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稻四号低温下灌浆特性研究

目 录
1 引言 1
2 材料与方法 2
2.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
2.1.1 供试材料 2
2.2 试验设计 3
2.2.2田间管理设计 3
2.2.3实验处理设计 3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
2.31测定内容 4
2.32测定方法 4
4 结果与分析 6
4.1 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6
4.2 不同播期对水稻灌浆特性影响 7
4.21 供试品种灌浆特性 7
4.22 对籽粒千粒重的影响 8
4.23 Richards回归分析各供试品种灌浆特性 10
5 讨论 14
5.1对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的理解 14
5.2探讨低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5
结 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 引言
水稻原产于中国,在7000年前中国的长江流域就开始种植水稻。水稻的实是稻谷,稻谷去壳之后就是我们所食用的大米,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其中中国人占据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众所周知,中国人口世界第一,拥有众多的人口意味着粮食的消费量巨大,粮食产量成为人们生存的严重性问题,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种植,期间袁农平研究出超级杂交水稻,在水稻产量上做出了空前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产水稻品种的出现,让人们在种植什么样的水稻品种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各种抗逆性与产量更高的水稻品种更加受人们青睐。然而水稻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全年粮食产量的丰欠[1]。研究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原因,对全年粮食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灌浆期是稻米品质和水稻产量最终形成的时期,因此籽粒的灌浆特性是水稻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水稻将通过光合作用 产生的淀粉 、蛋白质 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 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灌浆特性就决定着籽粒的饱满度与籽粒的单粒重。水稻籽粒灌浆最终决定了籽粒重量和稻米产量[2]不同品种水稻拥有不同的灌浆特性,在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影响着水稻的灌浆特性,恶劣的环境造成水稻灌浆过程时间降低,籽粒千粒重减小,增加秕粒,造成减产,灌浆特性除了基因型差异外,还可能是因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有较大差异所致[3]。比如光照时间长短短和气温高低等会影响到水稻的灌浆速率和灌浆程度,最终导致水稻低产,发现水稻的抗逆性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人们常年种植水稻过程中发现,淮稻4号品种相对于其他水稻品种具有更好的寒冷抗性,以及更高的作物产量,具有广泛的抗逆性和较高的产量,这一特点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其在寒冷胁迫下的籽粒灌浆过程可以帮助育种工作者分析其品种特性,找到其抗逆性的深层原因,这些研究使人们对水稻高产有着进一步的理解,对广大育种工作者有着重要意义。
对照试验是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低温)/(品种)对一个对象(淮稻4号灌浆特性)/(抗逆性)的影响,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的试验。一般情况下,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关变量 影响是相等、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灌浆活力指数参照检验学中种子发芽活力指数的计算方法。
(式中 Dt—灌浆天数 Gt—与Dt相对应的增长穗粒重)
作物的生长过程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那么此图形一定是一个曲线来表达出作物的生长特性,原因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受不同环境,生态,物种等等因素影响,而且生长过程的量是慢慢积累下来的,其变化曲线因满足初始积累速度低,随时间逐渐增加生长量也会逐渐加快,最终生长量达到一个饱和状态,这个生长曲线符合logistic以及Richards生长曲线模型。Richards模型是对生物生长过程描述最准确、适用性最强的方程[4]。
本实验是本实验通过控制水稻品种,及灌浆时期来对淮稻4号低温下的灌浆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将淮稻4号、淮稻9号、淮稻14号、武育粳3号的各项各时期形态指标(穗长、总穗粒数、瘪粒数、重量、单粒重)进行数据统计。其灌浆活力指数参照种子检验学中的种子发芽活力指数计算方法来直观的表示,将计算出的各品种以及各时期灌浆活力指数进行多重比较,得出淮稻4号在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低温下的灌浆特性,实验过程粒重增长速率符合Richards方程中的双曲线形势,所以,最终再拟合Richards回归方程计算相应的籽粒灌浆特性参数,并且由Richards方程求导所衍生的次级方程,计算出各供试品种灌浆速率,灌浆速率主要由作物遗传控制,品种具有决定性作用[5]。以及各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Richards回归方程是“S”型曲线方程其拐点即为Lt50[6],我们直接对方程进行二阶导,使得Y值为0即可求出拐点)半致死温度是作为作物抗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数据的分析最终解释淮稻4号低温下的灌浆特性。实验所得出的结果让我们对淮稻四号低温下的灌浆特性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地点
2.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淮稻4号(迟熟中粳),淮稻9号(中熟中粳),淮稻14号(中熟中粳),武育粳3号(迟熟中粳)。常规浸种发芽后,人工撒种。
(以上品种均由淮安市农科院提供)
水稻种植地点:2015年淮安市农科院试验田。
材料处理地点:2015年淮安市农科院取样统计各形态指标。
2016年数据整理分析。
2.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是采用淮安市农科院中的实验用田,实验在淮安市农科院自然条件下进行,土地性质为砂土地,前茬为大麦,ph值7.89,有机质含量为1.33%,土地肥力中等,行穴距为(27.6cm+13.4)×13.4cm,小区面积98m2,地膜湿润育秧。
Ⅰ 0.61 0.72 0.55
Ⅱ 0.66 0.69 0.52
Ⅲ 0.41 0.48 0.48
Ⅳ 0.30 0.25 0.24
处理 淮稻4号 淮稻9号 武育粳3号 淮稻14号
Ⅰ 28.70 ±0.74bcB 29.48 ±0.98bB 30.05 ±0.53bA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mkx/41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