背景,回顾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还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叙述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比如说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等。其次总结了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营运资金不足,营运资金营运效率低,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弱化,信贷资金比重大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即扩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等。 目录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的研究现状 3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4
1.3.1研究内容 4
1.3.2研究方法 4
2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理论
2.1资金运用管理的概念 6
2.2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 6
2.3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 7
2.4营运资金管理的原则 7
3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3.1中小企业的概念 9
3.2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 9
3.2.1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9
3.2.2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 9
3.2.3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 9
3.2.4不注重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 10
4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4.2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3
4.3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5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2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 9
3.2.3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 9
3.2.4不注重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 10
4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4.2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3
4.3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13
5陕西省中小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对策
5.1现金管理的优化对策 14
5.2应收账款的优化对策 16
5.3存货管理的优化对策 16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营运资金就像是一个企业体内的“血脉”,如果营运资金不能够正常的运转,那么企业的各部分业务也一样不能运转。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营运管理水平,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到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因为资金链的断裂使得很多的企业宣告破产,也使很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在国内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货币的发行量大于市场的需求量,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物价持续的上升。而且能源的价格上涨也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使得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加,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的消耗总量过快,增加了企业资金需求量。引起了企业资金不足。另外,我国的金融体制还不完善,资金市场也不完善,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从而限制了获取资金的途径。而营运资金有属于短期的概念,与企业的收支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处理好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小则可能会使公司获利下降经营风险增加;大则可能因为短期资金周转不灵,发生破产倒闭的厄运。在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上,我国落后了许多,而且许多的国家都比较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财务经理会把大把的时间用来管理营运资金上,不断的创新管理的方式,紧紧的追随经济进步的步伐。所以我国的企业也应该重视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的同时更加应该注重如何有效的进行营运资金管理[1]。
1.1.2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的研究给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理论的支持。目前来看营运资金管理是一个非常倍受关注的领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国内与国外的学者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非常的多,指导了营运资金管理的实际运用。不管是什么实践方法都应该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在我国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还很肤浅,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还很落后,许多情况下都是跟着西方国家的脚步走。本文以国内与国外的研究成果为起点,提出了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方向和方法,阐述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理论方法,支持以后的研究。
(2)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在实际上给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更多的关注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竞争激烈的当前社会,营运资金管理的不当会使企业前进的脚步受阻,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营运资金管理力度。然而陕西省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视程还不够,管理绩效水平低,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企业在管理的方法上也不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管理的失效,本文通过对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的研究,直接与企业的现实问题相结合,对症下药,使得企业的管理效率能够提高[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的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有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初步研究。在30年代的美国经济衰退之后,1934年,HarryG.Guthmann研究了经济大衰退对美国主流企业营运资金状况的影响,开启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先河。从这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进行对流动资产管理的研究,但是并没有提出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理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期。
W.D.Knight在1972年提出,每个营运资金项目的最优水平并不代表营运资金整体的最优化。因此,应该将各项资金占用联系起来综合进行考虑、分析,还要联系环境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做出满意决策而不是最优决策。该研究奠定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向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的基础。
1989年,?JohnJ.Hampton?与CeciliaL.Wagner在《营运资金管理》一书中介绍了流动资产管理,而且将其内容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该书提出要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综合管理流动资金的配置,?并且要联系投资政策与融资政策,?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营运资金政策,形成了整体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内容框架,并且一直到现在都还被保持着。该书的出版正式实现了对营运资金整体进行管理的理论转变。
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来看,早期一般都是采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进行评价,来衡量流动资产的运转效率。这些指标只能是孤立地考察营运资金中的流动资产部分的管理状况,忽视对这些项目之间内在联系的考察,更重要的是这些指标也没有考虑流动负债,因此必然会对在考察企业营运资金策略时带来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RichardV.D.和E.J.Laughlin于1980年提出了现金周期指标,用以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他们将现金周期定义为: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25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