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记号的可视化表达及app制作的试行

摘 要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与水息息相关,水孕育着人类的文明。以水为源头,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的黄河、长江等流域所孕育的华夏文明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奠定了基础。可见,水对人类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水的记号也随着长江、黄河遍布我国各领域,跨越古今,所以,本文对水的记号进行可视化表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水记号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结合KJ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分类法、归纳法,对“水”进行发散联想并记录,以所联想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进行分析与整理;其次,在符号学的范畴内进行研究,并结合图像学中的图像志分析法和比较考古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再次,以信息图的形式进行水的记号的展示;最后,本研究结合移动应用程序,对系统平台进行分析,以Android平台为主要研究开发对象,了解其平台架构、开发环境和项目构成等,分析了水记号APP的需求和总体设计,并研究了APP的界面优化问题。 本文对水记号进行的研究及其APP制作是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而绘制的信息可视化表现图能更加具体和形象地像人们展示一个系统的关于水的世界。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本课题的研究更能引发人们对当前水问题的思考,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1.1 时代背景 1
1.1.2 国内背景 2
1.1.3 国外背景 4
1.2 课题研究目的 6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6
1.4 论文架构 7
第二章 水与符号 9
2.1 符号学 9
2.1.1 记号的语意 9
2.1.2 图像符号学的分类 11
2.2 水的记号的搜集与分类 13
2.2.1 水记号的分类 13
2.2.2 水记号的搜集 16
第三章 水记号的信息可视化表现 51
3.1 信息可视化发展概况 51
3.2 水记号的信息图制作 51
第四章 Android平台开发环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APP制作平台调研 55
4.1 开发平台的选择 55
4.2 Android平台架构及应用开发环境 55
4.2.1 Android平台架构 55
4.2.2 Android应用开发环境 57
4.3 APP制作平台调研 60
第五章 水记号APP的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62
5.1功能定位与信息架构 62
5.2界面设计与内容介绍 64
5.3水记号APP的开发 66
5.4水记号APP的界面优化与试运行 75
第六章 结论 77
6.1 研究成果 77
6.2 研究优势与不足 77
6.3 前景展望 78
第七章 参考文献 79
致 谢 81
附 录 82
图 目 录
【图 2.11】 能指与所指关系图 9
【图 2.12】 初文与符号 10
【图 2.13】 三重性关系图 10
【图 2.14】“像似符号”分类图 12
【图 2.15】 图像分类图 12
【图 2.16】 图像类别图 13
【图 2.21】 水的头脑风暴图 14
【图 2.22】 水的二维码 50
【图 3.21】 Word cloud generator界面 52
【图 3.22】 Word cloud generator制作头脑风暴图 52
【图 3.23】 古代文字分布图 53
【图 3.24】 水的记号分类图 53
【图 3.25】 水的记号之图表像似 54
【图 4.22】 Android系统平台架构 56
【图 5.11】 界面图总览 62
【图 5.12】 APP信息架构图 63
【图 5.31】 APP制作流程图 67
【图 5.32】 ADT目录结构 68
表 目 录
【表1.11】 符号学各派理论 5
【表 2.21】 水的文字记号 16
【表 2.22】 水的日常生活记号 21
【表 2.23】 水的行业记号 22
【表 2.24】 水关于教育的记号 23
【表 2.25】 水的体育记号 24
【表 2.26】 水的航海记号 29
【表 2.27】 水的天气记号 30
【表 2.28】 水的地理记号 32
【表 2.29】 水的宇宙记号 34
【表2.210】 水的纹样 36
【表2.211】 水的绘画 44
【表2.212】 水的神话 46
【表2.213】 水文记号 48
【表2.214】 水的物理记号 49
【表2.215】 水的化学记号 49
【表2.216】 水的医学记号 49
【表 4.11】 Android和IOS对比 55
【表 5.21】 APP界面图说明 66
【表 5.31】 APP制作过程表 73
绪论
引言
水作为人类生命的起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水一直备受瞩目,从早期远古先民对水的自然崇拜到目前对水文化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看,水是与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的。符号学理论的发展相对较晚,大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才成为一门单独的研究学问,但其涉及领域付昂反,使之得以广大关注和迅速发展。符号是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载体,是认识事物和表达意义的工具,从早期的岩画到歌舞升腾,我们都以自觉或不自觉的符号行为丰富生活。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水的记号的研究还未系统化,以下,笔者从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两方面来考察关于水的记号的研究。
时代背景
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硬件设备和系统平台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盛行,手机应用程序更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体。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报告,我们安装的应用程序数量和花费在手机应用上面的时间日益增长。2011年,每个用户每月平均使用APP的时间大约为18小时18分钟,而截至2013年年底,这个时间增长至30小时15分钟。移动应用已经成为普通大众最主流的上网方式,传统的PC端,则逐步衰败,美国互联网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日前发布了五月份移动互联网和网络数字媒体消费的一份报告: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用户51%的数字媒体使用时间花在移动APP上面。而就设备而言,用户花在移动终端上的时间长达60%,而一年前这个比例才50%。
在此背景下,APP不断细分市场,覆盖各个领域,如出行、医疗、餐饮、教育等。而教育类APP的发展符合了当代微型学习(Micro Learning)的需求。微型学习的概念最早由Theo Hug提出,是指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当代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学习内容的碎片化。我们不再有集中的时间去系统地学习,也不会对某个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取而代之的是,在零碎的时间了,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借助数字媒体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而移动应用程序成为它的主要载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szmt/29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