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作为一切发展的载体,土地是人类发展最基本的要素,因而土地利用变化最能反映发展的本质。想要了解生态环境在发展中的变化,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是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时间为维度,以生态为研究角度,尝试通过对人为影响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最终为可持续发展在土地方面的实行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选取江苏省洪泽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该区域2009至2015年7年的研究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对该区域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洪泽区历年发展进程中,水域是洪泽区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地类,其做出的价值贡献最大。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LUCC的国外研究概况 2
2.LUCC的国内研究概况 3
(三)研究内容 4
(四)研究方法 4
1.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标 4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
一、研究区域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5
(一)研究区域概况 5
(二)自然资源概况 6
(三)社会经济概况 6
二、结果与分析 6
(一)洪泽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分析 6
1.耕地分析 7
2.园地分析 7
3.林地分析 7
4.建设用地分析 8
5.水域分析 8
6.未利用地分析 8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 8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9
三、结论与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江苏省洪泽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地球作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理所应当地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纵观所有的发展进程,皆以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为根本,只因为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有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更是显得尤为稀缺。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成为关键问题。高效且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可以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进程。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本质上都是在创造有益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因而人们最长期的追求就是土地的生产量。然而人口的剧烈增长加重了土地的负荷,土地遭受着不可持续的利用,土地退化愈发严重。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本文的研究课题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这一定义,从字面上理解,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两者的综合变化,其中土地利用以社会经济属性主导,土地覆被则被自然属性主导。改变土地利用必然需要先行改变土地覆被原本的状况,所以二者得以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定义。时间迈入20世纪,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的不可持续性急速上升,引发诸多严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自身造成巨大的麻烦,也让急功近利的人们停下了过度开发的脚步。以全球总体环境为视角,地球各大圈层在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作用,最终带来了如今的全球性环境问题[1]。应时代的背景,LUCC成为了研究人地关系的关键,受到学术界的追捧。LUCC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IHDP第一次学术会议上被列为六大研究方向之一。到1995年,LUCC已经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一项核心计划,由IGBP和IHDP共同拟定了为期10年的“LUCC科学研究计划”。随着全球学者对LUCC的研究探讨,问题的本质也逐渐浮现,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发起者,人类即是整个研究中最本质的要素。
某种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后果,称为该种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某区域内多种土地利用变化通过相加求和或者相互交叉的模式所产生的时空环境效应及后果,即该区域LUCC的环境效应[2]。由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的层面都是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土地利用的改变必然导致同区域土地覆被的变更,更何况从现实层面上存在多种土地利用类型,使得相对应的土地覆被变化难以忽视,而如此明显的变化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3]。LUCC一方面改变了自然景观及地貌,另一方面也对景观中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循环产生了影响,尤其体现在区域气候、土壤、水量、水质这几个方面。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面积远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社会在诸多领域都保持着寻梦的发展趋势,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也相应加速,随之衍生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众所周知,无论是自然要素还是认为要素,对LUCC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会有影响甚至十分严重的后果,也可以化为促进其进一步演变的驱动力。二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作用亦然,正、负影响兼备,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具体措施上,退耕还林与毁林开荒则完美地进行了佐证[4]。从1990年往后,随着人口激增、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于土地的需求在多个层次都呈现白热化,城市建设等现象致使土地资源的非农化倾向不断增强,最终导致以草地、耕地、林地、湿地为主的生态用地大量流失。显而易见的是,人类的发展已经对区域生态和谐产生了严重威胁,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下,LUCC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逆转局势、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加之不少环保公益组织的出现和号召,人们都环保意识慢慢苏醒。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暂时还难以弥补长期以来的生态破坏,况且土地利用的政策还有很多仍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而是固执于社会经济,因而生态环境的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借鉴国际上各国学者和机构的重要研究,取其精华,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开展针对我国的LUCC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以上的研究评估,寻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有益处的规律和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2
1.LUCC的国外研究概况 2
2.LUCC的国内研究概况 3
(三)研究内容 4
(四)研究方法 4
1.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指标 4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
一、研究区域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5
(一)研究区域概况 5
(二)自然资源概况 6
(三)社会经济概况 6
二、结果与分析 6
(一)洪泽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分析 6
1.耕地分析 7
2.园地分析 7
3.林地分析 7
4.建设用地分析 8
5.水域分析 8
6.未利用地分析 8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 8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9
三、结论与展望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江苏省洪泽县为例
引言
引言
地球作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理所应当地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纵观所有的发展进程,皆以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地为根本,只因为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之后,有利用价值的土地资源更是显得尤为稀缺。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土地利用成为关键问题。高效且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可以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进程。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本质上都是在创造有益于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因而人们最长期的追求就是土地的生产量。然而人口的剧烈增长加重了土地的负荷,土地遭受着不可持续的利用,土地退化愈发严重。在如此的大背景下,本文的研究课题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对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这一定义,从字面上理解,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两者的综合变化,其中土地利用以社会经济属性主导,土地覆被则被自然属性主导。改变土地利用必然需要先行改变土地覆被原本的状况,所以二者得以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定义。时间迈入20世纪,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得土地的不可持续性急速上升,引发诸多严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给人类自身造成巨大的麻烦,也让急功近利的人们停下了过度开发的脚步。以全球总体环境为视角,地球各大圈层在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作用,最终带来了如今的全球性环境问题[1]。应时代的背景,LUCC成为了研究人地关系的关键,受到学术界的追捧。LUCC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IHDP第一次学术会议上被列为六大研究方向之一。到1995年,LUCC已经成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一项核心计划,由IGBP和IHDP共同拟定了为期10年的“LUCC科学研究计划”。随着全球学者对LUCC的研究探讨,问题的本质也逐渐浮现,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的最主要发起者,人类即是整个研究中最本质的要素。
某种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后果,称为该种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某区域内多种土地利用变化通过相加求和或者相互交叉的模式所产生的时空环境效应及后果,即该区域LUCC的环境效应[2]。由于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土地利用变化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的层面都是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土地利用的改变必然导致同区域土地覆被的变更,更何况从现实层面上存在多种土地利用类型,使得相对应的土地覆被变化难以忽视,而如此明显的变化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3]。LUCC一方面改变了自然景观及地貌,另一方面也对景观中的能量分配和物质循环产生了影响,尤其体现在区域气候、土壤、水量、水质这几个方面。
中国国土幅员辽阔,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但人均土地面积远远不及世界人均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社会在诸多领域都保持着寻梦的发展趋势,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也相应加速,随之衍生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众所周知,无论是自然要素还是认为要素,对LUCC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会有影响甚至十分严重的后果,也可以化为促进其进一步演变的驱动力。二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的作用亦然,正、负影响兼备,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具体措施上,退耕还林与毁林开荒则完美地进行了佐证[4]。从1990年往后,随着人口激增、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对于土地的需求在多个层次都呈现白热化,城市建设等现象致使土地资源的非农化倾向不断增强,最终导致以草地、耕地、林地、湿地为主的生态用地大量流失。显而易见的是,人类的发展已经对区域生态和谐产生了严重威胁,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在如此紧迫的局势下,LUCC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逆转局势、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由于发达国家的影响和国民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加之不少环保公益组织的出现和号召,人们都环保意识慢慢苏醒。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暂时还难以弥补长期以来的生态破坏,况且土地利用的政策还有很多仍未充分考虑生态保护,而是固执于社会经济,因而生态环境的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当务之急是积极借鉴国际上各国学者和机构的重要研究,取其精华,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开展针对我国的LUCC研究。本文旨在通过以上的研究评估,寻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有益处的规律和建议。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csgh/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