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大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附件)【字数:22694】

摘 要深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中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课题。它要求我们既有岩土工程知识,有要对结构工程基本了解,同时还要综合掌握一些关于土力学、计算机知识、施工工艺等等。现如今怎么去选取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和确定支护结构参数存在很大难度。通常由于排桩支护结构对环境影响小,对地层适应性强,所以被大量应用在基坑支护工程中。因此本论文用排桩为支护结构形式,研究其结构问题。这次毕设是以苏州工业园区某办公大楼为设计对象,对大楼基坑进行开挖与支护设计,同时通过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首先介绍工程概况,阐述了一些支护结构类型;接着,主要说明排桩的设计原理过程以及计算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最后,用理正软件对基坑设计进行单元计算以及整体建模计算并满足其要求。
Keywords: dewatering design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1.1工程周边情况与基坑概况 1
1.2 水文地质 2
第二章 基坑设计 5
2.1 围护结构方案及计算原则 5
2.2 11剖面土压力计算 8
2.3 22剖面土压力计算 17
2.4 33剖面土压力计算 25
2.5 44剖面土压力计算 33
第三章 配筋计算及验算 42
3.1 11剖面配筋计算 42
3.2 22剖面配筋计算 52
3.3 33剖面配筋计算 56
3.4 44剖面配筋计算 61
第四章 降水及地下水处理措施 66
4.1基坑止水帷幕设计 66
4.2降水设计 66
4.3降水井设计 66
第五章 基坑施工、检测及监测 69
5.1基坑施工要求 69
5.2钻孔灌注桩的检测要求 69
5.3三轴搅拌桩的检测要求 69
5.4基坑监测方案 70
结 束 语 71
致 谢 72
参考文献 73
附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理正整体建模 74
附录B理正基坑单元计算 7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周边情况与基坑概况
本工程为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新办公大楼基坑支护设计。该工程得西象限是星湖街,南象限是崇文路。其他两个象限都没有出让空地。基坑总平面图和周边环境详见下图:
/
图一 周边环境图
该基坑的绿化带在东侧,星湖街在绿化带外,给水管、雨水管和污水管离基坑边线最近分别约为24.9m;21.4m;64.2m,空地在基坑南侧,用地红线距离基坑边线最近约为1.6m;基坑西侧紧邻着南北向区间路,道路下分布供电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和有线电视管。基坑北部分布一条近东西向的人工河道,用地红线距基坑最近2m,河道距基坑边线最近7.1m。
建筑±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5米,场地自然地面平均绝对标高+2.600米,即相对标高0.900米;
本工程地下二层,基坑开挖深度10.4-12.5m,基坑开挖面积12600㎡,基坑周长504m,基坑安全等级一级;基坑具体挖深信息详见下表:
区域
底板顶标高(m)
板厚/承台
(m)
垫层厚
(m)
坑底标高
(m)
开挖深度
(m)
裙房人防
11.400
0.75/1.0
0.1
12.250
11.35/11.6
裙房非人防
10.500
0.7
0.1
11.300
10.4
主楼非人防
10.500
2.0(承台)
0.1
12.600
11.7
主楼人防
11.400
2.0(承台)
0.1
13.500
12.6
1.2 水文地质
1.2.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苏州地区地表水系发达,地下水随季节的变化大。根据已有的资料,苏州水位的历史最低潜水位为0.21米(1954年,黄海高程,下同),最高水位为1.74米,近35年最高位承压水位为1.60米,年变幅为0.8米左右。
基坑内开挖的土层自上而下分别是:①灰黄和灰褐色素的填土,松软的土大部分为粘性土,层厚1.1到3.6m;②深灰和灰黑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层厚0.5到2.5m;③灰黄色粘土,可塑,层厚2m到4.3m;④灰黄色粉质粘土,为软塑状,层厚3.5到5.2m⑤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流塑和软塑,层厚2.2到4.9m;⑥灰色粉砂,中密到密实,层厚5.6到12.3m;⑦灰色粉质粘土,软塑,层厚12.7到19.2m。
苏州浅部地下水大多赋存于①填土层中的潜水和赋存于④灰黄色粉质粘土和⑤灰色粉质粘土夹粉砂中的微承压水。
1.2.2区域地下水赋存特征
苏州区域地下水按地下水的赋存绝大部分可以归类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当中表层滞水大部分赋存于人造填土层和南淝河一、二级阶地黏土的上层部位,水位间断,变化幅度偏大,通过大气降水得到补给。碎裂岩类孔隙中的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粉砂岩和泥质砂岩中,微具承压性,水量较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tmgc/4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