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落酸对藤稔葡萄果实成熟调控的研究
摘要:葡萄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经济价值很高的果树,在果树中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果实成熟调控的研究一直是果树学科的一个重点问题。前人研究证明脱落酸ABA(abscisic acid)是调控非呼吸跃变型果实葡萄成熟的核心组分,但对葡萄果实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赤霉素对果实的发育调控,而对脱落酸调控葡萄果实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藤稔葡萄为试材,通过对葡萄发育过程中果实大小、酸度、果实单重、干物质含量、三种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生理指标和相关基因的分析,了解ABA对果实成熟进程的影响,以及对果实上色成熟相关基
脱落酸对黄瓜抗寒性的研究
摘要:冬春季黄瓜生产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即低温,为了提高黄瓜的抗寒性,本文研究了脱落酸预冷处理对‘宁运3号’黄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首先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黄瓜幼苗叶片进行喷施处理,再将放入温度为15╱10℃(昼╱夜)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培养48h后,通过测定其常规生理指标、电解质外渗率、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且与对照组比对来得出结论。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脱落酸可以通过增强黄瓜幼苗的侧根生长,维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减少植物叶片的电解质泄露来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寒性。
芹菜中转录因子agdreb1的分离和表达研究
摘要:【目的】DREB类转录因子是植物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一个重要的亚家族,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应答,是植物适应逆境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本文从不同品种芹菜中分离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并研究其表达情况,以进一步研究芹菜中非生物胁迫逆境调控。【方法】基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转录组数据,分别从2 个芹菜品种‘津南实芹’和‘文图拉’中克隆得到一个编码芹菜DREB类转录因子的基因AgDREB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gDREB1的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进化关系、空间结构等进行了分析。
茉莉酸甲酯对大豆异黄酮代谢途径的影响
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重要保健功能的次级代谢物,提高大豆中异黄酮含量对大豆品质的改良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0、5、10、20、40μmol·L-1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喷施发芽大豆,处理2d,研究不同浓度的MeJA对发芽大豆中异黄酮含量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处理浓度。结果表明,20 μmol·L-1MeJA处理时,发芽大豆中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含量则最低;过氧化物
茯砖茶中金花菌”生长条件研究
摘要:茯砖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砖茶,茯砖茶表面普遍存在“金花菌”,即冠突散囊菌。“金花菌”是茯砖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分离茯砖茶中的优势菌,通过形态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将分离纯化出的“金花菌”斜面保存在4℃冰箱中,以便后面使用。经鉴定培养“金花菌”的最适培养基为改良马丁培养基,根据冠突散囊菌属性控制培养基营养条件优化最适培养基,最后选取冠突散囊菌生长的最佳最优培养基为:氯化钠4%,葡萄糖4%,蛋白胨1%,酵母浸出粉0.05%,pH值为6。在了解了“金花菌”的生长条件后,可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扩大培养。
茶区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性研究
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s 2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加工方法 31.3 茶样质量评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参试品种适制茶类的比较 32.1.1 适制绿茶的品种比较 32.1.2 适制名特绿茶品种的比较 32.1.3 参试品种适制红碎茶品种的比较 42.1.4 兼制红茶和绿茶的品种比较 52.1.5 兼制红茶、绿茶以及名特绿茶的品种比较 52.2 加工绿茶其它品质特征的比较 52.2.1 显毫与少毫的比较 52.2.2 干茶色泽的比较 62.2.3
茶树dreb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分析(附件)
摘要:基于本实验室茶树品种迎霜的转录组数据,通过PCR方法从迎霜的DNA中克隆得到CsDREB-A4基因。分析显示,该基因含开放阅读框长708?bp,编码235个氨基酸,含有AP2/ERF家族转录因子典型的保守AP2结合域,并且与大豆、番茄、葡萄、拟南芥等的DREB转录因子有高度同源性。从进化树方面进行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转录因子属于AP2/ERF家族中的DREB亚族的A4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迎霜茶树品种中CsDREB-A4基因均受高温、低温诱导表达。[1]
茶树精胺合成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摘要:为探究精胺合成酶(spermine synthase,SPMS)与茶树耐寒性关系,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迎霜’为试验材料,利用简并引物的PCR扩增技术结合5′/3′RACE方法,获得低温胁迫相关的CsSPMS片段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J580429)。该序列全长1 374 bp,包含1 113 bp 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41.28 kD;构建亚细胞定位载体pJIT166-GFP/SPMS,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SP
茶树精胺合成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摘要:为探究茶树精胺合成酶基因CsSPMS在植物各组织的表达活性,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品种‘迎霜’为试验材料,根据本课题组获得的CsSPMS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TAIL-PCR克隆CsSPMS启动子。测序验证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该启动子片段长870 bp,含有1个GATA-box,1个TATA-box,1个CAAT-box,1个WRKY作用元件,1个低温相关元件MYCONSENSUSAT,1个MYBCOREATCYCB1顺式作用元件等。为进一步分析CsSPMS 启动子的功能
草莓品种‘cf’脱毒苗的获得及抗旱性鉴定
摘要:本文以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品种为实验材料,用其茎尖为外植体建立草莓无菌繁殖体系,并对获得的组培苗进行扩繁,并对部分组培苗进行脱毒处理,经继代生根培养后,炼苗移栽至大田,随后对其进行病毒检测。研究主要目的是检测茎尖培养脱除几种草莓常见病毒(SCrV,SMoV,SMYEV,SVBV)效果。针对4种常见草莓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RT-PCR技术,快速、同步、特异、高灵敏度地检测植株体内是否有感染寄主植物的4种病毒。并对移栽至田间观察干旱处理前后
菊属及近缘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比较
摘要:花粉是种子植物特有的雄配子体,在有性繁殖中担任重要角色。利用扫描电镜对10个野菊种、6个地被菊品种、6个切花大菊品种、5个切花小菊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与分析。观察结果表明,萌发器为三孔沟,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27个供试品种中4个品种(‘钟山酒红’、‘D-350’、‘D-007’、‘Qx-017’)的花粉呈近球形,其他均为长球形,花粉大小平均在27.48μm×20.45μm~42.40μm×30.56μm,属中型花粉,外壁纹饰为刺状突起且差异较大,刺突基部以下有浅穴及穿孔。聚类结果表明,除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