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年画形象再设计(附件)
摘 要目前,在我省,以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代表的传统年画的整体审美跟不上时代的审美需求,设计的图样依旧是传统的图样,不能满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有些地区的的设计没创新,比较陈旧的展现形式。这将不利于它的传承。针对上述问题,本次毕业设计力图将年画与现代的插画形式相结合,利用现代的设计制作技术予以表现,以此来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审美需求,使其能够再次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本课题通过在年画形象的原有基础上进行再设计来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当下的设计形态再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这对于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 设计调研 3
(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 3
(二) 国内的其他年画调研 4
(三) 目标消费者的调研与分析 6
三、 设计定位 7
(一) 核心设计理念 7
(二) 设计风格及创作元素 7
(三) 预期效果及呈现方式 7
四、 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8
(一)年画形象设计 8
1.“迎新祈福”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8
2.“年年有余”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9
3.“门神”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10
4.“满载而归”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11
(二)方案的制作与实施 11
1.年画文化宣传设计 11
2.年画系列手帐设计 12
3.年画文创产品设计 13
(三)整体效果展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前言
研究背景
近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我们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淡化洋节重视传统节日。作为百节之首的春节是人们最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视的节日,年画是我省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中外驰名。年画虽然具有祝福吉祥喜庆之意,但是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研究现状
年画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浓厚的民俗特色。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出了每逢新年张贴年画的习俗,这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人们把神仙和幸福安康的场景绘画成生动的年画贴在家中,为了祈福、避灾等目的,这样的形式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年画至今为止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年画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木版年画繁荣的原因来源于唐代的佛经版画的发展。当时的雕版印刷大大的促进了木版年画,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直到清代中晚期,年画已经达到了鼎盛的时代。改革以后,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提高,在审美以及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购买年画的人数越来越少,木版年画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现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木版年画被印刷品所代替,在日常生活中传统年画已经不见踪影。之前,人们会家家必备年画,这是代表着人们祈福纳新的愿望,因为这个原因,年画的市场巨大。而现在庞大的年画市场开始瓦解,就连最大的消费地区农村市场也被印刷品所取代这使年画失去了最基础的条件。就目前国内几大传统年画的对比,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整体的用色鲜艳、大胆、和谐、丰富和造型上独有的变形、打破空间、表现动感等形式都对现代艺术的变化有借鉴的作用。在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调研中发现,桃花坞艺术遗产的独立的符号系统、白描的表现手法和多元化的设计不仅仅在版画、装饰、平面等方面涉及,在服饰、环境、乃至造型等多个方面的展现都是传统艺术创新可学习的对象。
杨家埠木版年画目前的保存与发展就是最大的问题,就目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而言,创新的力度不够大,虽然在衍生品上有了年画风筝、年画衬衫、年画壁挂、年画剪纸等创新的产品,但总体的设计表现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和审美。还有一些小作坊的粗制滥造对年画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不了解的人们带来了不好的印象。现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创新,题材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形式,民间流传的大部分是老旧的内容,少数艺术家的创新创作也没有的到较好的发展。如果杨家埠木版年画仍然停留在老题材上没有创新,那么连它最主要的乡村消费群体都会流失。目前国内对于年画的设计虽有很多,但许多作品设计质量并不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图形缺乏新意,构图比较呆板,表现形式对于青年人这一消费群体没有太大吸引力。
总之,就木版年画而言,年画要和现代设计结合,开发现代化的艺术产品。年画的设计选择方面也应注意,不仅内容上要传承木版年画,还要选择合适的适应潮流的形式。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有力地将年画文化发展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力图在杨家埠年画原有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插画形式,利用现代的设计制作技术对年画进行再设计,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形进行归纳,提取细节,重组内容。可为其它节日图形符号设计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此来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审美需求,使其能够再次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尝试解决传统木版年画在现代设计中更好的适应与创新的问题,为传统木版年画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社会形态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设计调研
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
杨家埠木版年画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在那里的杨家埠年画人一直从事着这项国之瑰宝年画的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是为了物质生活所需而从事,更多的是出于意识层面的心理需求。杨家埠这个地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稀缺的地方,对于未知自然灾害的来临,人们无法抗拒,民众感到困惑和恐惧。认识到自身的软弱和在自然界的渺小,不足以与自然界构成对抗,人们便将平安的希望寄托在虚幻的神灵身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所有的节日中,年是百节之首,是划分新的一年的一个界线,标志着新旧交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都会摆放各种的瓜果和菜肴,烧香烛,对神灵进行虔诚的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祭祀以后,人民的精神就得到的寄托,可以安下心去做其他的事情,同时耐心的等待愿望的实现。早期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中拥有众多的神像,这就可以充分的解释这一点,各种“门神”、“灶王"、“财神”、“寿星”、“菩萨”等(图1、图2)面面俱到,这样具有特色的年画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当时的老百姓的信仰,年画对于杨家埠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神灵的祈愿,而不仅仅是在特殊节日装饰居室的饰品。人们期望通过对画中神灵的顶礼膜拜虔诚的祈愿来实现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理想化的控制状态。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现状 1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 设计调研 3
(一) 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 3
(二) 国内的其他年画调研 4
(三) 目标消费者的调研与分析 6
三、 设计定位 7
(一) 核心设计理念 7
(二) 设计风格及创作元素 7
(三) 预期效果及呈现方式 7
四、 方案的设计与制作 8
(一)年画形象设计 8
1.“迎新祈福”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8
2.“年年有余”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9
3.“门神”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10
4.“满载而归”主题插画设计及分析 11
(二)方案的制作与实施 11
1.年画文化宣传设计 11
2.年画系列手帐设计 12
3.年画文创产品设计 13
(三)整体效果展示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一、前言
研究背景
近些年,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及其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我们国家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淡化洋节重视传统节日。作为百节之首的春节是人们最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视的节日,年画是我省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中外驰名。年画虽然具有祝福吉祥喜庆之意,但是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研究现状
年画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浓厚的民俗特色。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出了每逢新年张贴年画的习俗,这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人们把神仙和幸福安康的场景绘画成生动的年画贴在家中,为了祈福、避灾等目的,这样的形式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年画至今为止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年画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木版年画繁荣的原因来源于唐代的佛经版画的发展。当时的雕版印刷大大的促进了木版年画,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专门售卖年画的画市,直到清代中晚期,年画已经达到了鼎盛的时代。改革以后,人们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提高,在审美以及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众购买年画的人数越来越少,木版年画的市场也越来越小。
现如今,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木版年画被印刷品所代替,在日常生活中传统年画已经不见踪影。之前,人们会家家必备年画,这是代表着人们祈福纳新的愿望,因为这个原因,年画的市场巨大。而现在庞大的年画市场开始瓦解,就连最大的消费地区农村市场也被印刷品所取代这使年画失去了最基础的条件。就目前国内几大传统年画的对比,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整体的用色鲜艳、大胆、和谐、丰富和造型上独有的变形、打破空间、表现动感等形式都对现代艺术的变化有借鉴的作用。在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调研中发现,桃花坞艺术遗产的独立的符号系统、白描的表现手法和多元化的设计不仅仅在版画、装饰、平面等方面涉及,在服饰、环境、乃至造型等多个方面的展现都是传统艺术创新可学习的对象。
杨家埠木版年画目前的保存与发展就是最大的问题,就目前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形式而言,创新的力度不够大,虽然在衍生品上有了年画风筝、年画衬衫、年画壁挂、年画剪纸等创新的产品,但总体的设计表现并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和审美。还有一些小作坊的粗制滥造对年画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不了解的人们带来了不好的印象。现在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创新,题材仍然沿用了传统的形式,民间流传的大部分是老旧的内容,少数艺术家的创新创作也没有的到较好的发展。如果杨家埠木版年画仍然停留在老题材上没有创新,那么连它最主要的乡村消费群体都会流失。目前国内对于年画的设计虽有很多,但许多作品设计质量并不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图形缺乏新意,构图比较呆板,表现形式对于青年人这一消费群体没有太大吸引力。
总之,就木版年画而言,年画要和现代设计结合,开发现代化的艺术产品。年画的设计选择方面也应注意,不仅内容上要传承木版年画,还要选择合适的适应潮流的形式。只有融入日常生活,才能有力地将年画文化发展到世界各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力图在杨家埠年画原有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插画形式,利用现代的设计制作技术对年画进行再设计,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图形进行归纳,提取细节,重组内容。可为其它节日图形符号设计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此来满足人们日渐提高的审美需求,使其能够再次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尝试解决传统木版年画在现代设计中更好的适应与创新的问题,为传统木版年画注入新的生命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社会形态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设计调研
杨家埠木版年画调研
杨家埠木版年画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在那里的杨家埠年画人一直从事着这项国之瑰宝年画的生产和销售,他们不仅是为了物质生活所需而从事,更多的是出于意识层面的心理需求。杨家埠这个地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资源稀缺的地方,对于未知自然灾害的来临,人们无法抗拒,民众感到困惑和恐惧。认识到自身的软弱和在自然界的渺小,不足以与自然界构成对抗,人们便将平安的希望寄托在虚幻的神灵身上。对于中国人来说,所有的节日中,年是百节之首,是划分新的一年的一个界线,标志着新旧交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都会摆放各种的瓜果和菜肴,烧香烛,对神灵进行虔诚的祈祷,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祭祀以后,人民的精神就得到的寄托,可以安下心去做其他的事情,同时耐心的等待愿望的实现。早期的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表现形式中拥有众多的神像,这就可以充分的解释这一点,各种“门神”、“灶王"、“财神”、“寿星”、“菩萨”等(图1、图2)面面俱到,这样具有特色的年画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当时的老百姓的信仰,年画对于杨家埠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神灵的祈愿,而不仅仅是在特殊节日装饰居室的饰品。人们期望通过对画中神灵的顶礼膜拜虔诚的祈愿来实现对不可预知的未来理想化的控制状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yssj/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