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市为例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了土地整治并予以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整治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的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了美丽乡村的一系列建设活动。农村土地整治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工程措施之一。它既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推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的分析,了解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互关系,并对于如何利用农村土地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引言(或绪论)1
一、概况 2
(一)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农村土地整治3
2.美丽乡村建设 3
3.农村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3
二、相关概念 4
(一)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 4
1.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4
2.国内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4
(二)美丽乡村的概念 4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互关系 5
(一)农村土地整治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 5
1.农用地整治5
2.建设用地整治5
3.农田生态工程建设和村庄环境治理5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要求 6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6
2.景观生态工程建设6
3.乡村文明建设6
四、南京市农村土地整治中美丽乡村示范点分析 6
(一)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6
(二)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 6
(三)南京市农村土地整治中美丽乡村示范点分析 7
1.溧水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7
2.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水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土地整治对比分析7
3.六合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7
五、农村土地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8
1.强化法制建设8
2.推进制度创新8
3.加强规划引导8
4.加强公众参与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而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为了响应“美丽中国”的号召,各地纷纷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动,农村土地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概况
(一)背景
土地是众多矛盾与问题之源。近年来,中国由于城镇化发展迅速,导致了在农村土地的利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村居民点中大量的闲置房屋、空心村等的存在,但农村基础设施差,景观遭受破坏,人居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009年,国家国土资源部提出了“以农村土地整治为平台,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在优化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日新月异,在这个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资源进入城市,从事农业的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生产资源的严重流失,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任务,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农村。
研究意义
2013年5月,南京政府发布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每年重点实施200300km2,5年建成1600km2左右示范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条件是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而农村土地整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的基础。
对于南京市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农村土地整治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概况
1.农村土地整治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的比较早,相关模式的研究也相对成熟。主要根据不同的参与者或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形式、内容、措施等进行了划分。J. Castro Coelho(2001)等指出,农村土地整治不仅会改变自然、生物和结构性环境,而且会改变社会与经济环境,他认为可以将土地整治主要分为农业主导和产业带动两种模式[1]。张军连(2003)认为,国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模式、规划主导模式以及土地所有者主导模式[7]。
我国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许多学者与专家都对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李昌友(2000)等将土地开发整理归纳为了五种模式,包括河滩地开发整理模式、平坝农田整理模式、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模式等[8]。姚艳、高世昌(2014)认为,农村土地整治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城乡互动”,“环境友好、生态整理”六种创新模式[9]。
目录
摘要1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引言(或绪论)1
一、概况 2
(一)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农村土地整治3
2.美丽乡村建设 3
3.农村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3
二、相关概念 4
(一)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 4
1.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4
2.国内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4
(二)美丽乡村的概念 4
三、农村土地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互关系 5
(一)农村土地整治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作用 5
1.农用地整治5
2.建设用地整治5
3.农田生态工程建设和村庄环境治理5
(二)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土地整治的要求 6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6
2.景观生态工程建设6
3.乡村文明建设6
四、南京市农村土地整治中美丽乡村示范点分析 6
(一)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6
(二)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 6
(三)南京市农村土地整治中美丽乡村示范点分析 7
1.溧水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7
2.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水区美丽乡村示范点土地整治对比分析7
3.六合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土地整治概况7
五、农村土地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8
1.强化法制建设8
2.推进制度创新8
3.加强规划引导8
4.加强公众参与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因而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为了响应“美丽中国”的号召,各地纷纷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动,农村土地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概况
(一)背景
土地是众多矛盾与问题之源。近年来,中国由于城镇化发展迅速,导致了在农村土地的利用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农村居民点中大量的闲置房屋、空心村等的存在,但农村基础设施差,景观遭受破坏,人居环境质量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009年,国家国土资源部提出了“以农村土地整治为平台,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2016年,中央1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在优化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日新月异,在这个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和资源进入城市,从事农业的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生产资源的严重流失,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农村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实现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任务,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农村。
研究意义
2013年5月,南京政府发布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每年重点实施200300km2,5年建成1600km2左右示范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条件是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而农村土地整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的基础。
对于南京市基于农村土地整治的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农村土地整治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概况
1.农村土地整治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的发展的比较早,相关模式的研究也相对成熟。主要根据不同的参与者或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农村土地整治的形式、内容、措施等进行了划分。J. Castro Coelho(2001)等指出,农村土地整治不仅会改变自然、生物和结构性环境,而且会改变社会与经济环境,他认为可以将土地整治主要分为农业主导和产业带动两种模式[1]。张军连(2003)认为,国外的农村土地整治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模式、规划主导模式以及土地所有者主导模式[7]。
我国对农村土地整治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许多学者与专家都对农村土地整治模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李昌友(2000)等将土地开发整理归纳为了五种模式,包括河滩地开发整理模式、平坝农田整理模式、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模式等[8]。姚艳、高世昌(2014)认为,农村土地整治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导向”,“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增减挂钩、城乡互动”,“环境友好、生态整理”六种创新模式[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zgc/csgh/57.html