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万科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本文选用杜邦分析法对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计算分析,能便于报表分析者全面仔细地掌握和了解该报表所反映的具体财务信息,利用杜邦分析法中的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这三大点深入探究并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找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经过本文财报分析,并通过杜邦分析法分析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另外自身盈利能力也存在着下降的趋势等问题,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结合公司实际运营情况,结合财报分析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不足之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可以针对财报分析所指出的问题,作为参考进行企业决策,结合外部市场状况和企业战略规划、具体计划等,及时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本文建议的具体措施有降低资产负债率和积极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盈利能力分析理论 3
2.1 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3
2.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3
3 万科盈利能力分析 4
3.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
3.1.1盈利能力相关数据分析 4
3.1.2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6
3.2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万科盈利能力 7
3.2.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7
3.2.2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7
3.2.3对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分析 8
3.2.4对销售净利率的分析 10
3.2.5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 10
4 万科盈利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12
4.1万科盈利能力评价 12
4.1.1资产负债率过高 12
4.1.2 毛利润率下降且营收放缓 13
4.2对策建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1 积极降低负债率 13
4.2.2 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提高利润率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附 录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一线城市和少量二线城市面临补库存难题,本轮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透支居民未来消费能力,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而另一方面,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仍需大力去库存。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越来越被外界重视。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之一,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为商业语言成果的财务报表,由于记录反映了经济体业务发生的内容,因而房地产企业利益关联方对其分析越来越重视。此外,监管机构、债券机构及投资者等做决策时都要分析财务报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也不例外。财务报表分析已经成了房地产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着促进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以来,短期来看,市场仍然延续分化格局,全国大部分地区仍面临较大的库存去化压力。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在我国深圳地区成立,199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万科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包括精简、规范、透明、责任等特点,截至2014年,万科资产为5084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464亿元,2014年净利润为192.88亿元,通过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91%,第二大股东是HKSCC NOMINEES LIMITED公司,持股比例为11.91%,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剩余的股东基本为投资基金、个人,比例都在3%以下。可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股份多元化的国有参股公司。
2015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2067.1万平米,销售金额26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0.7%,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00%。目前万科集团公司员工数量方面现在的数据是万科地产约1500人,万科物业约21000人。
1.2 研究目的
本文根据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012年至2015年会计报告,结合财务指标法对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状况和现金流管理能力分析,通过指标分析讨论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80年代,查尔斯?吉布森从投资者的角度对被分析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预测,以评价被分析经营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此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分析都无法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Leopold A. Bernstein(1990)认为财务分析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以得出更实际的结论。
劳伦斯雷夫辛(2002)认为财务分析,应当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以得出更深入结论。
国外研究强调与被分析对象经营实际情况的结合,并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使财务分析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张利华(2009)指出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被分析经营单位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我们通常都会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被分析经营单位的效力,而这些财务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田野(2012年)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能对被分析经营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并有预测被分析经营单位发展趋势的作用,能够帮助被分析经营单位决策层和会计信心使用者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黄维(2014年)以青岛海尔和美的这两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进行了盈利状况对比分析,并指出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建议。
国内研究更侧重于理论体系的完善,还有在实际分析中的财务分析应用规范化研究。
2 盈利能力分析理论
2.1 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盈利能力一般为经营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利用各种经济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是经营单位经营结果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能反映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水平、获现能力、控制成本能力,而且能反映资产的营运效益、获得报酬控制风险的能力及未来增长潜能。
2.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围绕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资产、资本和其他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非经常损益对经营单位的盈利能力也会产生影响,它也纳入了指标分析中。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围绕被分析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资产、资本和其他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盈利能力分析理论 3
2.1 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3
2.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3
3 万科盈利能力分析 4
3.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4
3.1.1盈利能力相关数据分析 4
3.1.2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6
3.2运用杜邦分析法分析万科盈利能力 7
3.2.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7
3.2.2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 7
3.2.3对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的分析 8
3.2.4对销售净利率的分析 10
3.2.5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 10
4 万科盈利能力评价及对策建议 12
4.1万科盈利能力评价 12
4.1.1资产负债率过高 12
4.1.2 毛利润率下降且营收放缓 13
4.2对策建议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2.1 积极降低负债率 13
4.2.2 创新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提高利润率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附 录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目前一线城市和少量二线城市面临补库存难题,本轮房价过快上涨进一步透支居民未来消费能力,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而另一方面,大多数二三四线城市仍需大力去库存。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财务信息越来越被外界重视。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之一,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作为商业语言成果的财务报表,由于记录反映了经济体业务发生的内容,因而房地产企业利益关联方对其分析越来越重视。此外,监管机构、债券机构及投资者等做决策时都要分析财务报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也不例外。财务报表分析已经成了房地产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有着促进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境以来,短期来看,市场仍然延续分化格局,全国大部分地区仍面临较大的库存去化压力。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在我国深圳地区成立,199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万科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包括精简、规范、透明、责任等特点,截至2014年,万科资产为5084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为1464亿元,2014年净利润为192.88亿元,通过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91%,第二大股东是HKSCC NOMINEES LIMITED公司,持股比例为11.91%,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剩余的股东基本为投资基金、个人,比例都在3%以下。可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股份多元化的国有参股公司。
2015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2067.1万平米,销售金额26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和20.7%,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3.00%。目前万科集团公司员工数量方面现在的数据是万科地产约1500人,万科物业约21000人。
1.2 研究目的
本文根据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2012年至2015年会计报告,结合财务指标法对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成长状况和现金流管理能力分析,通过指标分析讨论万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80年代,查尔斯?吉布森从投资者的角度对被分析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预测,以评价被分析经营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此研究表明,任何一种分析都无法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Leopold A. Bernstein(1990)认为财务分析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判断,以得出更实际的结论。
劳伦斯雷夫辛(2002)认为财务分析,应当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以得出更深入结论。
国外研究强调与被分析对象经营实际情况的结合,并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使财务分析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张利华(2009)指出通过财务分析,可以评价被分析经营单位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水平和获利能力。我们通常都会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指标来分析被分析经营单位的效力,而这些财务指标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田野(2012年)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能对被分析经营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并有预测被分析经营单位发展趋势的作用,能够帮助被分析经营单位决策层和会计信心使用者进行正确的经济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黄维(2014年)以青岛海尔和美的这两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进行了盈利状况对比分析,并指出财务指标分析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建议。
国内研究更侧重于理论体系的完善,还有在实际分析中的财务分析应用规范化研究。
2 盈利能力分析理论
2.1 企业盈利能力的概念
盈利能力一般为经营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利用各种经济资本获取利润的能力,是经营单位经营结果的综合体现。它不仅能反映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水平、获现能力、控制成本能力,而且能反映资产的营运效益、获得报酬控制风险的能力及未来增长潜能。
2.2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相关理论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围绕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资产、资本和其他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非经常损益对经营单位的盈利能力也会产生影响,它也纳入了指标分析中。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围绕被分析经营单位的销售收入、资产、资本和其他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