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卡通形象在界面上的运用
系列卡通形象在界面上的运用
在新媒体大环境的渲染下,人机界面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然后接受,直至追崇。相应地,界面设计也被设计师们所重视。本文就这一课题里面对于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的运用进行了着重研究。本文研究的课题是“系列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因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是卡通形象和手机界面。20191102143121
对于课题最重要的设计卡通图标,本文主要运用了隐喻的表现手法。其目的是通过大家熟悉的叙事、描述、动作等方式来表现非常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些概念、功能和原理,就是用简单的事例表达复杂的事物。隐喻的目标就是直接对应和简单理解。
手机界面为了满足用户的审美倾向的需求和认知心理的需求,更多的设计越来越风格化,在视觉效果的传达上能够带给用户新鲜感,备受用户青睐。
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1)首先,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研究方比较法,系统分析方法,行为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目的是对当前的手机界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风格化的优势的解说。其次,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想要做出的产品。
(2)第二部分是对这个课题的背景的一个介绍,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这个课题的必要性的分析,将其与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相结合。
(3)第三部是对设计概念的一个阐述,主要对界面以及手机界面进行了介绍。然后设计过程从选课题到大量收集资料,怎样收集资料,怎样整理资料,最后汲取自己需要的观点加以修改。然后着手设计,先是方案的介绍,再确定方案的一个过程以及最后对确定的方案的一个修改。
(4)第四部分,是进行拓展设计,确定设计方向之后,把剩下的界面,壁纸,开关机动画,屏保动画的设计都做出来并且边设计边制作出来。
(5)最后,结论。首先是对课题的一个总结;其次,是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提出;最后,是对这一方向的未来的展望与发展做出的推测。
关键词:界面;手机界面;卡通
2.1 设计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后PC时代,手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更新速度最快的个人电子产品。3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不限制于作为通话的工具,它集结生活、娱乐、新闻资讯于一体,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手机带给的人们的这些体验,使得人们对于手机的各方面的需求都越来越高。根据用户的需求手机生产商也相应地从视觉到应用各个方面的改善来满足用户对美,对功能的需求。手机用户界面设计逐渐成为用户评判手机设计优劣的关键因素。手机界面设计在技术层面已经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手机界面设计者开始关注风格与品位。主题风格鲜明的手机受用户的青睐,也是产生购买欲望的主要因素,因此手机的风格化设计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其中手机界面的风格化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的运用做了相应地研究。
图标设计师手机整体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图标的设计过程中,现在最常见的表现方法就是隐喻。隐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有关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隐喻理论早期只是局限于语言修辞领域,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现代认知理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扩展,隐喻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涉及到心理学、人机交互、教育教学、工业设计、认知科学、网络技术等各个领域。隐喻的设计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多数专家的认同,良好的隐喻设计能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使设计更形象更易理解,使界面中的组织结构更清晰更明了,从而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和记忆负担。这跟图标在记忆上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卡通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受到年轻艺术家们的推崇。这种趋势也是一种风向标,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卡通理解早也不是以前的中国式的幼儿教育。这是一种文化,它受到的关注和喜爱当下是有目共睹的,不仅现在的成人卡通越来越多,相应形式的网站,论坛更是多得数不清。甚至于,大型企业更乐于接受卡通形象作为代言,避免了很多的问题。因为,卡通形象永远是美好的,不会对企业形象以及产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2.2 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产品性能和品质越来越同质化的竞争条件下,国内市场的很多手机界面形式较为雷同、内容单调、乏味、缺乏艺术特点。那么,利用视觉元素对手机界面进行风格化的设计,成为现代手机界面设计的一种趋势。手机界面的整体特征呈现出来的视觉风格,强调的是对使用者的主观视觉感受产生的积极作用,其视觉语言风格化设计必须达到使用户使用愉悦的目的。
图标主要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衬托图形图像界面产品,图标设计(Icon Design)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起来的设计行业,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之一,它为数字化普及革命带来的巨大贡献是图形图像界面领域中其他任何发明都是不能比拟的,图标的出现直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以及震撼力,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图标设计综合了艺术学,语言学,以及用户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图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内容:图标设计的视觉性,图标设计的简单易用性。它给予了用户已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风格化的定义是在很多时候与写实相对,指艺术创作者在描述阐释一个事和物时,采用偏离原始印象的手法。它是艺术创作千差万别的具体表现。设计师对于风格化的设计越来越偏爱。这也满足了大众对于与众不同的追求。卡通形象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将卡通形象与图标,以及整体界面进行结合。将会成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趋势。并且卡通界面的风格化更是一种趋势,一种倾向,也是一种必然。卡通形象设计在界面上的运用,将其风格化会给手机整体加分。
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设计利于用户对其的评价,如何使用各种色彩、图标、文字和图形元素可以强化界面的视觉整体识别感,即所谓的图形界面风格。我们要知道手机的系统界面和外观是由手机制造商根据用户审美习惯定制的,它应该有他们的审美群体,我们要给这款手机做界面就应该有效地利用制造商基于此款手机的审美特征,以赢得喜爱此款手机的用户,使他们对系统界面的肯定和喜爱有效的转移到我们的产品上来。合理地进行设计图标、按钮的风格及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视觉效果。
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设计能够满足受众审美的需求,界面作为沟通传递信息的媒介,它的设计是否易用、可用、并唤醒使用者的审美情感,这是设计师肩负的重任。界面设计也逐步成为数字化社会的重要设计领域,新技术革命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培育了人们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在传递设计信息的同时,人们对信息本身的要求也要具有美感,就像是在欣赏高雅艺术品般的审美享受,这种客观要求势必导致了设计信息艺术化的发展,现代设计信息已呈现出一种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3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3.1 设计概念阐述
3.1.1 界面及界面设计阐述
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中,有一个层面,即我们所说的interface(界面)。是人与机器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体。
《设计词典》对界面的定义:是两种不同的物体之间交流手段,交流过程的整体设计,系统地优化人的操作,提高人与机器交流的效率为目的,亦称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以及数字消费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非物质化进程不断加快,产品的体积造型已经不是问题。同时,产品功能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用户需要更加便于对信息的理解,要求产品具有清晰明了的界面设计,因此,设计师要考虑到用户的人群属性、心理需求、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等相关性能。
广义的人机界面是指,人与机器进行交互操作的方式,其中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狭义的人机界面是指,用于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是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时候的综合操作环境。从心理学意义来分,界面可以分为感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和情感两个层面。
界面设计的涉及范畴很广,是一个有不同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参与的工程,其中包括UE(用户体验)、UI(用户交互设计)、GUI(图形界面设计)、UT(界面测试)、SUI(实体用户界面)、AUI(声音用户界面)等一整套过程。从设计角度而言,界面设计可以理解为视觉传达设计与工业设计之间的交叉性学科。
3.1.2 手机界面阐述
(一)、广义的手机界面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手机界面。其实手机本身就是属于界面的一种形式,通过这个界面让我们了解并且喜爱这种高科技的交流方式。手机界面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显示屏里的软件界面那么简单,手机从硬件到软件的每一个部件都含有人机界面的信息,人们依靠的是视觉线索,然后才能理解产品界面要传达的意思,每一个信息部分基本都是会“说话”,包括按键,接口,显示。它们通过结构、形状、颜色、材料和位置来传达自己的含义,说明了手机的操作方法。
手机里面每一个部分都为用户提供了信息的操作。随着手机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产品所拥有的功能化也在不断加多。按照这些部件在人机系统中的功能区域来进行划分的话,那么,这些功能可以划分为:输入部分包括按键、操纵杆、oT键(导航键)、手写笔、触摸屏幕、话筒、旋钮、并式插头、摄像头、红外接口等设备。输出部分包括显示屏幕、听筒、显示灯、蓝牙等设备。
(二)、狭义的手机界面
从狭义手机界面的角度来说,手机的人机界面是指手机与人发生接触的那个界面。手机显示屏会将里面的信息传达给用户,实现机器向人的一个信息传递。而当用户看到显示屏里面的数据变化或者听到铃声的时候,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接受信息之后。经过人脑的加工决策,然后做出反应,使用交互设备来完成人机交互,实现人与手机的信息传递。
摘 要 I
ABSTRACT II
图 目 录 V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方法 1
1.1.3 论文内容介绍 2
第2章 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3
2.1 设计背景分析 3
2.2 必要性分析 3
第3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5
3.1 设计概念阐述 5
3.2 设计过程阐述 7
第4章 作品制作过程 16
4.1 制作过程阐述 16
第5章 结论 26
5.1 课题结论 26
5.2课题内容的问题与不足 27
5.3 课题的展望与发展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1
附录 32
图 目 录
【图3.1】卡通形象设计草图 9
【图3.2】卡通形象效果图 9
【图3.3】卡通图标 9
【图3.4】万圣节图标 10
【图3.5】运动图标 10
【图3.6】手绘图标草图 11
【图3.7】手绘图标效果图 11
【图3.8】阴影图标草图 12
【图3.9】阴影图标效果图 13
【图3.10】圆圈图标草图 13
【图3.11】圆圈图标草图 14
【图3.12】修改之后的阴影图标草图 15
【图4.1】手绘图标壁纸草图 17
【图4.2】手绘图标壁纸效果图 17
【图4.3】阴影图标壁纸草图 18
【图4.4】阴影图标壁纸效果图 18
【图4.5】首界面草图 19
【图4.6】首界面效果图 19
【图4.7】设置界面草图 20
【图4.8】设置界面效果图 20
【图4.9】更换壁纸界面草图 21
【图4.10】更换壁纸界面效果图 21
【图4.11】关机界面草图 22
【图4.12】关机界面效果图 22
在新媒体大环境的渲染下,人机界面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然后接受,直至追崇。相应地,界面设计也被设计师们所重视。本文就这一课题里面对于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的运用进行了着重研究。本文研究的课题是“系列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因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别是卡通形象和手机界面。20191102143121
对于课题最重要的设计卡通图标,本文主要运用了隐喻的表现手法。其目的是通过大家熟悉的叙事、描述、动作等方式来表现非常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些概念、功能和原理,就是用简单的事例表达复杂的事物。隐喻的目标就是直接对应和简单理解。
手机界面为了满足用户的审美倾向的需求和认知心理的需求,更多的设计越来越风格化,在视觉效果的传达上能够带给用户新鲜感,备受用户青睐。
本文从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1)首先,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研究方比较法,系统分析方法,行为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目的是对当前的手机界面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风格化的优势的解说。其次,是对论文的内容进行了介绍,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想要做出的产品。
(2)第二部分是对这个课题的背景的一个介绍,解释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既这个课题的必要性的分析,将其与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相结合。
(3)第三部是对设计概念的一个阐述,主要对界面以及手机界面进行了介绍。然后设计过程从选课题到大量收集资料,怎样收集资料,怎样整理资料,最后汲取自己需要的观点加以修改。然后着手设计,先是方案的介绍,再确定方案的一个过程以及最后对确定的方案的一个修改。
(4)第四部分,是进行拓展设计,确定设计方向之后,把剩下的界面,壁纸,开关机动画,屏保动画的设计都做出来并且边设计边制作出来。
(5)最后,结论。首先是对课题的一个总结;其次,是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提出;最后,是对这一方向的未来的展望与发展做出的推测。
关键词:界面;手机界面;卡通
2.1 设计背景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后PC时代,手机作为消费类电子产品,从诞生之日起至今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更新速度最快的个人电子产品。3G时代的到来,手机已经不限制于作为通话的工具,它集结生活、娱乐、新闻资讯于一体,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是因为手机带给的人们的这些体验,使得人们对于手机的各方面的需求都越来越高。根据用户的需求手机生产商也相应地从视觉到应用各个方面的改善来满足用户对美,对功能的需求。手机用户界面设计逐渐成为用户评判手机设计优劣的关键因素。手机界面设计在技术层面已经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手机界面设计者开始关注风格与品位。主题风格鲜明的手机受用户的青睐,也是产生购买欲望的主要因素,因此手机的风格化设计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的重视,其中手机界面的风格化设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的运用做了相应地研究。
图标设计师手机整体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图标的设计过程中,现在最常见的表现方法就是隐喻。隐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有关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隐喻理论早期只是局限于语言修辞领域,现在已发展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现代认知理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扩展,隐喻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涉及到心理学、人机交互、教育教学、工业设计、认知科学、网络技术等各个领域。隐喻的设计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多数专家的认同,良好的隐喻设计能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使设计更形象更易理解,使界面中的组织结构更清晰更明了,从而减少用户的认知负荷和记忆负担。这跟图标在记忆上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卡通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受到年轻艺术家们的推崇。这种趋势也是一种风向标,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卡通理解早也不是以前的中国式的幼儿教育。这是一种文化,它受到的关注和喜爱当下是有目共睹的,不仅现在的成人卡通越来越多,相应形式的网站,论坛更是多得数不清。甚至于,大型企业更乐于接受卡通形象作为代言,避免了很多的问题。因为,卡通形象永远是美好的,不会对企业形象以及产品销售产生负面影响。
2.2 必要性分析
目前,在产品性能和品质越来越同质化的竞争条件下,国内市场的很多手机界面形式较为雷同、内容单调、乏味、缺乏艺术特点。那么,利用视觉元素对手机界面进行风格化的设计,成为现代手机界面设计的一种趋势。手机界面的整体特征呈现出来的视觉风格,强调的是对使用者的主观视觉感受产生的积极作用,其视觉语言风格化设计必须达到使用户使用愉悦的目的。
图标主要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衬托图形图像界面产品,图标设计(Icon Design)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起来的设计行业,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之一,它为数字化普及革命带来的巨大贡献是图形图像界面领域中其他任何发明都是不能比拟的,图标的出现直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以及震撼力,对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图标设计综合了艺术学,语言学,以及用户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图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内容:图标设计的视觉性,图标设计的简单易用性。它给予了用户已良好的视觉体验效果,提高了效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风格化的定义是在很多时候与写实相对,指艺术创作者在描述阐释一个事和物时,采用偏离原始印象的手法。它是艺术创作千差万别的具体表现。设计师对于风格化的设计越来越偏爱。这也满足了大众对于与众不同的追求。卡通形象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将卡通形象与图标,以及整体界面进行结合。将会成为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趋势。并且卡通界面的风格化更是一种趋势,一种倾向,也是一种必然。卡通形象设计在界面上的运用,将其风格化会给手机整体加分。
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设计利于用户对其的评价,如何使用各种色彩、图标、文字和图形元素可以强化界面的视觉整体识别感,即所谓的图形界面风格。我们要知道手机的系统界面和外观是由手机制造商根据用户审美习惯定制的,它应该有他们的审美群体,我们要给这款手机做界面就应该有效地利用制造商基于此款手机的审美特征,以赢得喜爱此款手机的用户,使他们对系统界面的肯定和喜爱有效的转移到我们的产品上来。合理地进行设计图标、按钮的风格及在不同操作状态下的视觉效果。
卡通形象在手机界面上的运用设计能够满足受众审美的需求,界面作为沟通传递信息的媒介,它的设计是否易用、可用、并唤醒使用者的审美情感,这是设计师肩负的重任。界面设计也逐步成为数字化社会的重要设计领域,新技术革命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时也培育了人们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在传递设计信息的同时,人们对信息本身的要求也要具有美感,就像是在欣赏高雅艺术品般的审美享受,这种客观要求势必导致了设计信息艺术化的发展,现代设计信息已呈现出一种艺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3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3.1 设计概念阐述
3.1.1 界面及界面设计阐述
在人和机器的互动过程(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中,有一个层面,即我们所说的interface(界面)。是人与机器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体。
《设计词典》对界面的定义:是两种不同的物体之间交流手段,交流过程的整体设计,系统地优化人的操作,提高人与机器交流的效率为目的,亦称用户界面设计(User interface design)。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以及数字消费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非物质化进程不断加快,产品的体积造型已经不是问题。同时,产品功能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用户需要更加便于对信息的理解,要求产品具有清晰明了的界面设计,因此,设计师要考虑到用户的人群属性、心理需求、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等相关性能。
广义的人机界面是指,人与机器进行交互操作的方式,其中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狭义的人机界面是指,用于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媒介,是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时候的综合操作环境。从心理学意义来分,界面可以分为感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和情感两个层面。
界面设计的涉及范畴很广,是一个有不同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参与的工程,其中包括UE(用户体验)、UI(用户交互设计)、GUI(图形界面设计)、UT(界面测试)、SUI(实体用户界面)、AUI(声音用户界面)等一整套过程。从设计角度而言,界面设计可以理解为视觉传达设计与工业设计之间的交叉性学科。
3.1.2 手机界面阐述
(一)、广义的手机界面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手机界面。其实手机本身就是属于界面的一种形式,通过这个界面让我们了解并且喜爱这种高科技的交流方式。手机界面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显示屏里的软件界面那么简单,手机从硬件到软件的每一个部件都含有人机界面的信息,人们依靠的是视觉线索,然后才能理解产品界面要传达的意思,每一个信息部分基本都是会“说话”,包括按键,接口,显示。它们通过结构、形状、颜色、材料和位置来传达自己的含义,说明了手机的操作方法。
手机里面每一个部分都为用户提供了信息的操作。随着手机电子技术的不断更新,手机产品所拥有的功能化也在不断加多。按照这些部件在人机系统中的功能区域来进行划分的话,那么,这些功能可以划分为:输入部分包括按键、操纵杆、oT键(导航键)、手写笔、触摸屏幕、话筒、旋钮、并式插头、摄像头、红外接口等设备。输出部分包括显示屏幕、听筒、显示灯、蓝牙等设备。
(二)、狭义的手机界面
从狭义手机界面的角度来说,手机的人机界面是指手机与人发生接触的那个界面。手机显示屏会将里面的信息传达给用户,实现机器向人的一个信息传递。而当用户看到显示屏里面的数据变化或者听到铃声的时候,通过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系统接受信息之后。经过人脑的加工决策,然后做出反应,使用交互设备来完成人机交互,实现人与手机的信息传递。
摘 要 I
ABSTRACT II
图 目 录 V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方法 1
1.1.3 论文内容介绍 2
第2章 设计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3
2.1 设计背景分析 3
2.2 必要性分析 3
第3章 作品方案设计过程 5
3.1 设计概念阐述 5
3.2 设计过程阐述 7
第4章 作品制作过程 16
4.1 制作过程阐述 16
第5章 结论 26
5.1 课题结论 26
5.2课题内容的问题与不足 27
5.3 课题的展望与发展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1
附录 32
图 目 录
【图3.1】卡通形象设计草图 9
【图3.2】卡通形象效果图 9
【图3.3】卡通图标 9
【图3.4】万圣节图标 10
【图3.5】运动图标 10
【图3.6】手绘图标草图 11
【图3.7】手绘图标效果图 11
【图3.8】阴影图标草图 12
【图3.9】阴影图标效果图 13
【图3.10】圆圈图标草图 13
【图3.11】圆圈图标草图 14
【图3.12】修改之后的阴影图标草图 15
【图4.1】手绘图标壁纸草图 17
【图4.2】手绘图标壁纸效果图 17
【图4.3】阴影图标壁纸草图 18
【图4.4】阴影图标壁纸效果图 18
【图4.5】首界面草图 19
【图4.6】首界面效果图 19
【图4.7】设置界面草图 20
【图4.8】设置界面效果图 20
【图4.9】更换壁纸界面草图 21
【图4.10】更换壁纸界面效果图 21
【图4.11】关机界面草图 22
【图4.12】关机界面效果图 2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