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水理论的南北方园林设计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揭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信仰以及古人的性格、心理、思维深处的哲学内涵,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道、释诸家哲学思想的内容,受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不断的应用与发展中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成为我国自古以来普遍遵从的准则。中国被称为园林之母,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得以发展,而我国古典园林不论是在选址、布局还是在要素的设计中,无不体现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真谛,遵从着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本文即通过对典型的南北方园林设计进行差异比较,进而得出风水学理论在南北方园林设计中的不同应用,使其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更具借鉴意义。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一、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的基本概念2
(一)传统风水学理论发展历程2
1.萌芽时期 2
2.形成时期2
3.发展时期2
4.考证时期2
(二)风水学理论的基本概念2
1.风水学理论的定义 2
2.风水学理论的原则与依据3
(1)整体系统3
(2)依山傍水3
(3)坐北朝南3
(4)适中居中4
(5)顺乘生气4
(6)水质分析4
二、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对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4
(一)传统风水学理论在园林设计思维体系中的体现4
1.天人合一的原则4
2.阴阳平衡的原则4
3.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5
(二)传统风水学理论在园林设计建造手法中的表达5
1.相地与选址 5
2.造园艺术与手法5
(1)借景5
(2)对景6
3.植物与水体6
三、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影响下的南北方园林差异6
(一)整体介绍6
1.北京颐和园7
2.苏州拙政园7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运用7
(三)假山池沼的布局8
(四)对自然的态度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四、传统风水学理论在南北方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产生差异的原因8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形态8
(二)气候条件与植被差异9
(三)地质条件与地形地貌9
致谢9
参考文献10
基于传统风水理论的南北方园林设计比较研究
引言
风水是我国传统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是一种地域传统文化。它为中国在东方之独创,有其定规、仪器,也有其专门的理论及操作技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或人为或客观条件的限制,风水学说演变的玄之又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普及,一度被人们视为迷信活动。但是事实上,当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得以提升时,我们会发现风水理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存在着科学依据的。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其独特的园林规划设计的形成与发展,自古以来就受到了风水理论的深刻影响。而南北方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其区别与联系一直为中外学者所研究讨论,风水理论作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也应当得到更加深入的探讨。而由于风水学理论所涵盖的范围较广、综合性较强,所以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学相关内容来进行讨论。
一、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风水学的概念在我国流传已久,古时又称堪舆术,本为一种相地之法,即能够对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建造等作出指导与要求,以期选出合适地形的方法。其本质是“对宇宙间能量规则”的探索过程,它是古人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渐总结形成的,包含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因素。
(一)传统风水学理论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
古时人类无法战胜野兽虫蛇,为了躲避群害,就在树上建造居所,由此可见,先民相地选址以求生存的意识由来已久。这就是最初人们对于居所的基本要求,促使了风水意识的初步萌芽,众多的文化遗址的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著名的半坡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中就可以看到典型的风水学思想的运用,半坡村地处浐河两岸,南靠秦岭山脉。据考古发现,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背山靠水,接近河流建造。这种建造方式为先民的生活居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临近水源,便得以蓄养牲畜种植作物;背靠山脉,不仅可以阻挡寒流也可抵御外敌,有利于部落的繁衍与发展,这种为能够得以生存而选取适宜地址的求生本能,就是风水学意识的开始。
晚商时期已经出现了对“卜辞”的记载。而至西周,已有卜宅文的出现,为占卜宅舍知吉凶,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战国和先秦时期,由于历史原因风水的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诸国混战,为得天下占卜一事开始兴起,阴阳五行、气论之说得到发展。
2.形成时期
秦汉之际阴阳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几乎成为了解释世界万物的普遍原理,也由此促进了风水学的形成,而风水最早的理论形式:堪舆和形法也诞生于此时。至汉代更是有《堪舆金匮》、《宫宅地形》两部风水著作问世,为房舍选址、都邑兴建等,提供了丰富的风水经验,标志着风水思想体系的初步建立。魏晋南北朝时期风水初步形成,《葬书》便成于此时,它是最早提出风水观念的一部著作,系统的阐释了风水理论,总结了生气说,其对阴宅风水的选择的总结,对后世风水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3.发展时期
唐宋时期风水理论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众多的文人学者参与到风水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中来,形成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潮,诞生了许多著名的风水大师,形成了很多风水流派。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形法派”和“理气派”,前者注重地理格局对住宅的影响,而后者则以罗盘为工具,五行八卦理论为依据,有较强的迷信色彩。唐宋时期,佛、道、儒三足鼎力,都对风水思想进行了一定的渗透,其中以道教为甚。风水学中的阴阳、卜卦等本以道教为宗,更藉由这样一个背景得以快速的发展。
4.考证时期
明清时期的风水学得到了皇室的重视,由此也影响了风水在民间的流行。由此风水学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为更多人所熟知。然而由于流派发展的日趋完善,明清时期的风水学发展更多的集中在对历史典籍的研究和考证上,由此诞生了许多“校补”典籍与文献的收录,是风水学资料极为丰富的时期。而这种考证与辟谬工作也使得风水理论增加了更多实践经验,为以后的风水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风水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1.风水学理论的定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csgh/5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