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视觉认知能力教育应用游戏设计

摘 要科技的进步让人们认识到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幼儿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种移动平台的出现,也给幼儿教育的表现形式带来多种多样的变化。许多研究表明,幼儿教育游戏能够积极促进幼儿的发展。基于以上,本文以3-6岁的幼儿为对象,以幼儿生理心理现状、幼儿视觉认知主要内容为依据,通过Flash技术平台设计出一款以“恐龙乐园”为主题的幼儿视觉认知应用游戏,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首先对3-6岁幼儿视觉发展的特点以及市场上多款评价较高的恐龙相关游戏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其次以幼儿视觉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明确了游戏的教育理念和设计风格,构建出以“恐龙乐园”为主题的视觉认知游戏,设定了“恐龙配对、恐龙卡片、恐龙填色、恐龙拼图、恐龙找茬、恐龙乐队”六个关卡,对幼儿的视觉认知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培养,同时还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等。通过对游戏的界面、内容交互等方面进行设计与制作、测试与应用,达成了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效果。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1.4 论文架构 2
第二章 设计调研与分析 4
2.1 幼儿视觉认知能力研究 4
2.1.1 儿童视觉发展的一般规律 4
2.1.2 视觉认知能力的主要内容 5
2.1.3 如何提高幼儿的视觉认知能力 5
2.2 幼儿喜欢的卡通角色 6
2.3 恐龙游戏设计风格分析 7
第三章 游戏概念设定 12
3.1 幼儿视觉认知游戏的概念 12
3.2 游戏内容的设定 12
3.2.1 开场动画内容设定 12
3.2.2 游戏选择界面内容设定 12
3.2.3 游戏关卡设定 12
3.2.4 能力培养 16
3.2.5 游戏提示音的设定 17
第四章 游戏视觉设计 18
4.1 识别系统设计 18
4.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ICON设计 18
4.1.2 LOGO设计 18
4.1.3 恐龙角色设计 19
4.1.4 场景设计 19
4.2 各界面其他视觉元素设计 20
4.2.1 恐龙配对(A) 20
4.2.2 恐龙卡片(B) 21
4.2.3 恐龙填色(C) 21
4.2.4 恐龙拼图(D)、恐龙找茬(E)、恐龙乐队(F) 21
4.3 游戏成功反馈视觉设计 22
第五章 游戏交互程序设计 23
5.1 FLASH和ACTIONSCRIPT3.0 23
5.2 恐龙配对(A) 23
5.3 恐龙卡片(B) 24
5.4 恐龙填色(C) 25
5.5 恐龙拼图(D) 26
5.6 恐龙找茬(E) 26
5.7 恐龙乐队(F) 27
第六章 游戏测试 28
第七章 游戏发布 29
第八章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3
图目录
【图2.1】 三大幼儿动漫播放网站 6
【图3.1】 “恐龙配对”游戏部分截图 13
【图3.2】 “恐龙卡片”游戏部分截图 13
【图3.3】 “恐龙填色”游戏部分截图 14
【图3.4】 “恐龙拼图”游戏部分截图 14
【图3.5】 “恐龙找茬”游戏部分截图 15
【图3.6】 “恐龙找茬”部分不同图展示 15
【图3.7】 “恐龙乐队”游戏部分截图 16
【图3.8】 Adobe Audition CS6调音工作界面展示 17
【图4.1】 游戏LOGO 18
【图7.1】 幼儿在玩课题游戏《恐龙乐园》 29
表目录
【表2.1】 儿童正常的视力发展表 4
【表2.2】 幼儿视觉能力的五个内容 5
【表2.3】 几个典型的视觉认知能力训练游戏 6
【表2.4】 《DinoPuzzles》分析 7
【表2.5】 《恐龙星球》分析 8
【表2.6】 《Dino Hospital》分析 8
【表2.7】 《我爱画恐龙》分析 9
【表2.8】 《Archaeologist》分析 9
【表3.1】 游戏关卡设定 12
【表3.2】 关卡语音提示表 17
【表4.1】 icon草图表 18
【表4.2】 icon效果图表 18
【表4.3】 恐龙角色草图表 19
【表4.4】 恐龙角色效果图表 19
【表4.5】 场景草图表 19
【表4.6】 场景效果图表 20
【表4.7】 元素草图表 20
【表4.8】 元素效果图表 20
【表4.9】 卡背草图效果图表 21
【表4.10】 恐龙填色(C)草图效果图表 21
【表4.11】 礼花环绕分镜表 22
【表4.12】 画圈分镜表(节选) 22
【表4.13】 奖杯元素草图效果图表 22
【表6.1】 游戏设计期bug状况表 28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每个幼儿都离不开游戏。游戏作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在使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还将教学以及娱乐合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幼儿期(36岁)的孩子个体生长发育快、发展变化迅速,可塑性强。幼儿的生理机能在不断发展,身高、体重显著增长,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结构以及功能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些都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可以说,幼儿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黄金阶段。
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论是感知世界、回忆过去,还是思考问题,注意都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幼儿的注意是不稳定、不持久的,而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2]。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也更不可能深刻。就好比摄影,如果不把镜头对准目标,并且调好光圈、焦距就拍照,是肯定得不到清晰素材的。所以,只有集中注意力,神经系统才会积极的调动,大脑皮质才能留下深刻的痕迹,而记忆才能牢固。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相比于被动地接受教学,游戏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因为,游戏是一种自主自愿的行动,它能满足幼儿自身的需要,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注意力等状态都会比其他时候要好,在游戏这种轻松、欢快的环境下,能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3]。有一位幼儿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在幼儿的成长中,游戏就好比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3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