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解读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附件)

摘 要 根据李碧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霸王别姬》,以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的历史发展为背景,讲述了程蝶衣、段小楼、菊仙三人的情感纠葛,生动再现了梨园弟子生存的不易,其中犹以程蝶衣的悲剧一生让人印象深刻。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影坛走向世界,作为唯一一部获得金棕榈奖的国际影片,《霸王别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本文将通过与精神分析相关理论的有机结合,解读《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人生与自我迷失,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与社会环境。
目 录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方法 1
一、研究状况 3
(一)研究前提 3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3
二、精神分析视域下解读《霸王别姬》中人物形象构建 5
(一)程蝶衣的性格的特点 5
(二)程蝶衣的命运悲剧 7
三、程蝶衣人格形成的的影响因素 8
(一)家庭环境 8
(二)社会环境 8
(三)心理创伤 9
四、电影对程蝶衣形象的塑造 10
(一)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的处理 10
(二)视听造型等手段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10
五、对当代电影创作和人性反思的启示 12
(一)电影创作的启示 12
(二)人性的反思 12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前言
(一)研究背景
精神分析作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现已广泛应用到电影创作与电影分析之中。从中国知网的论文检索来看,有两百多篇论文与精神分析有关。徐文琪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霸王别姬>》一文中认为精神分析方法对电影理论的阐释最有意义的三个核心思想情节是:“梦的运作”“俄狄浦斯情结”和拉康的“镜像阶段”;孙成风在《从拉康镜像理论看<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一文中认为,程蝶衣一生悲剧的原因按拉康的镜像理论三阶段进行解释可以分为:最初镜像的受挫、镜像阶段的延续、无意识就是他者三个部分;王姝妤在《精神分析题材电影中的人格构建研究以<美丽心灵>等三部电影为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文中认为《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对于完美的追求接近无意识层面的表达。由此可见,国内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解读《霸王别姬》的研究较为充分,但是,也有不少缺乏系统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电影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仍然集中于电影自身特性的研究,而本文则是为精神分析题材电影提供了研究人格构建的内在机理及外化手段的新视角,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讲,这一研究兼具心理学与和电影理论研究意义,同时,本文基于对《霸王别姬》进行精神分析解读,尝试拓展原有的对人物塑造手法研究的理论范畴,为电影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实践意义:
《霸王别姬》作为一部优质电影,已然成为精神分析的经典案例,其中关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剖析,对于探讨人格心理的养成,社会环境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搜集、整理关于精神分析理论在电影中表现的相关文献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为以后论文完成做好铺垫。
2.案例分析法
不仅分析《霸王别姬》这一单一案例,也对比分析其他有关电影精神分析理论的案例。
《霸王别姬》是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优秀作品,获得了第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摄影奖;第5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该电影由著名影星张国荣(饰演程蝶衣)张丰毅(饰演段小楼)巩俐(饰演菊仙)主演,以一个妓女与两个梨园弟子的情感纠葛为线索,展现了一幅从民国时期到文革时期的一段坎坷的历史画卷。
一、研究状况
(一)研究前提
早期的电影理论几乎和电影工业同时诞生,20世纪20年代的电影艺术被形容成“柏拉图洞穴”,电影院就像是柏拉图的洞穴,不回头、不走动的规则像是无形的枷锁将我们固定在座位上,深陷一个光怪陆离的虚拟空间。由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创造了一个近乎真实的虚拟空间,人物命运与时代变迁贴合紧密,仿佛透过电影也能真实体会到梨园子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的挣扎与无奈,《霸王别姬》作为中国影坛的巅峰之作,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通透在整部电影当中。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反映那段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揭示阳光下的那缕黑暗,更在于反映特殊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人性和人们对于人性的反思。对于当下而言,对电影《霸王别姬》的解读仍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运用精神分析原理揭示电影现象的西方电影理论,在西方社会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观点。其核心是研究潜意识在电影创作于欣赏过程中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首先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电影,60年代末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理论出现,使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得到广泛响应。自70年代开始,欧洲电影理论的主导性潮流即是精神分析的电影理论,具体来说有法国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和评论家让路易?博德里提倡的把精神分析学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英国电影研究家劳拉?穆尔维把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和女性主义结合起来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由此可见,国外的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发展较为成熟。从国内的研究状况来看,精神分析学作为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现已广泛运用于电影创作与电影分析之中。从中国知网的论文检索来看,有两百多篇论文与精神分析的研究有关。徐文琪在《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霸王别姬>》一文中认为精神分析方法对电影理论的阐释最有意义的三个核心思想情节是:“梦的运作”、“俄狄浦斯情结” 和拉康的“镜像阶段”,孙乘风在《从拉康镜像理论看<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一文中认为,程蝶衣一生悲剧的原因按拉康的镜像理论三阶段进行解释可以分为:最初镜像的受挫、镜像阶段的延续、无意识就是他者三个部分,王姝妤在《精神分裂题材电影中的人格建构研究以<美丽心灵>等三部影片为例》一文中认为《霸王别姬》中程蝶衣对于完美的追求接近无意识层面的表达。由此可见,国内用精神分析的理论解读《霸王别姬》的研究较为充分。但是,国内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电影文本,较少的涉及对于电影所表达的家国情怀和对人性思考的传递。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0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