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的试行

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的试行[20191214174001]
论文摘要,中文(400-800字)
论文摘要,英文
正文
参考文献(≥20篇,必须有一篇以上外文参考资料)
附录
毕业设计翻译
其中正文部分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二节. 论文内容介绍
第二章 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设计背景分析
第二节. 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第一节. 设计概念阐述
第二节. 设计过程阐述
第四章 作品制作过程
第一节. 制作过程阐述
第二节. 产品测试(互动媒体类必须有此节内容)
结论
论文格式及打印要求:详见《毕业设计.论文样本》
翻译格式及打印要求:详见《毕业设计.翻译样本》
作品要求
无论哪一类,所有作品都必须制作成互动多媒体光盘。光盘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最终作品展示
创作及制作过程展示
论文
最终作品展示内容
动画
故事梗概
角色设定(所有正式出场角色的彩色静帧效果图)≥1页
场景设定(所有场景的彩色静帧效果图)≥3页
道具设定(所有重要道具的彩色静帧效果图)≥1页
动画(视频文件)播放
录影
内容概述
短片(视频文件)播放
视频广告
广告目的简述
广告(视频文件)播放
互动媒体类
设计说明
互动媒体最终产品
互动媒体被应用时的视频演示
注:所有互动媒体类作品,如能直接链接展示的,即直接链接展示,否则必须制作其作品被应用时的视频演示文件,以显示应用效果,如:网络产品、互动游戏产品、虚拟/仿真产品等。
图形界面作品
界面主题方案
壁纸
图标(可以分组展示,也可以一览全部)
屏幕保护的动画文件
实际应用效果的视频演示
视觉传达作品
视觉基础设计部分(①标志;②标准字;③标准色;④应用规范)
视觉应用设计部分(①名片;②信封;③信纸;④吊牌;⑤手提袋)
视觉应用延展设计部分
创作及制作过程展示内容
动画
剧本
角色、道具、场景设计草图
分镜头脚本
动态脚本
录影
拍摄计划
分镜头脚本
拍摄花絮
广告
剧本
分镜头脚本
多媒体及网络产品
组织结构图
交互迁移图
程序流程图
系统设定方案
应用系统设定(①字体系统;②色彩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设定(①文件命名规则;②资料分类规则……)
界面设计方案草图
分镜头脚本
原始资料(主要指视频资料)
互动游戏
游戏脚本
角色、道具、场景设计草图
游戏流程图
分镜头脚本(①交互分镜头脚本;②过关(场)动画(视频)分镜头脚本)
虚拟/仿真
地图
漫游流程图
帮助(导航)系统(①流程图;②界面设计草图)
3D模型图(①单个模型;②全场景)
图形界面
界面草图
壁纸草图
图标草图
屏保动画分镜头脚本
视觉传达
所有设计部分的草图
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
毕业设计作品工作量要求
短片类
动画
二维平面动画≥ 5分钟,≥ 50个镜头
纯3D动画≥ 3分钟,≥ 50个镜头
录影(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实拍录影≥ 15分钟,≥ 150个镜头
演示动画(含3D演示动画)≥ 3分钟
CG广告≥ 3分钟
互动媒体类
多媒体
静帧页面(≥ 60页)+ 动态页面(动画、视频)(≥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控件
互动游戏
关(≥ 5关)+ 过场动画(≥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控件
虚拟/仿真
场景(≥ 3个)+ 模型(≥300个)+ 控件 + 演示动画(≥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静帧产品类
图形界面
Windows界面设计
桌面主题 ≥ 1套
桌面壁纸 ≥ 3套(每套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尺寸:1024x768,1280x1024,1600x1200)(不得使用Bryce等3D地形软件渲染出的壁纸)
图标包 ≥ 55枚
屏幕保护动画 ≥ 1套
实际应用效果演示动画 ≥ 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手机界面设计
桌面主题 ≥ 2套
桌面壁纸 ≥ 2×2套(不得使用Bryce等3D地形软件渲染出的壁纸)
图标包 ≥ 2×15枚
屏幕保护动画 ≥ 2×1套
开、关机动画 ≥ 2×1套
手机铃声 ≥ 2×1套
实际应用效果演示动画 ≥ 1.5分钟(按持续播放时间计算)
视觉传达
标志(加网格、不加网格)
标准字、标准色
应用规范(标志搭配、缩放、剪切;字体,颜色应用规范、禁忌等)
基础应用(名片、信封、信纸、吊牌、手提袋等)
延伸应用(以下4组可任选一组)
A包装(本类必须做出实物)
酒类:瓶贴+瓶形+包装盒(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1-3张
香水类:瓶形+包装盒(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3-5张
食品类:包装盒(内、外包装各一)(展开图+效果图)+广告招贴1张
其它:酌情,但必须有包装盒+广告招贴(或MD、陈列POP、日历等)
B平面广告
报纸(正版、半版、三分之一版、四分之一版任选二)+ 杂志(单页或对页)+ 灯箱(车站、霓虹灯、悬幅任选一)+ 静态网页一套(总页面≥10页)
C媒体广告
邮件广告2份+网站旗帜广告3个(网站旗帜广告尺寸≥468×120像素)
互动小游戏广告1个
Flash动画广告或视频广告1个≥10秒
D招贴(≥6张)+ 静态网页一套(总页面≥10页)
四、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2011-2012第1学期,第1-13周,准备课题。
2011-2012第1学期,第13-14周,下达任务书,选择课题,开始进行课题分析和资料收集、分析、整理、汇总工作。
2011-2012第1学期,第15-16周,完成各类设计的概念(动画及广告:剧本、录影:拍摄计划、多媒体及交互产品:脚本方案、界面及视觉传达:设计构思等)。
2011-2012第1学期,第17周,完成各类设计的图表、图示和草图(风格、角色、场景、道具、界面方案等)。
2011-2012第1学期,第18周,完成各类设计的分镜头脚本或情景脚本。
2011-2012第1学期,第19周,制作各类设计的初步模型(动画:动画预览片、录影:影像初剪片、多媒体及交互产品:带链接的初步模型、界面及视觉传达:由导师掌握进度)。
2011-2012第1学期,第20周,作品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
2011-2012第1学期,寒假,整理毕业设计答辩展示文件(作品、作品的相关设定、作品创作及制作过程文件等)。
2011-2012第2学期,第1-5周,准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完善毕业设计作品。
2011-2012第2学期,第6-10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翻译,完成毕业设计答辩展示文件。
2011-2012第2学期,第11周,毕业设计预答辩。
2011-2012第2学期,第12-15周,根据预答辩意见,修改毕业设计作品及论文。
2011-2012第2学期,第16周,毕业设计答辩,提交:
毕业论文(打印稿,并装订成册)及英文翻译(正式文本2本:导师1本,档案1本,);
作品(电子文档,并发布成互动多媒体光盘)
作品展示版面(80×120cm KT板装裱喷绘效果版面)
2011-2012第2学期,第17周,毕业设计作品展。
五、主要参考资料:
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7
数字艺术论(上下),廖祥忠著,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
当代科技艺术,张燕翔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Lev Manovich, The MI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2001
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美]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艺术与视知觉,[美]阿恩海姆著,孟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4
用户体验草图设计:正确地设计,设计得正确,[美]巴克斯顿著,黄峰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第四版,[美]施奈德曼等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
虚拟艺术,[德]格劳著,陈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动画概论:第三版,贾否著,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8
About Face 3 交互设计精髓,[美]库伯,[美]瑞宁,[美]克洛林著,刘松涛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
摘 要
随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传统的数据呈现方式已经不能高效直白的向用户传达信息。数据可视化主要旨在借助于图形化手段,清晰有效地传达与沟通信息。而Processing是一种具有革命前瞻性的计算机语言,它的概念是用程序语言将程序与可视化设计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更加具有艺术感和高效的信息图。本文所研究的课题是“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表现的试行—以西方现代设计史为例”,故以可视化与Processing为研究方向,用艺术的手法将程序与信息可视化结合在一起,从而直观的表达出西方现代设计史的发展变化。
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展开:
(1)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相关案例调研,通过对已收集的几十个Processing案例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Processing的数据可视化方向以及最佳表现手法。
(2)程序可视化的主题界面设定。根据相关调研结果以及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得出课题所需的可视化的主题界面,通过详细的数据呈现将数据收集分析、界面图标设计以及可视化交互的设计思路表现出来。
(3)从数据整理、图标设计、主界面设计、代码制作以及界面运行测试五个方面详细的阐述可视化制作过程。采用详细的列表法和图示法将设计过程展示出来。
(4)可视化程序的测试与结论。对设计的最后结果进行测试与展示,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本课题对基于Processing的可视化表现方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完成课题所需。
摘 要 10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信息可视化;Processing;西方设计史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ABSTRACT
With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 traditional data presentation can not efficiently convey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straightforward . The main purpose of data visualization by means of graphical tools, and communicate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convey information . The Processing is a revolutionary new computer language prospective, it is the concept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 and visualization program together, generating a more artistic sense and efficient information map.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topic was " based on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erformance pilot - Western design history of modern as an example ", so to visualize and Processing of research , artistic approach to procedures and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together, so intuitiv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modern Western design history .
This paper expanded from four parts:
( 1 ) related to research -based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through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cases have been collected dozens Processing , draw direction Processing data visualization and best performance practices .
( 2 ) the program interface to set the visual theme . Analysis results visualization task required the subject interface, through a detailed presentation of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 icon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ideas and visual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out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data collected .
( 3 ) From the data processing , visualization in detail the production process design icon , the main interface design, production and interface code to run tests in five areas . Method using a detailed list of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icon will show up law .
Testing and Conclusion.
( 4 ) visualization program.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design of the test and display,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issue needed to be based on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in-depth exploration Processing and achieved some results, complete the task.
Key word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Processing,Western design history
目 录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4
ABSTRACT 11
目 录 13
图 目 录 XV
表 目 录 XVI
第1章 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1.1 信息可视化与Processing 1
1.1.2 国内与国外的现状 2
1.2研究目的 2
1.3论文的内容介绍 3
第2章 相关案例分析 5
2.1信息可视化的发展应用 5
2.2信息可视化的案例分析--《The Internet Map》 6
2.3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方法 8
2.3.1 技术路线 8
2.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10
第3章 基于Processing的西方设计史的可视化表现 11
3.1设计概念阐述 11
3.2设计过程阐述 11
3.2.1西方设计史的数据筛选 12
3.2.2国家的国旗图标制作 12
3.2.3代表作的整理 15
3.2.4信息汇总表 19
3.2.5数据关系表 20
3.2.6预设功能需求 23
3.2.6主界面结构草图 23
3,3制作过程阐述 24
3.3.1主界面设计 25
3.3.2 Processing代码设计 26
3,4产品测试 34
第4章 结论 40
4.1研究成果 40
4.2对课题的展望 40
4.3心得体会 40
参考文献 41
致 谢 43
Heart of Impressions 45
图 目 录
图2.1 Notch.me界面 5
图2.2 Notch.me运动信息图 6
图2.3 The Internet Map主界面 7
图2.4 社交媒体在The Internet Map中 7
图2.5 门户网站在The Internet Map中 8
图2.6 设计路线流程图 9
图3.1 处理后的作品图 19
图3.2 主界面草图设计 24
图3.3 数据关系草图 24
图3.4 初始主界面设计 25
图3.5 数据关系界面设计 26
图3.6 程序一级界面 35
图3.7 点击1895年的效果图 35
图3.8 代表作展示效果图 36
图3.9 点击美国按钮的效果图 36
图3.10 点击家具设计图标的效果图 37
图3.11 数据关系一级界面 37
图3.12 以德国为例 38
图3.13 以个性为例 38
图3.13 以1919年为例 39
表 目 录
表3.1 西方设计史著名时间点 12
表3.2 国家的国旗图标设计 12
表3.3 领域的图标设计 13
表3.4 设计师与代表作 15
表3.5 信息汇总表 19
表3.6 数据关系表 22
表3.7 数据关系代号表 22
第1章 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在这个时代,人们常用“信息爆炸”来形容信息量猛增的特征与趋势。随着智能产品的不断升级与普及,浩如烟海的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加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快速高效的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不断增加,大量的信息同样传播的十分迅速。那,如何来处理和应用这些信息呢?需要用到先进的处理方法和有效的工具。信息可视化就是将抽象的信息转化成具象的二维或三维图形、图像的有效工具。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可视形式进行观察,高效的提炼出所需的信息。这也让信息的传播者能更有效的让信息到达目标用户。鉴于此,本次课题尝试以“基于Processing的信息可视化”为研究方向,以数字化技术的信息呈现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学科的角度阐述如何设计并制作出一款信息可视化的方案。
1.1.1 信息可视化与Processing
信息可视化,顾名思义,将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视觉可见的形式,充分利用了人类对于可视化模式具有快速识别的自然能力。一个有效的可视化界面能让我们高效快速的浏览、过滤、发现、提取所需的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接受理解庞大数据量的方式。信息有抽象具象之分,它除了可以展示不同种类信息数据之外,还显示了信息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引导人们发现信息中的隐藏特征。今天,随着设计师与电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信息可视化的呈现也随着制作平台的多样化变得丰富多彩。目前信息可视化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抽象的信息数据,如不具备结构特征的文本或者多维空间当中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并不具备固有的空间几何结构)。 把大量复杂难懂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有趣的可视化设计,正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Processing作为一种新兴的、具备革命前瞻性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它将电子艺术的概念介绍给程序设计师,并在电子艺术的环境下介绍程序语言。它是基于Java语言的延伸,但相对JAVA的语法来说较为简易。Processing将Java的语法简化并将其运算结果“感官化”,即提供各种实时且明确的图像式反馈 (Feedback),减少了学习理解的难度,而且有助于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让用户能即时享有多种感官化并存的多媒体交互作品。
1.1.2 国内与国外的现状
国际上将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作为热点研究课题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欧美国家的可视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占据领先地位的成果,在信息可视化的应用领域不仅出现了一批原型系统理论,而且有一些系统早已投入实际应用。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Berkeley分校图书馆已经将一个可视化子系统投入了实际应用。该系统通过Tile bar图形界面描述和检索信息资源。由于其操作形象、直观、管理效率高,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
而在亚洲地区,日本的关于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近些年来,日本除了成立可视化学会(The Visualization Society of Japan),还同时出版了《可视化杂志》(Journal of Visualization)和可视化手册,创建了可视化数据库(Visual Database);并多次举办了可视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不仅在可视化理论研究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很多成果。比如日本爱知大学的研究学者土桥喜等人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文献数据库,开发出“文献问题构造可视化系统”。它使文献的描述与知识构成通过视觉图像表示出来,用户能够很容易把握文献的主要内容;而且由于揭示出了同一文献中概念用语之间以及不同文献中概念用语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检索者可以不断调整检索策略,扩展查询的思维,增强了与系统的交互性,提高了查全率与查准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6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