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主要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分析

摘要:分子指纹图谱是园艺作物品种鉴定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利用 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8个商用黄瓜品种进行指纹图谱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各黄瓜品种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差异不大,利用任何一个单一引物都不能将所有供试品种区分,其中多态性最高的引物也只能鉴定其中的两个品种。聚类分析表明,分子标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品种之间园艺学性状的相似性与亲缘关系。

黄瓜叶片黄化突变的生理机制

摘要:以正常黄瓜和幼叶黄化突变体叶片为材料,通过比较正常黄瓜和黄化突变体黄瓜的形态指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各项光合指标的差异,研究黄瓜叶片黄化突变体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黄化突变体和正常植株除颜色外其他形态指标无显著差异;黄化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比正常材料低,黄化苗的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均高于正常苗;黄化苗的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正常苗。

黄金艾蒿和香蒿的茎段组培快繁研究

摘要:蒿属植物不仅是菊科春黄菊族中的一个大属,而且是菊属的近缘属。许多蒿属植物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高原、沙漠、沿海滩涂地带生长,自身带有抗虫、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另一方面,蒿属多种植物医药化工价值巨大,生态恢复功能强。开展蒿属植物组培再生技术研究,不仅对栽培菊花的品种改良、抗性育种,而且对蒿属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金艾蒿、香蒿两种蒿属为试材,研究和筛选其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增殖和生根4个阶段的最适组培快繁条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两种蒿属植物的最佳培养基为黄金艾蒿茎段MS+0.1

仪征青山湿地公园概念规划(附件)

摘要: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喻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蓄水防洪、调节径流、消弱洪峰、补给地下水;净化水体,消除污染;调节区域气候,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观光和科普教育场所等。湿地公园的主体是湿地景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在湿地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一个重要部分。科学合理,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设计

农庄总体规划农业科技文化中心景观设计

摘要:休闲观光农业是集观赏、休闲、文化、度假等综合活动于一体的现代时尚园林景观,是农业发展的新趋向,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位于常州市金坛市的悦莲农庄,物资富饶,欲抓住此机遇,成为众多新兴休闲观光农业园中的一员。本文阐述了休闲观光农业园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规划设计理念,分析了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并以此为基础对金坛悦莲农庄进行总体规划,以期将其营造成为一个特色显著,农游合一的高品质休闲观光农业园。

农庄总体规划科技服务中心景观设计(附件)

摘要:休闲农业是集科技示范、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也是观光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建设原则,提出了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程序和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金坛悦莲农庄进行规划设计,以期将其营建成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良好、地方特色鲜明、游人参与度高、农业文化深厚、讲求经济效益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农业园区。

41个切花菊品种的耐涝性评价及筛选

摘要:以41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淹水方法对其进行涝处理,测定了与耐涝性相关的11个指标:叶形态、叶色、淹水处茎形态、淹水处茎色、黄叶率、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和地上部干重,并利用方差、相关分析、主成分、隶属函数和聚类对多指标变量进行分析,全面评价了41 个切花菊品种的耐涝性。结果表明: 与切花菊耐涝性相关的11 个指标经主成分分析被提取归纳为3个主成分,其中叶形、叶色、茎形、茎色、黄叶率、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与切花菊耐涝性密切相关。采用聚类分析法将41 份供试材料的耐涝性分

6ba对朴树茎段增殖的影响

摘要:外源激素的种类、质量浓度和配比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增殖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实验以朴树幼苗茎段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及其与生长素IBA的组合对朴树茎段增殖:外植体分化的枝条数、枝条高、增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能显著促进朴树茎段的增殖生长。当6-BA 浓度为1.0 mg/L时,外植体茎段分化数最多达10.6,分化枝条均高为1.4cm,增殖率达85%;当6-BA浓度为2.0mg/L时,外植体分化次之,为7.9;当基质不含6-BA时,侧枝分化数最少。同时在相同浓度6

cd胁迫对高效固氮植物合欢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以高效固氮植物合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dCl2溶液处理对接种根瘤菌的合欢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的合欢幼苗的株高较未接种根瘤菌的高,最高增幅达31.4%;叶片数目增多,最大增幅为32.9%。随 Cd 浓度增加,接种根瘤菌的合欢幼苗叶片及根系的相对电导率随之增加;叶绿素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而下降;Cd浓度为0~15mg?L-1时SOD 活性随Cd 浓度增加而增大,而当Cd浓度为25mg?L-1时又急剧下降;MDA 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

cmftl1基因在日中性菊花‘优香’成花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摘要:本试验以日中性菊花品种‘优香’为材料,先建立‘优香’组培体系,再以农杆菌介导CmFTL1基因,侵染受体材料‘优香’的叶盘,获得pBIG-CmFTL1超表达转基因菊花阳性植株,利用SDS法提取经植物组织培养的转基因植物的DNA,通过RT-PCR技术对转基因苗进行检测,初步检测出转基因阳性苗,并进行转化率统计。检测出的阳性苗扩繁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进行表型观察及开花现蕾情况记录。结果表明,转入CmFTL1基因的‘优香’阳性苗,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存在早花现象。能够得知,CmFTL1基因在

cmftl3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分析

摘要:通过亚细胞定位及拟南芥ft-10互补实验验证了CmFTL3具有开花素的功能。在CmFTLs克隆的过程中,发现了其它4个不同类型的转录本CmFTLps1、CmFTLps2、CmFTLps3、CmFTLps4。它们的氨基酸序列与CmFTL3在序列上高度相似,仅存在4个氨基酸位点的差异(Polymorphism sites, ps)。通过构建以拟南芥FT启动子驱动的CmFTLps表达载体,对拟南芥ft-10突变体进行遗传转化,发现CmFTLps1、CmFTLps2、CmFTLps3能够回补其晚花表型,而C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